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角落里的清妍三女,也捂住了嘴。
唯有诸葛亮,他虽然也站起了身,脸上出现思索的神情。
他眼睛盯着那个会飞的灯笼,缓缓地点了点头。
“此物不错。或可用于通讯。”
陆云看着诸葛亮,心中暗道:不好意思,军师,把你未来的发明给抢了。
他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等少年们都重新坐好,他才缓缓开口。
“我给此物取名为兴业灯。”
“今天,我们这第一课,就叫‘格物’。”
他指了指天上的兴业灯,又指了指桌上的梨和橘子。
“所谓格物,就是认识这个世界。”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兴业灯能飞上天,而橘子和梨,却只能从树上掉下来?”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
黄皓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思索了片刻,才不确定地说道:“学生以为,此乃天地至理,阴阳之序也。”
“《易》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为阳,其性轻清;地为阴,其性重浊。故而,清气上浮而为天,浊气下沉而为地。”
“此灯笼内燃明火,火者,阳之精也,其性炎上。得阳气之助,故能挣脱地之束缚,上浮升腾,以合天道。
而那梨与橘,乃草木之实,得土之精气而生,是为重浊之物,其性本就归于大地。
是以,从树上落下,乃是顺应其本性,回归根本。”
一番话说完,他脸上带着一丝自得。
这番解释引经据典,又合乎天地阴阳的大道理,在他看来,已是标准答案。
堂下那些寒门子弟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高深莫测,心中暗暗佩服,不愧是世家子弟,学问就是渊博。
张苞紧跟着跳了起来,大声嚷嚷道:“先生!俺觉得是因为它里面有火!火苗都是往上跑的,所以它就跟着飞了!”
一直沉默的关兴,此时也站起身,他比张苞要沉稳许多,他指着灯笼说道:“先生,我见那灯笼的纸皮,在点火之后,鼓胀了起来,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充满了,所以才变轻了。”
陆云听完几个少年各不相同的回答,他没有立刻评判对错,目光反而越过众人,落在了最后排的诸葛亮身上。
“军师,你以为如何?”
诸葛亮缓缓起身,抬头看了一眼那个依旧漂浮在屋顶的兴业灯,又低头看了看讲台上的橘子,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片刻之后,迎着所有人的目光,他坦然地摇了摇头。
“我不明白。”
我不明白。
陆云对此却毫不意外,反而笑了,示意诸葛亮坐下。
“军师能坦言不明,这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
他转过身,面向堂下所有学子,朗声说道:“刚才你们几人的回答,都说对了一部分。”
他先看向张苞:“张苞说得没错,这灯能飞,关键就在于火。”
又看向关兴:“关兴观察得很仔细,灯笼鼓胀起来,也是它能飞起来的原因之一。”
最后,他看向黄皓:“至于黄皓所说的阴阳轻浊之理,听着玄妙,但天地万物,归根结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格物学堂要做的,就是去找到这些规律。”
陆云顿了顿,用最简单的话,开始解释这个问题。
“你们现在,先忘掉什么阴阳之气,也别想得太复杂。”
“我只问你们一个问题。”他拿起桌上的一个空水杯,“这里面,装着什么?”
“先生,是空的。”一个胆大的寒门少年回答道。
“不对。”陆云摇了摇头,“它里面装着空气。就像这间屋子,我们周围,都充满了空气。它和水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是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
这个说法,让少年们都有些发愣。
陆云继续说道:“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冷的。而灯笼里的火,把灯笼里面的空气,给烤热了。”
“现在,你们再想一个问题。”
“一团干的纸张,和一团浸满了水的纸张,哪个更重?”
这个问题很简单,张苞立刻嚷道:“当然是湿纸张重!”
“没错!”陆云打了个响指,“热的空气,就像是干纸张,它变轻了,也变大了。所以关兴才会看到灯笼鼓了起来。”
“而我们周围的冷空气,就像是湿纸张,它更重。”
他拿起桌上的橘子,又拿起一张纸,一同放进水杯里。
“你们看,橘子重,会沉底。纸轻,会浮在水面。重的往下沉,轻的往上浮,对不对?”
少年们齐齐点头。
陆云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指着天上的兴业灯,说出了最后的答案。
“这个道理,放在空气里,也是一样的。”
“重的冷空气,就像水一样,会往下沉。而灯笼里那些轻的热空气,就像木头一样,被周围沉下来的冷空气,给一点一点地‘挤’了上去,‘浮’了起来。”
“所以,它就飞了。”
“至于橘子和梨,”他掂了掂手里的橘子,“它们比空气重太多了,所以,只能往下掉。”
就这么简单几句话,那些平日里被奉为圭臬的“阴阳之气”、“天地至理”,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神秘。
冷空气重,热空气轻。
重的往下沉,轻的往上浮。
所以灯笼就飞了,橘子就掉了。
道理,竟然是这么简单?
这和他们以往读过的圣贤书,学过的天地至理,完全不一样!
就在这片寂静之中,黄皓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对着陆云,恭敬地一拱手。
“先生,学生有一惑,还请先生解之。”
“你说。”陆云点了点头。
黄皓深吸一口气,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那个问题。
“先生,知道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知道了橘子为何会落下,知道了灯笼为何会飞起。可这些,既不能帮我们考取功名,也不能帮主公上阵杀敌。这格物之学,究竟……有何用处?”
这话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附和声。
是啊,知道了又怎么样呢?
陆云看着黄皓,脸上却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问得好。”
他朗声说道:“这正是我今天要教你们的第二件事。”
“格物,就是为了致用。”
“知道了这些规律,我们就能利用它,去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堂下每一张年轻的脸。
“比如,我们可以飞上天。”
“啥?!”
张苞第一个跳了起来,一双豹眼瞪得溜圆,满脸都是不敢相信。
“先生,您是说……人也能像鸟一样飞?”
后排的诸葛亮,手中一直轻轻摇晃的羽扇,也猛地停了下来。
他看着陆云,眼神里充满了惊疑。
就连一向沉稳的关兴,此刻也是面色动容。
陆云看着他们震撼的表情,笑着补充了一句:“当然,是用工具。”
他心里很清楚,今天,必须给他们来一点真正的震撼。
必须让他们亲眼看到,这格物之学背后,到底隐藏着何等恐怖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开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明白,自己要教的,是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王武!”陆云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属下在!”
身材魁梧的王武立刻应声,带着四名亲卫,抬着一个巨大的、用麻布包裹的物件,吃力地走了进来。
那东西实在太大了,几乎堵住了整个门口。
“把东西抬到院子里去。”陆云吩咐道。
众人立刻跟了出去,好奇地围在了院中的空地上。
麻布被揭开。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是一大捆叠放得整整齐齐的五彩绢布,旁边,还有一个用坚固藤条编成的大篮子,足以容纳两三个成年人。
篮子四周,还系着几十根粗壮的麻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