重生94华娱:从高中体育生开始 第11章 歌曲初成

作者:维克阿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6:08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夏夜闷得人喘不过气,像被一床湿透的厚棉被裹得严严实实。晚饭后的屋子更是蒸笼,江海潮和段飞受不了,一人拎个小马扎躲到院子里。

晚风吝啬得很,偶尔才从田野那边卷来一丝带着青草和泥土味的凉气,刚让人精神一振,转眼又没了影。

段飞怀里像抱着宝贝疙瘩似的搂着本崭新的1992年版《吉他通俗演奏法》,眼珠子恨不能钻进书页里。

手指头在腿上的吉他弦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瞎划拉,发出不成调的“嘣嘣”杂音。

饭前,江海潮那手近乎炫技的弹唱,像根烧红的火柴,“嗤啦”一下把他点着了,心里头那股子羡慕劲儿,挠得他直痒痒。

江海潮的目光扫过那熟悉的封面,心头微动。

前世大学玩乐队那会儿,他可是在校门口旧书摊上淘过这本书的初版——1986年吴子彪编的《吉他讲座-吉他通俗演奏法》。

那是当年央视电视教育节目的教材,从最基础的音阶,到《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再到《爱的罗曼史》。

硬是靠“通俗易学”四个字,点着了八十年代那场席卷全国的吉他热。

段飞手里这本新版,像条看不见的线,悄没声儿地把两个时空给串上了。

他没吱声打扰段飞,往后一靠,眯起眼,在记忆深处使劲儿打捞《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词。

三年后,新加坡歌手许美静那把清冷又倔强的嗓子,会把这首歌狠狠楔进无数人心坎里,成为专辑《都是夜归人》里抹不去的一道光。

词曲陈佳明,编曲吴庆隆。

那旋律,美得让人心头发酸,像是风雨过后终于透进来的一线光,暖融融地熨帖着人心。

此刻,江海潮嘴唇无声地翕动着,反复咀嚼着那些尚未问世的词句。

脑子里像装了台最精密的筛子,每一个可能“超时代”的字眼都被他死死摁住。段飞就在边上杵着,半点马脚都不能露。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

他默念着开头,心里掂量,“词儿是新鲜,可眼下港台风正猛,耳朵早就听顺了这种调调。更要紧的是……”

他目光投向暮色沉沉的田野,仿佛看见了变革大潮下无数张迷茫焦虑的脸,“这种‘跌倒再爬起’的实诚劲儿,没准儿正挠在时代的痒处,能戳中人心窝子。”

主意拿定,他抄起腿上的笔记本,翻到记简谱那几页,在特意留出的空行里,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确认好的开头歌词。

思绪往前拱,一个坎儿让他眉头拧了起来:“‘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意思没毛病,可这‘彩虹’……”

1994年,好莱坞大片、跨国公司的文化符号正跟水银似的悄悄渗透,彩虹旗象征的那个“多元平等”,像丝看不见的风,已经钻进了国门。

官媒虽然卯足了劲儿强调彩虹的自然美,想冲淡那层西方政治味儿,可这节骨眼上直接用“彩虹”,保不齐招来啥不必要的麻烦。

“改!”这念头跟电光似的劈开迷雾,他几乎没犹豫,“‘彩虹’换成‘晴空’!”

暴雨过后天放晴,这不就是老祖宗说的“守得云开见月明”最直白的写照?又安全又贴切!

原曲里的灯塔、迷雾、波涛这些意象,跟“晴空”也能严丝合缝对上。剩下的句子,翻来覆去嚼了几遍,基本没啥问题。

想通了关窍,江海潮不再磨蹭,笔走龙蛇,把改好的歌词一股脑填进空行。

整首歌的精气神儿“噌”一下就立住了——它像是长了眼,稳稳踩在经济转型期大众心头那片茫然上,像座精神灯塔。

用风雨晴空这再朴素不过的道理,搭起一条“苦难熬过去就是希望”的链子,把“挫折是成长的必修课”这信念,稳稳当当地传递出去。

这首歌,搞不好真能跳脱旋律本身,变成那个时代的精神图腾。

歌词刚落定,心头刚冒出来那点热乎气儿,立马被一盆现实的冰水浇了个透心凉——版权!

他猛地想起,《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得等到今年 12月 31号才发布,明年 1月 1号才施行!现在是 94年 7月底,上哪儿登记去?

就算咬牙熬到年底,那登记费——词曲组合登记 300块,单曲 200块——对现在兜比脸还干净的江海潮来说,跟抢钱没两样!

“妈的,一分钱真能难倒英雄汉……”焦躁像藤蔓一样死死缠住心脏,“守着金山银山还能饿死不成?得想法子变通!”

一个念头“唰”地闪过:“曲线救国!”把歌词好好拾掇拾掇,弄成现代诗投给文学期刊!

赚稿费是其一,更关键的是能在权威刊物上留下白纸黑字的创作证据,这本身就是一道变相的版权证明!

说干就干。他“唰啦”翻到笔记本崭新的一页,凝神提笔。前世在自媒体领域摸爬滚打的经验,加上重生带来的上帝视角,瞬间交融。

目标直指《诗刊》和《星星诗刊》的投稿门道。

笔尖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现代诗的手法揉着深沉的时代感。

他摒弃了原歌词的直白,换成“礁石/沉锚/波涛/灯塔”这些带着海腥味的深邃意象,硬生生构建出一个充满象征的海洋世界。

最后几行落下时,他特意用笔尖圈出那些在他心里最能刺痛这个时代、也最能点燃希望火苗的句子:

当礁石咬住沉锚的等候

你教我辨认乌云的金边——

「看呐,每道裂痕都是光的入口!」

要相信晴空正切开阴霾的茧

……

我愿是雾中不灭的灯塔

让你看透:黑暗不过是光的底片

……

请珍藏所有含泪的沙粒,每一粒都在掌心长出春天

……

我终将化作你鞋底,一粒倔强的沙

这些句子像烧红的烙铁,带着滚烫的力量,狠狠烙在 1994年这个闷热又充满变数的夏夜里。

它们将在不久后,成为叩开《诗刊》大门的锋利子弹,也终将燎原——当然,此刻的江海潮还不知道。

看着眼前凝聚了心血的几页诗稿,江海潮嘴角忍不住往上翘,指尖“啪”地轻弹了一下稿纸边儿,带着点小得意低声咕哝:“一鱼多吃,绝了!我可真是个天才!”

他拿起稿纸,目光在《诗刊》和《星星诗刊》的投稿地址间来回扫。投给谁?《诗刊》的份量够重,《星星》好像更偏爱带点故事性的?

院墙根儿的阴影里,几只蛐蛐儿也就是蟋蟀,窸窸窣窣地叫着,声音又短又小,时断时续,倒像是被他笔尖那“沙沙”声给压住了气势。

昏黄的门灯下,几只小飞虫不知疲倦地撞着灯泡,发出细碎的“扑扑”闷响。

远处,县城里稀疏的灯火在夜幕里明明灭灭,隐约能听见不知谁家电视机的声响和几声懒洋洋的狗叫。

手里这封承载着未来希望的“信”,仿佛已经在掌心发烫。

这声小小的得意,立刻被旁边支棱着耳朵的段飞逮个正着。

他猛地从摊在腿上的《吉他通俗演奏法》里抬起头,乐理书“啪嗒”一声掉地上也顾不上捡,一脸猴急地探身凑过来:

“嘿!搁那儿偷着乐啥呢?歌词整利索了?”那眼神儿锃亮,活像闻见了腥味的猫。

江海潮“啪”地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拍了拍裤子:

“嗯,搞定了。进屋吧,天都擦黑了,蚊子大部队要出动了,屋里看去。”

说完,拎起笔记本就朝亮着灯的屋子走。

段飞像被磁石吸住,手忙脚乱抱起教材和吉他,屁颠屁颠紧追上去,嘴里嚷嚷:

“快快快!给我瞅瞅!昨天在医院就听你哼了半拉嗑,刚才你扒拉完谱子吃饭那会儿,我这心里就跟猫爪子挠似的,刺挠死了!”

江海潮回头咧嘴一笑,逗他:“刺挠?那就挠挠呗!”

话是这么说,手上却一点不含糊,直接把翻到词曲完整版那页的笔记本塞给了急不可耐的段飞。

他自己顺手抄起段飞放在炕沿上的那把红棉吉他,熟稔地抱在怀里,调整好坐姿。

指尖轻轻拂过琴弦,一段温暖又带着韧劲儿的前奏,在简陋却透着烟火气的屋里流淌开来。

这旋律三年后会被许美静唱响,抚慰无数人心。

但此刻,1997年的版本尚在虚无,这旋律只属于 1994年的夏夜,属于眼前这个揣着三十年记忆归来的灵魂——江海潮。

前奏最后一个音符颤悠悠地消散在空气里,江海潮那低沉中带着点沙哑的嗓子。

和许美静未来的清冷截然不同,伴着木吉他温厚扎实的和弦,清晰有力地唱响了他为自己、也为这个滚烫时代写下的 1994年版《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

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歌词中段略)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晴空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他的声音里还留着记忆中的那份温柔穿透力,却更深沉沙哑了些,像是被前世的风霜浸透过。

尤其是唱到副歌,胸腔共鸣带出的那股子厚实劲儿,给声音平添了一股内在的韧劲。

原版里那轻盈上扬、充满希冀的“后”字,在他口中尾音被有意拉长、还带着点微微下沉的力道,裹挟着对“风雨”代价的深切体悟。

唱到“风风雨雨都接受”时,喉咙里掠过一丝几乎听不见的微颤,泄露了他对重生路上那些未知坎坷的隐忧。

他的唱法糅合着九十年代校园励志歌的味儿——吐字倍儿清晰,字字砸在实处,透着股掏心窝子的诚恳。

唱“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时,“甜苦”二字中间那一下刻意的、带着狠劲儿的停顿,无声地牵引着人去咂摸这两世人生的巨大落差。

主歌部分,像“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他多用气声,轻柔收敛,像在朦胧地追忆往事;

可一到副歌,立马切换成结结实实的真声,“要勇敢的抬头”里那个“抬”字,带着股破土而出的狠劲儿,活脱脱是对前世懦弱的宣战!

木吉他温厚的共鸣,和他嗓子里那股特意保留甚至放大了的粗粝感,在这不大的空间里碰撞、缠绕,生出一种奇妙的、直抵人心的和谐。

段飞蜷在小板凳上,脚丫子跟着打拍子,眼睛死死黏在曲谱的音符上,脑袋随着旋律轻轻摇晃,脸上就俩字:陶醉。

当副歌那充满力量的旋律再次冲上来时,他实在憋不住,跟着低声哼了起来。

而作为重生者的江海潮,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斑驳的墙壁,越过了段飞沉醉的身影,投向虚空里某个既远又深的未来。

简陋的农家小屋,年轻的歌者,入迷的听众,木吉他的浅唱低吟,和这首提前三年降临的时代之声,紧紧缠绕在一起。

这一刻,弦音与心声,过往与未来,在 1994年这个闷热又充满未知的夏夜里,短暂地、却无比珍贵地,达成了和解。

一个关于音乐、梦想与命运翻盘的故事,正随着这初试的啼声,坚定而清晰地铺开了画卷。

PS:求收藏!求追读!感谢各位支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