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唐正统在西域 第63章 西域的未来

作者:小苏打掺了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3:4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这段时间,苏淮反思了一下在西凉的作为,有点失败。

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这些手下看不到未来。

倒不是说苏淮知道未来,而是,没人能提出一个可行的策略。

不管是姚松还是裴功业,都只具备一个营长水平。

实际上,从苏淮的角度,秦义要比这两人更强。

所以,当然,不是在战场上,是政务上。

而目前,苏淮所缺的人才,也是政务。

苏淮只是要维持基本的稳定,多赚点钱出来,至于其他的,慢慢来吧。

西凉这里,苏淮知道,就算是发展的再好,以后还是会被全部摧毁。

这就是现实,跟中原完全不一样,谁都改变不了。

苏淮虽然很着急向中原进发,但是兵力不足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中原太乱了。

就从今年年末开始,唐末混战正式拉开帷幕。

苏淮目前非常矛盾,又想早点回去,又担心回去会有问题。

最关键一点,凉州东进,就算是拿下兰州,到了长安城下,那就是天下之敌。

看看大唐立国就知道,就算李二这么厉害,都花费了几十年。

苏淮认为,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从关中出击,是个昏招。

晚上没事的时候,苏淮经常在脑子里推演,但无一成功。

甚至,苏淮想着是不是从成都下手,经湖广、江南,占据半壁江山。

但是,这个方案很快就放弃了,蜀郡,骑兵完全不占优势。

苏淮现在手里的兵力,就是上万骑兵。

能复制的也就是满洲铁骑南下,但是,基础,没有基础。

关键是没人跟他商量,所以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哈尼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人,白集。

这兄妹两人其实非常不容易,为了维持昆陵,还真是费尽了心思。

“白集,说实话,我不相信你。”

苏淮第一句话就把两人都说愣了,无缘无故。

“我是唐人,你的祖上是波斯人,我们注定不是一家人。”

哈尼脸色不太好,看着苏淮,不知道要说什么。

“哈尼,你自己说,昆陵能撑多少年?”

这句话一说出来,哈尼沉默了,就是因为这一点,才迫不得已出来。

“好,就算我帮你稳住了局面,游牧民族的特性,你也知道。”

这样的分析,苏淮跟哈尼讨论过很多次,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我可以断定,西域,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统一体,永远。”

白集看着苏淮严肃的表情,明白他的意思。

“将军,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伊娜、伊兰我都说过这样的话,留在西域,那就是死路,这是你们给后代留下的死路。”

“隋文帝登基前跟手下的大臣说了一句,你们把杨家推上了绝路。”

苏淮也不过多解释,简单说了两句,白集就明白了。

“我跟哈尼说过,我肯定要回中原,西域这个摊子,我不会管,也管不了。”

“将军,你也做不到?”

苏淮笑了,就算是过了千年,有了飞机,还是一样,做不到。

目前这个环境,从凉州到安息,要走差不多小半年,怎么管。

再就是人口,一个小城就千把人,能养活多少军队。

大军来了,肯定挡不住,只能投降。

但是,大军一走,城内的人肯定又会恢复原状。

所以,只有杀,把所有物资抢劫一空,注定没有发展。

“西凉,我勉强能稳住,这里不一样,有城,还有良田,只要能养活百姓,还能撑得住。”

苏淮知道唐末兄妹的意思,希望借助镇西军,维持住当前的局面。

回鹘人来了,不管是安息、碎叶还是昆陵,估计都难免。

“既然这样,在下告辞了。”

白集既然明白苏淮的意思,也不再强求了。

“白将军,你要什么?”

“是那个王位,还是什么?”

白集一愣,王位?

“你想过没有,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苏淮知道,这些人心里都有一个执念,要想说服他们,不太容易。

白集傻了,哈尼也傻了,这是什么问题?

“维持家族的辉煌?还是说实现自己的抱负?”

想要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必须摧毁他们心里的信念。

“我的祖上,你们都知道,是武烈将军,传下来的子孙后代,几百人有了。”

“你们想想,难道,我必须要成为他那样的人才行?”

苏淮站了起来,声音很轻,无所谓了。

能说得清楚,最好,说不通,随便他们了。

“白集,要是成王拜相,我相信,没问题。”

“要想祖祖辈辈传承下去,谁都做不到。”

差不多了,有些事,要他们自己想清楚。

手下这些大将,苏淮都是一样的话语。

部队已经开始扩编了,所谓的穷兵黩武都是这样来的。

总不能等着敌人打过来再扩军,哪里赶得及。

两个卫军,肯定少了,镇西军至少要组建五个卫军。

一个卫军7000人,三万镇西军,横扫西域,肯定没问题了。

还有一个小麻烦,兵刃,现在制造武器,难度很大。

铁矿石有了,石炭也有了,只是提炼的过程,太慢了。

这个年代,炼铁非常困难,更别说炼钢了。

小半年过去了,不过炼出了上千斤,太慢了。

对于这些技术,苏淮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那些铁匠也只是半瓶水,能做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

苏淮去看过,不过,这些工作,他确实不知道。

不过,他有相关的见识,知道怎么回事,慢慢改进呗。

为了验证,苏淮拿了上百斤铁坯,开始炼钢。

铁甲军这种,苏淮想都不想,关键是钢管,怎么做出来。

苏淮的想法,要是能做出上千支钢枪,什么事都能解决。

但是,事实证明,有时候,看着好像一张纸的距离,实际上要走千年。

半个月后,苏淮不得不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回到了冷兵器上面来。

那些废弃的钢管成了钢钎,好几十根,正好配属给了护卫队。

不过,研发出来钢,有个好处,那就是弩箭有了更尖锐的箭头。

再就是,开始锻造全钢的弩箭,作为破击铁甲军的利器。

中原还是有很多比较厉害的部队,必须提前准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