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的清晨,总算褪尽了昨夜残留的闷燥,空气里沁着凉飕飕的爽利劲儿。
东边天际,一轮红日正卯足了劲儿往上拱,硬生生把云彩边儿染成了晃眼的金红。
段飞家的小院儿静悄悄的,只有晨风撩拨着丝瓜藤蔓,发出沙沙的轻响。
江海潮溜达到小菜园边,目光扫过沾着露珠的秧苗,顺手揪了个熟透的、还挂着晶莹水珠儿的红西红柿。
也懒得洗,在洗得发白的旧背心上随意蹭了蹭灰,“咔嚓”就是一大口!酸甜冰凉的汁水瞬间在口腔里炸开,带着泥土的腥气和阳光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彻底唤醒了沉睡的肠胃。
重生者的自律告诉他:空腹训练是大忌,这点能量补给必不可少。
他没急着开练,先慢悠悠绕着不大的院子溜达了两圈,让沉睡了一宿的筋骨在微凉的晨风里缓缓苏醒。
接着,停在院当间儿,像后世专业运动员热身那样,一丝不苟地活动开关节。脖子左右缓缓转动,再上下点动,活动开僵硬的颈椎;
肩膀画圆,前后各十次,肩胛骨微微发热;
胳膊伸直,手腕灵活转圈,再用力甩动手臂,仿佛要甩掉关节里积攒的锈迹;
腰胯左右扭动,画着无形的“8”字;最后是脚踝,踮起脚尖灵活转圈,再轻轻原地蹦跶几下,让脚掌充分感知地面的硬度。
一套流程下来,身体里那股子沉睡的僵劲儿才算彻底化开,血脉奔流起来。
热身完毕,他认认真真做起了融合前世经验和网络知识的动态拉伸。
高抬腿走,大腿高高抬起几乎贴到肚子;
弓步转体,前腿压低成直角,上身左右扭转,充分拉扯腹股沟和腰背肌肉;
侧弓步压腿,重心下沉,大腿内侧韧带绷得紧紧的……
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位,一丝丝热气从年轻而充满爆发力的身体里冒出来,皮肤在晨光下泛起健康的红晕。
身体彻底活动开,微微见汗,他才开始慢跑。
没选后世网上爆火的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
那玩意儿提升心肺功能是快,但大清早的,身体各项机能还处于“冷车”状态,心率、体温、肌肉弹性都偏低,直接上高强度?风险太大:容易拉伤扭伤,万一扯着蛋就亏大发了,得不偿失。
他选择了更稳妥的低强度有氧慢跑,绕着院子外围不紧不慢地跑圈,速度控制得恰到好处,让呼吸略微加深却不急促,心跳平稳上升,如同给冷引擎温和预热。
这套科学训练的理念,回头得跟袁波教练好好聊聊,在篮球队里推广开,也算自己这个重生者给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整点实在的“先知红利”。
等身体彻底热乎起来,呼吸变得悠长有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又加了点篮球专项的“空手”练习。
原地快速运球,想象着篮球在指尖跳跃的触感;行进间变向运球模拟,以及防守滑步。动作迅捷流畅,带着一种刻进骨子里的球感。
最后,他瞄见窗根底下那片被踩得溜光的水泥地,就地趴下,吭哧吭哧做了几组核心力量的基石训练。
平板支撑、仰卧抬腿和深蹲,腹肌和腿部传来的清晰力量感,让他心里格外踏实。
校队即将征战,科学的训练是基石,既能提升硬实力,又能为全天高强度的学习和创作储备充沛体能;最关键的是,最大程度避免伤病!
“啧!”练完收工,他撩起汗湿的背心下摆,摸了摸那紧实得如同六块搓衣板般的腹肌轮廓,感受着皮肤下奔涌的、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年轻活力。
再想想前世那具被烟酒应酬掏空、爬两层楼梯都喘成破风箱的中年躯壳,一股失而复得的巨大庆幸和珍惜感直冲天灵盖!这训练,必须雷打不动!
既是为球场上的荣耀,更是给这重活一回的宝贵身体打下钢铁般的根基!
他这边折腾得热火朝天,乒乓乓乓的动静到底把屋里那位爷给吵醒了。
段飞揉着惺忪睡眼,叼着牙刷,趿拉着人字拖蹲在门槛上,满嘴白色泡沫。
像看西洋景儿似的瞅着江海潮在那儿上蹿下跳、挥汗如雨,眼神里混杂着羡慕、新奇和一丝“这哥们儿是不是吃错药了”的疑惑。
“要不……明天我也早起练练?”这念头刚冒了个泡,就被白天上课那累死狗的惨状记忆给无情摁灭了。
“拉倒吧!有那功夫多睡十分钟回笼觉,它不香吗?”他晃晃脑袋,把这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去,继续慢悠悠地、有气无力地戳着牙花子。
江海潮抄起搭在井台边的湿毛巾,囫囵抹掉脸上、脖子上的一层细密汗珠,又拿起旁边的搪瓷缸子,“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凉白开,压下喉咙里的燥热。
接着,他摸出从段飞书桌抽屉里“借”来的那本高一英语书,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菜秧子和晨露清香的空气,往院子当间儿一站,气沉丹田,扯开嗓子就开始吼:
“The… the… environment…”
起头还有点发紧,舌头像是新装上去的,几个辅音别别扭扭地打着架,带着点甩不掉的东北大碴子味儿,自己听着都硌应。
旁边正摇头晃脑、拿腔拿调背着《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段飞,忍不住“噗嗤”乐了,斜楞了他一眼,嘴角撇得快到耳根,眼神里明晃晃写着:哥们儿,你这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江海潮压根没搭理他这茬儿,眼神专注,自顾自往下读。
他读英语,目标极其明确——不是为了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单词语法——那对重生者开挂的记忆力来说太小儿科,而是为了锤炼那玄之又玄的“语感”!
他要把自己这具年轻身体里日益跑偏、带着浓重东北腔的口音,硬生生地给掰回来!
同时,也在这种大声诵读中,锻炼气息的绵长稳定和语言表达的节奏感、感染力——这都是为他将来必然要走上的文艺道路——无论是唱歌还是可能的艺考——打基础、攒硬通货!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个儿绝不可能一辈子窝在通肯市这小水洼里。
早晚得杀出去!一口字正腔圆、清晰流畅的普通话,甚至未来可能需要的地道外语,到哪儿都是无形的名片,是敲开更高舞台的硬核敲门砖!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