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唐正统在西域 第62章 赚钱很重要

作者:小苏打掺了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3:4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说起来,到目前为止,苏淮的每一步都走准了。

这中间但凡走错一步,前功尽弃不说,估计想翻身也没有希望了。

没办法,西域环境太恶劣了,走错了,就是死路。

苏淮一直非常谨慎,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敢冒险,也是因为这一点。

目前来说,也是一样,想想,回鹘人还在虎视眈眈看着呢。

高昌,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苏淮吃不准,当然不敢冒险。

他跟颜颜不同,只要他完蛋了,镇西军瞬间就散了。

再说,大唐繁华的京城,他还没去见识过。

虽说现在经过安史之乱、黄巢大屠杀,已经不成样子,但是,应该底子还在。

思考了很久,苏淮终于下定决心,不打。

高昌有回鹘人做后台,不能轻易开战。

但是,吐蕃,要打,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从沙州、凉州东西夹击,横扫河湟,切断吐蕃北上通道,这才是大事。

目前凉州卫、莫离卫整军已经完成,也都进行了新军训练,再加上新装备的武器,相信战斗力上两个台阶没问题。

想通了接下来的布局,苏淮带着手下立即往回走。

伊州才刚下来,颜颜离不开,这次哈尼非要跟着。

这是打仗呢,带着一个女人算啥,况且还是一个伪装的女王。

没办法,只能带着,西域跟中原不一样。

回到喀布斯,苏淮又有点担心了,万一回鹘进攻怎么办。

“将军,可是要拿下河湟?”

被喊来商谈战事的秦义听完,直接问了一句。

“我听说河湟有盐。”

跟秦义,苏淮也不隐瞒,直接说了自己的目的。

想要发展经济,无疑,盐是最好的物资。

中原,除了铁就是盐最珍贵。

“将军,河湟确实有盐湖传说,可是,都是毒盐,不能吃。”

秦义脸色变了,这事他还真听说过。

苏淮笑了,这事他也知道,不过,这事好解决,提纯就行。

“老秦,不瞒你说,我无意中得到一个秘籍,昆仑山的,能把毒盐变成食盐。”

秦义一下子愣住了,看着苏淮,有点不敢相信。

“老秦,我想拿下湖西的盐湖,建一个盐场。”

“你帮我想想,要怎么做才好?”

苏淮没有什么搞经济的路子,西域除了牛羊,就没有别的了,只能想歪招。

“将军,你,你真的有办法?”

秦义一脸的惊诧,这怎么可能,将军见到高人了。

“老秦,我骗你干什么,都尝试过了。”

“但是,盐场的管事,必须可靠,这可是大事,我准备交给你。”

“当然,不是让你去做管事,管事归你管。”

苏淮特意解释了一句,怕秦义不理解。

“镇西军有一个长吏的位置,先屈尊一下。”

秦义傻了,根本不敢相信苏淮让他做长吏。

这个位置太重要了,相当于苏淮之下第一人。

就算是裴功业、罗兴这些人,最多就是一个将军,都在长吏之下。

“将军,这,这,属下,......”

“老秦,能不能胜任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

“你也知道,我就是征西军一个小兵,现在不也成了指挥几万大军的指挥。”

“大汉那个刘邦,最开始的手下,不就是街市上一点人。”

秦义心里一震,这个,将军用这个例子,难道......

又把裴功业、罗兴、杨寻喊来了,商讨怎么打吐蕃。

“将军,喀布斯到达木格估计有1000多里,只有马能运出来。”

“将军,我认为还是运毒盐出来,到沙州近了不少,只有七八百里。”

杨寻对地形更熟悉一点,在沙盘上比划了一下,马上有了想法。

“将军,甘泉河边上有个甘河镇,距离将军说的那个地方,不到500里。”

“都可以用马车运,甚至冬天还能用雪板。”

苏淮发明了一种运输工具,雪板,就是雪橇,冬天运东西,可快了。

均匀受力,不用担心轮子卡在雪地里,效果非常好。

几个人眼睛都亮了,确实是个好办法。

最关键的一点,距离沙州很近,不用担心吐蕃人搞破坏。

“杨寻说的不错,就按照这个办法。”

“盐场归秦义管理,保安方面由杨寻派人,你们两个合作。”

苏淮马上做出了决定,立即开始搞,时间不等人呢。

最关键的一点,不用出兵了,省了不少事。

秦义推荐了一个人在盐场管事,王通,秦义培养的人才。

据听说也是名门之后,实际上,苏淮也知道,能在西域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就没有普通人。

就说那些炮灰,需要多少,哪里有机会。

事情安排下去,苏淮就不用操心了,有些事自然有人做。

不过,苏淮还是要指导一下,特别是那些设备,要做好。

不到10天,从达木格运来的第一批毒盐到了,大概3000斤。

苏淮早就叮嘱,不要着急,又派了护军警卫。

路途中还好,没有遇到吐蕃军队,安全运回来了。

苏淮马上吩咐盐场的几十个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还是提炼。

先三次加热,析出那些有毒物质,最后把提出的卤水加热,弄出细盐。

只有最后一步的时候,苏淮喊来了王通,悄悄叮嘱了几句。

等细盐端到几个人的面前,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西域,精盐可是稀罕物,珍贵着呢。

“你们说说,这些东西要是运到龟兹、疏勒,碎叶,能不能赚钱?”

“肯定能,这,这可是比黄金还珍贵。”

“将军,几千斤毒盐出了多少细盐?”

“大概十分之三,一千斤,三百多斤,还行。”

原料不要钱,关键是人工和运费,算起来,一斤盐,也需要一两银子。

“一斤盐,五两银子,怎样?”

“行,没问题,这个价格合适。”

在场几个人马上都同意了,这个价格,肯定能卖不少。

这段时间,已经出来上千斤盐了,运出去,就是几千两白银。

还有凉州、兰州,往中原去,价格更高,也更好卖。

张家现在已经跟镇西军捆绑在一起了,有他们帮忙,相信周边几个大州很快就会成为最好的买家。

有钱,就能买到装备,就能武装部队,战斗力肯定上一个大台阶。

打仗,就是打经济,好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