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皮·霍根递来的信封里,除了厚厚一沓不连号旧钞,还有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条。上面没有署名,只有一行打印的地址和一个时间——布鲁克林区一家名为“老乔伊废品回收站”的偏僻角落,三天后的午夜。
凯尔捏着纸条,眼神微凝。托尼·斯塔克的“快递”任务来了,比他预想的要快。这既是机会,也是考验。机会在于能进一步巩固与托尼的联系,获得更多资源和潜在庇护;考验在于,他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在神盾局阴影下的价值。
他需要装备。一件能最大限度发挥他速度优势,同时提供基础防护和功能性的装备。穿着T恤牛仔裤去执行任务?那是找死。
布鲁克林公寓的灯亮了一整夜。凯尔没有睡觉,他坐在唯一的桌子前,面前摊开着一叠从图书馆借来的工程图纸和材料科学书籍,旁边是他手绘的潦草设计图。神速思维让他的大脑高速运转,各种设计方案、材料特性、物理公式在脑海中碰撞、融合、淘汰。
核心需求:
流线型与减阻:最大限度减少高速移动时的空气阻力,降低能量消耗和摩擦生热。
防护性:抵御常规子弹、破片、钝器冲击。不需要硬抗导弹,但至少要能承受流弹和近距离爆炸冲击波。
温度控制:高速摩擦产生的高温是致命威胁。需要高效的散热系统。
功能性:预留接口,未来可加装通讯、侦测等模块。便于快速穿脱。
隐蔽性:外观不能太张扬,最好能融入环境或便于伪装。颜色首选深色系。
成本与可获取性:只能用现金购买,材料必须能在民用市场或特殊渠道(比如废品站)搞到,避免留下可追踪记录。
设计思路在他脑中逐渐清晰:一件覆盖全身的紧身作战服(Base Layer),外层搭配模块化的轻型护甲(Chest Plate, Limb Guards)。作战服采用特殊织物,外层护甲则使用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材料是关键。凯尔开始行动。他利用速度优势,如同幽灵般穿梭在纽约的工业区、五金市场、甚至是一些灰色地带的“特殊零件”商店。他购买的东西五花八门:
高强度、耐高温的芳纶纤维布(用于基础作战服内衬)。
轻质、高韧性的碳纤维板(用于核心护甲)。
钛合金薄片(用于关节和要害部位的额外防护)。
高效导热硅脂和微型散热鳍片(用于温度控制)。
高弹性、耐磨的合成橡胶(用于关节连接和密封)。
各种规格的凯夫拉线、高强度尼龙搭扣、特种胶水。
他像一只勤劳的松鼠,一点点收集着材料,每次购买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用现金支付,绝不留下任何关联信息。同时,他利用神速思维带来的超强学习能力,疯狂吸收着缝纫、材料加工、基础电子学的知识。图书馆和深夜的互联网成了他的课堂,废弃工厂顶楼则成了他的实验室和加工车间。
过程极其艰难。没有专业设备,一切靠手工和速度带来的“微操”。用高速震动的手去精确切割碳纤维板?稍有不慎就会切歪甚至伤到自己。用特种胶水粘合芳纶布?需要控制涂抹速度和均匀度,快了会起泡,慢了影响粘性。他无数次失败,材料报废,手指被割伤、烫伤,靠着超速恢复力才没留下永久痕迹。
但他没有放弃。每一次失败都是经验。他利用“慢放”感知,精确控制着每一次下刀、每一次涂抹、每一次缝合。速度不再是单纯的移动工具,而是成为了他制造精密零件的“无形之手”。
三天后,午夜。布鲁克林,“老乔伊废品回收站”后巷。
这里堆满了生锈的汽车骨架、废弃的机械零件和散发着机油味的垃圾山。空气中弥漫着金属锈蚀和腐败物的混合气味。
凯尔准时出现。他穿着一身深灰色的连帽运动服,脸上戴着只露出眼睛的黑色面罩,背后背着一个不起眼的登山包。包里是他呕心沥血打造的第一代“神速战衣”——折叠整齐的基础作战服和几块关键部位的护甲板。虽然简陋,但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和智慧。
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厢式货车悄无声息地滑入后巷,停在凯尔面前。后车门打开,哈皮·霍根那张严肃的脸露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
“东西在里面。”哈皮指了指车厢里一个密封的金属箱,“你的任务:把它送到皇后区XX仓库,交给一个叫‘钉子’的人。箱子有定位和自毁装置,别想打开,也别迟到。对方只等半小时。”他把平板递给凯尔,上面显示着一张简易地图和一个倒计时——29分47秒。
凯尔接过平板,扫了一眼地图和倒计时。距离不算近,横跨大半个纽约,而且是在午夜交通相对顺畅但监控依旧密集的情况下。
“明白。”凯尔的声音透过面罩显得有些沉闷。他没有废话,迅速钻进车厢,扛起那个沉甸甸的金属箱。箱子入手冰凉,重量不轻,里面显然不是普通物品。
哈皮关上车门。凯尔深吸一口气,将箱子固定在背上,检查了一下面罩的贴合度。他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将感知提升到“慢放”状态。纽约的夜景在他脑海中展开,地图上的路线被精确地标记出来。
“开始。”
凯尔的身影瞬间从车厢内消失!哈皮只觉得一阵强风吹过脸颊,车厢门微微晃动了一下,车外已经空无一人。
“Holy……”哈皮低骂一声,连忙看向平板。代表箱子的光点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地图上移动,朝着目标仓库直线前进!速度远超任何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