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成刘辩 第13章 余波未平人心向背

作者:无处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3:10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黄巾乱党夜袭北门的图谋被粉碎,马元义被擒,张让等宦官的阴谋败露,洛阳城暂时安定下来。消息传到宫中,灵帝虽震惊,却在十常侍的哭求与何皇后的劝说下,仅将张让等人训斥一番,革去部分职权,并未深究,依旧留其在身边伺候。

“陛下还是心慈手软了。”东宫书房内,杨彪忧心忡忡地踱步,“张让等人狼子野心,此次未能连根拔起,日后必成大患!”

刘辩正在擦拭那柄王越所赠的短剑,闻言动作微顿:“太傅所言极是,但眼下还不是动他们的时候。”

“为何?”杨彪不解,“如今证据确凿,朝臣多有不满,正是扳倒他们的好时机。”

“黄巾之乱才刚露苗头,”刘辩放下短剑,目光沉静,“张角数十万信徒遍布八州,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此时若严惩十常侍,朝堂必乱,人心必散,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全国叛乱?”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父皇对十常侍仍有旧情,强行施压,只会让他心生反感。不如暂留他们一条性命,让他们失势却不死,既断了其爪牙,又能让父皇觉得我们‘顾全大局’。”

杨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皇子考虑周全,是老臣心急了。”

“当务之急,是借着此次平乱之功,稳固各方势力。”刘辩道,“卢植、皇甫嵩等将领力挽狂澜,当重赏;舅舅何进虽有犹豫,但最终派兵协防,也需安抚;陈武、小禄子等人立下大功,更要破格提拔,以儆效尤。”

赏罚分明,方能收拢人心。这是刘辩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

几日后,灵帝下旨:卢植晋位北中郎将,率部讨伐张角主力;皇甫嵩、朱儁分任左、右中郎将,征讨各地黄巾;何进加“录尚书事”,总领京畿防务;陈武从禁军队正提拔为校尉,掌管东宫宿卫;小禄子被封为“司书太监”,入东宫侍奉笔墨。

旨意一下,朝野震动。尤其是陈武与小禄子的提拔,更是让许多寒门子弟与宫中底层宦官看到了希望——原来只要有功,无论出身,都能得到重用。

一时间,投向刘辩的目光多了起来。有武将托人送来书信,表达效忠之意;有宫中太监借着各种机会,向小禄子示好,希望能为东宫效力。

“殿下,这是今日收到的投名状。”赵虎捧着一个木盒进来,里面装满了各地官员、将领的书信与信物。

刘辩翻看了几封,大多是表忠心的套话,真正有价值的不多。他随手将书信放下:“不必过于看重这些,人心易变,唯有经过考验的,才是真正可用之人。”

他看向孙谋:“影阁那边,查到张角的动向了吗?”

“回殿下,”孙谋道,“张角听闻马元义事败,已提前在冀州起事,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称‘地公将军’、‘人公将军’,数十万黄巾信徒头戴黄巾,声势浩大,已攻陷数座城池,正向洛阳逼近。”

“来得好快。”刘辩眉头微皱,“卢植将军的军队出发了吗?”

“已出发三日,预计十日内能抵达冀州边境。”

“让影阁密切关注战局,有任何变动,立刻回报。”刘辩沉声道,“另外,让赵虎带五百东宫宿卫,协助何进加固洛阳城防,绝不能再出纰漏。”

“是!”赵虎与孙谋领命而去。

书房内只剩下刘辩与杨彪。杨彪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黄巾势力范围,忧心道:“如今八州皆有黄巾起事,朝廷兵力分散,怕是难以兼顾。”

“分散也未必是坏事。”刘辩指着地图,“黄巾虽多,却多是乌合之众,缺乏统一指挥。卢植将军对付张角主力,皇甫嵩、朱儁分剿两翼,只要能打几场胜仗,挫其锐气,各地黄巾自会溃散。”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真正要担心的,是那些借平乱之名,趁机招兵买马的地方豪强。”

历史上,正是黄巾起义让各地诸侯有了拥兵自重的借口,最终形成割据之势。刘辩必须提前防范。

“太傅,”刘辩道,“您可联络朝中重臣,奏请父皇下旨,规定各地豪强募兵需经朝廷批准,所募之兵需由朝廷派将统领,不得私自调度。”

杨彪点头:“此计甚好,可防微杜渐。只是……恐怕会引来地方豪强的不满。”

“不满也得做。”刘辩语气坚定,“若放任他们发展,将来危及的,是整个大汉的江山。”

接下来的日子,洛阳城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处理平乱后的各项事务。刘辩每日除了处理东宫事务,便是与杨彪、何进等人商议军情,同时关注着各地的战报。

卢植果然不负所望,抵达冀州后,与张角主力展开激战,首战便大破黄巾军,斩杀万余人,逼得张角退守广宗城。消息传来,洛阳城内人心稍安。

皇甫嵩、朱儁也在颍川、南阳等地取得胜利,斩杀数名黄巾渠帅,让嚣张的黄巾军势头受挫。

然而,隐患也在悄然滋生。一些地方官借着平乱之名,大肆搜刮民财,扩充私兵;更有甚者,与黄巾军暗中勾结,坐地分赃。影阁传回的密报,堆满了刘辩的案头。

“这些蛀虫,比黄巾军更可恨!”刘辩看着密报,怒不可遏。

“殿下息怒。”小禄子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如今战事正紧,不宜再动这些人,以免动摇军心。”

刘辩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小禄子虽年幼,却已渐渐学会审时度势,倒是个可塑之才。

“你说得对。”他端起茶杯,“先记着他们的名字,等平定黄巾之乱,再一一清算。”

窗外,春意渐浓,宫墙内的柳树抽出了新芽。但刘辩知道,这短暂的平静之下,仍是汹涌的暗流。黄巾之乱虽未平息,新的危机已在酝酿。

他必须抓紧时间,积蓄力量,不仅要平定眼前的叛乱,更要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割据局面,做好万全的准备。

手中的茶杯温热,映出少年皇子坚毅的脸庞。属于他的路,还很长,也很险,但他的脚步,从未如此坚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