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斜照进招待所,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江海潮没急着改《凛冬少年》。收到李国糅的回信时,他内心已经有了清晰的修改方向;
饭后与程永新、李国糅的那番深入交谈,更让他确信自己的构思站得住脚。
既然思路清晰,他反而不急着动笔,转而琢磨起影视改编的事。
凭着前世对《少年的你》的记忆,那些充满张力的镜头和画面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
他很快列出一份剧本大纲,但只写了关键场景和改编思路就停笔——具体细节该是导演和上影厂编剧的活儿,过犹不及,这个道理他懂。
傍晚时分,招待所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江海潮刚端着餐盘坐下,就听见邻桌传来耳熟的谈笑声。
他下意识抬头,看见五人围坐一桌:三位女士背对着他,其中一人的身形衣着像极了下午刚见过的李国糅;
而面对他的两位男士气质迥异——一人戴着细框眼镜,中短发微卷,面相温和却目光锐利;
另一人头发蓬松,身形清瘦,下颌泛着青胡茬,话不多,眼神却像鹰一样打量着四周。
戴眼镜的男子先注意到江海潮的注视,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江海潮赶忙回礼,低头的瞬间心跳突然加快——等等,这人好像是余华?
李国糅察觉到余华的目光,顺着视线回头一看,顿时笑起来:“这么巧!小江,快过来一起坐,正好给你介绍几位老师。“她热情地招手,江海潮端起餐盘走过去,心跳还有点快。
“小江,这几位可都是文坛响当当的人物,”
李国糅拉过他,先指向戴眼镜的男士,“这位是余华老师,他92年在《收获》发表的《活着》你应该看过吧。”
江海潮望向余华,不禁想起前世读《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时的震撼。而眼前的余华只是温和地笑着,像个邻家大哥。
李国糅又转向蓬松头发的男士:“这是洪峰老师,你东北老乡。他的小说叙事风格独树一帜,你们肯定聊得来。”江海潮迎上洪峰那锐利而深邃的目光,果然感受到一股熟悉的亲切感。
接着,李国糅侧身引向身旁两位女士。
她先介绍那位气质干练的前辈:“这是张抗抗老师,从杭州到黑龙江扎根二十多年,早把这儿当自己家了。她的《隐形伴侣》、《淡淡的晨雾》等作品你肯定读过吧?字里行间全是生命力。”
随后她又转向旁边更年轻的女士,语气柔和了些:“这是迟子建老师,地道的漠河北极村人,写黑土地的故事一绝。她笔下那些发生在白山黑水间的故事,比如《北极村童话》,文字鲜活得很,充满了生命力!”
说到这里,李国糅拍了拍江海潮的胳膊,笑道:“说起来,抗抗老师虽不是东北生人,但跟洪峰老师、子建老师一样,早就跟这片黑土地分不开了——这么算下来,你们四位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东北系。这几位老师如今在文坛都是扛鼎的人物,小江,你得多跟他们学习。”
介绍完一圈,李国糅又转向四位作家,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几位老师,这是我们《收获》新发掘的作者江海潮,笔名潮生,也是黑省来的,写的是地道东北故事。别看他年纪轻,笔下力道可不轻!”
江海潮内心波澜起伏。他望着眼前几人,那些前世只能在文学史教科书上看到的名字,此刻竟真切地坐在面前谈笑风生。
他的目光悄悄掠过每一位作家:
张抗抗,这位从西子湖畔来到北大荒的江南女子,早已在黑土地扎根二十年,如今已是黑省作协的顶梁柱之一,笔下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文字打动了无数读者;
迟子建,地道的漠河北极村走出来的才女,年纪轻轻就已展现出惊人的写作天赋;
还有洪峰,这位来自吉林的东北汉子,“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他那《瀚海》《极地之侧》等作品在文坛掀起阵阵波澜,同时兼具创作者与编辑的双重身份……
江海潮望着眼前几人,那些前世只能在文学期刊和评论中看到的名字,此刻竟真切地坐在面前谈笑风生。
这一桌人,几乎汇聚了当代东北文学的重要力量,星光熠熠。
“国糅同志这是要捧杀我们啊!”洪峰率先笑道,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里带着调侃。
他拍了拍身旁的空位,“潮生?这么年轻就被《收获》看上,后生可畏!咱们东北又出好苗子了。来,坐!写的什么题材?”
江海潮稳住心神答道:“东北,寒冬,校园暴力,少年的挣扎。”
“这题材不容易,但写好了特别打动人,”余华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锐利的光,“有机会真想看看。”
“氛围感是关键,”迟子建眼睛亮亮地接话,“东北的冷要钻进骨头里,那一点点温暖才显得珍贵。”
“年轻人关注现实题材很难得,”张抗抗语气温和地说道,“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欢迎随时交流。”
几人边吃边聊,江海潮静静听着,才知道他们此行各有任务:
迟子建刚改完新作,正准备回黑龙江;
张抗抗则在潜心打磨她的长篇;
洪峰因作品被《收获》录用,特地前来改稿;余华则是送来新的短篇,同时还在写一部长篇。
聊得正酣,李国糅趁机提议:“过两天程主编可能要组织一个小型改稿会,帮小江看看稿子。几位老师若有空,不妨也一起来把把关?”
“东北孩子写东北故事,必须支持!”洪峰第一个响应。
余华也爽快点头:“时间合适我就来,年轻人敢碰这种题材,该帮。”
张抗抗和迟子建相视一笑,也应承下来:“很期待看到他的作品。”
江海潮心里涌过一阵暖流。在异乡偶然遇到这么多文学前辈,他们不仅没有丝毫架子,还如此真诚地愿意为他的作品费心。
这份温暖,让他对未来的文学之路更加充满期待。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