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曲阿小将到大汉脊梁 第64章 迁徙

作者:梅山的老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另一侧,小沛城垣在寒星下只余一道模糊的暗影。

“与其在这耗死,不如先做一步打算。”

城外军营,刁斗声沉,几点残火在料峭春寒里明明灭灭。

“虽然有些对不住主公先斩后奏,但是也是无奈之举。”

中军帐内,牛油巨烛烧得噼啪作响,将陈洛挺拔的身影长长地投在悬挂的舆图之上。

他指尖抚过舆图上山川的脉络,最终重重压在那条代表淮水的蓝线上。

“咳咳。”

环首龙雀刀斜倚案角,冰冷的刀鞘映着烛光,仿佛还带着白日里斩断纪灵军旗的血腥气。

案头,刘备亲手所赠的那双草鞋与草帽,静静地搁在一卷摊开的竹简旁,质朴的纹路在跳跃的光影里,无声地熨帖着胸中翻腾的野望。

“小沛……”

陈洛低语,声音在空旷的帐内显得格外清晰,如同冰棱坠地,

“弹丸之地,四战之场。吕布反复,如豺狼踞于侧榻;曹操挟天子雄踞兖豫,其志在鲸吞;

江东孙策,雏虎啸谷,爪牙已锋。”

他猛地一拳,虚击在舆图上小沛的位置,

“主公仁义,可这仁义,若无尺寸之地、无转圜之兵,便是绝地!”

白日里刘备出城相迎时真挚的笑意犹在眼前,那关切的目光,亲手拍去他肩甲上征尘的动作,与这双草鞋传递的温度别无二致。

正是这近乎赤诚的信任,将这具来自异世的灵魂里最后一丝裂土自立的念头,死死地按了下去。

“自立?时机已失,人心亦不可逆。”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带着皮革与铁锈气息的冷冽空气,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磐石般的坚定,

“然则,绝不能让主公困死于此!必须……留下一条退路,一个支点!”

熟读三国,可以看出刘备一开始肯定不愿意离开这,所以才在袁术,吕布,曹操三方斡旋,但最终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

“走,必须走!”

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利落。帐帘一挑,带进一股寒气,陈登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身着深青文士袍,外罩半旧裘衣,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扫过帐内陈洛独对舆图的背影,拱手道,

“将军夤夜相召,必有要务。登,听候差遣。”

他的目光掠过案上的草鞋草帽,又在那柄环首龙雀刀上停留一瞬,心中了然。

“元龙,坐。”

陈洛转身,脸上白日凯旋的意气已尽数收敛,只剩下沉凝如渊。

他走回案后,手指点在舆图上汝南郡的位置,

“观此舆图,小沛如风中危巢。

吕布反复无常,曹操虎视眈眈,皆非久托之主公之地。一旦有变,大军困守孤城,进退维谷,便是死局。”

陈登目光随之落在汝南,沉吟道:

“将军之意…欲效狡兔三窟?”

“正是!”

陈洛眼中精光一闪,指尖在汝南郡重重一叩,

“汝南,富庶之地,民风尚武,且北接颍川,南通荆襄,西扼武关道,东望寿春。

更紧要者,此地名义尚属朝廷,曹操、袁术、刘表皆未能实控,多有黄巾余孽、宗贼坞堡盘踞,空隙极大!

若能在彼处暗植根基,如同在棋局之外,落下至关重要的一子!”

他俯身,压低声音,字字如铁,

“吾欲遣心腹精锐,携部分粮秣军资,并军中部分将校家眷,以‘避徐州兵祸,寻安稳之地屯田养兵’为名,秘密迁往汝南郡内,择险要之处,筑垒潜藏。

明为护送妇孺、保全火种,实则为吾等,也为主公,开疆拓土,经营一方退路与根基!”

陈登霍然抬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他并非迂腐之人,深知乱世生存之道。

陈洛此计,看似移兵避祸,实则是在为刘备集团预留一条生机勃勃的暗脉!这需要极大的魄力与长远的布局眼光。

“将军深谋远虑,登……叹服!”

陈登起身,深深一揖,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决然,

“此等重任,非胆识超群、机变无双者不可担。

登,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必不负将军所托,为将军,亦为主公,在汝南扎下这根钉子!”

“好!”

陈洛击掌,眼中尽是信任,

“元龙大才,此事非你不可!你为总揽,全权负责此次迁徙隐匿之事。”他迅速铺开一卷帛书,提笔蘸墨,笔走龙蛇:

“其一,从青羽三营中,抽调最精锐可靠者三成兵力随行。

无影营擅潜伏渗透,为骨干,由你直接统带,负责选点、建寨、情报、肃清当地障碍。

磐石营抽调五十悍卒,披重甲执大盾,为护卫中坚,护佑车队与家眷安全。

疾风营抽调百骑,配双马,为斥候游骑,扫清道路,遮断消息,确保行踪隐秘!

所有抽调者,皆需其家眷同行,以安其心,亦为质保!”

“其二,营中现存粮草,分出四成,分批秘密运走。另拨钱帛、铁器、匠人若干,一并交付于你。

在汝南,不仅要立足,更要能自给自足,甚至…暗中蓄力!”

“其三,名单在此,”

陈洛递过一份帛书,

“名单上之家眷,皆需稳妥转移。对外,只言为避吕布、曹操锋芒,保全军中血脉。”

陈登接过名单,入手沉重,他深知这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陈洛在军中的心腹与羁绊。

他郑重收起,

“登明白!必使此事如春水潜流,无迹可寻。”

陈洛踱步到帐门边,掀开厚帘一角,望向不远处另一座灯火未熄的营帐,那是新降大将张辽的居所。

他眉头微蹙,似有思量。

“元龙,”

陈洛放下帘子,转身道,

“文远新附,其心虽诚,然吕布旧部身份敏感。骤令其随军冲锋陷阵,恐引非议,亦令其自身难安。

吾意,此次迁徙,护卫重任,不妨请文远相助。

一则,他武勇超群,统兵有方,足可震慑宵小,保迁徙队伍万全;

二则,远离小沛是非漩涡,暂避风头,使其有缓冲之机,亦可借机观察汝南情势,熟悉我军行事。

你看如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