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4华娱:从高中体育生开始 第111章 影视改编

作者:维克阿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6:08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江海潮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这栋气派的欧式建筑。爱神花园名不虚传,即使历经岁月,依然保持着优雅的风姿。

斑驳的墙面爬满了常青藤,精雕细琢的廊柱撑起挑高的门廊,大理石台阶被打磨得光滑温润。

庭院深处立着一尊鲁迅坐像,先生的目光一如既往地深邃锐利,静静地守望着这个文学圣地。江海潮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书香和历史沉淀的气息。

他看了眼手中的改稿邀请信,快步走向门卫室。问清《收获》编辑部在三楼后,他拎着旅行包匆匆上楼。

水磨石楼梯光洁如镜,踩上去脚步声在安静的楼道里回响。走廊两侧挂着些字画,空气里弥漫着旧书和墨水的特殊气息,让他这个从小县城来的青年不由得放轻了脚步。

推开那扇带着铜制门环的木门,一股油墨和旧纸张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磨花玻璃窗,柔和地洒在靠窗的长桌上,那儿堆着半人高的稿件,纸页边缘已经卷起了毛边。

几个编辑正伏案工作,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墙边立着几个顶天立地的书柜,里头塞满了书籍和合订本。墙上钉着泛黄的牛皮纸公告板,红绳别着近期选题计划,旁边歪歪扭扭贴着几张寄稿地址标签。

江海潮走到靠门的一张桌前,轻声问道:“同志您好,我是来改稿的,请问哪位是李国糅编辑?”

话音刚落,靠窗位置站起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女编辑,中等身材,齐耳短发,戴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而锐利。

“我是李国糅,你是……”

江海潮立即转身,几步跨到她面前:“李编辑您好!我是《凛冬少年》的作者潮生。”

李国糅镜片后的目光在江海潮身上打量了一番,温和中带着审视:“潮生同志?你可真年轻啊。快请坐。”

她连忙从旁边拉过一把木椅,看着江海潮手中还没放下的旅行包,又赶紧找了个白瓷茶杯,沏上热茶。“刚下火车就过来了吧?这一路可够累的。”

李国糅将茶杯推到江海潮面前,热气在阳光下袅袅升起。“你稍坐一会儿,我这就带你去作协的招待所,先把行李放下,安顿下来再说。”

江海潮确实渴了,道谢后端起来喝了一大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缓解了他一路的疲惫。他正要开口询问编辑的改稿意见,就见最里间办公室的门开了。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学者模样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校样。他听到外面的动静,自然地走了过来。

“国糅,这位是?”他温和地问道,目光落在江海潮身上。

李国糅连忙介绍:“程主编,这就是《凛冬少年》的作者潮生同志,刚下火车就过来了。”又转向江海潮:“潮生同志,这位是我们编辑部的程永新主编。”

程永新眼睛一亮,立刻伸出手来:“潮生同志!一路辛苦。我最近一直在看你那篇稿子,很多细节处理得相当出色。”他握手的力道很足,语气里透着真诚的赞赏,“特别是你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很有深度。”

江海潮连忙起身握手,心里有些受宠若惊。程永新又关切地问了问旅途情况,聊了几句关于稿件修改的初步想法,完全是资深编辑对待作者的专业态度。

正说着,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李国糅接起电话,听了两句便用手捂住话筒,转向程永新:“主编,是上影厂陆主任的电话。”

程永新对江海潮抱歉地笑笑,接过话筒。几句简短的对话后,他握着话筒,突然提高声音:“什么?现在就要过来?还带着黄导?”

他放下电话,快步走回这边,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兴奋神色:“潮生同志,国糅,好消息!上影厂的陆寿钧主任刚才来电话,他带着黄蜀芹导演正往这儿赶呢。”

他看向江海潮,解释道:“陆主任前些天看了你的稿子,特别喜欢,就推荐给了拍摄过《青春万岁》的黄导。黄导一看就放不下了,说什么也要亲自来见见作者。”

李国糅闻言也笑了,对江海潮说:“看,你的作品是金子,这就要发光了。走吧,潮生同志,咱们先去招待所,你洗把脸歇口气。”她的语气里带着责编特有的周到和一丝为作者感到的骄傲。

她顺手帮江海潮提起了那个黄绿色的帆布包,引着他向外走去。程永新则留在编辑部,冲他们摆摆手:“你们先去安顿,具体见面时间等我电话!”

江海潮赶紧跟上李国糅,走在充满历史感的走廊上,心情如同窗外突然变得热烈的阳光,有些恍惚,又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他听着李编辑介绍着招待所和附近吃饭的地方,脑子里却反复回响着“上影厂”、“黄蜀芹导演”这些字眼。

而此时,一辆轿车正穿过上海的街巷,朝着巨鹿路方向疾驰而来。

车内,陆寿钧正与黄蜀芹热烈地讨论着这位突然冒出来的文学新人,以及那部让两位资深影视人都为之惊艳的小说手稿。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没想到一个新人能写出这样的作品,”陆寿钧感慨道,“但读完第一章就被吸引住了,特别是那个开场的场景......”

黄蜀芹点头附和,眼神中闪烁着专业导演特有的敏锐光芒:“没错,我昨晚一口气读完,到现在还在回味几个关键场景的处理。这个作者对氛围的把握,对细节的捕捉,根本不像个新人。”

“最重要的是,这部作品的影视化潜力太大了,”陆寿钧接着说,“几乎不需要大的改动,很多段落直接就是现成的分镜头脚本。”

黄蜀芹望向车窗外飞逝的街景,语气中带着期待:“所以我一定要亲自见见这个作者。能写出这样作品的人,一定不简单。”

两人相视而笑,都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充满了期待。

命运的齿轮,就在这个平凡的正午,发出了清晰的转动声。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感谢支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