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曲阿小将到大汉脊梁 第59章 整编

作者:梅山的老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此刻,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台上那个五官俊秀,方才二十出头,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白面书生——却又散发着无形威严的身影上,眼神混杂着敬畏、茫然、劫后余生的恍惚。

“我们,竟然是被这种人打败的吗?”

以及一丝连他们自己都未必察觉到的、微弱的期待——对生存下去、对不再任人宰割的期待。

“唉。”

偌大的校场一片寂静,只有风卷过旗帜的猎猎声和伤兵营隐约传来的呻吟。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陈洛身上。

“诸君!”

陈洛的声音响起。

音量不大,甚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如同沉重的鼓点,清晰地敲进每个人的耳膜,瞬间压下了所有细微的骚动和窃窃私语。

“穰山一役,血流成河!贼酋纪灵虽暂时败退,然其凶残暴虐,屠戮我沛国乡亲,焚掠我粮秣根基!此仇此恨,刻骨铭心!纵倾淮河之水,亦难洗刷!”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弓之鸟,

“然,逝者已矣,生者当强!”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疲惫而麻木的面孔,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重锤擂鼓,

“悲痛不能杀敌!哀嚎不能护家!唯有手中刀枪,身上铁甲,胸中不屈之志,方为乱世安身立命之本!

从今日起,尔等暂归青羽军节制,重编整训,进入预备役!

我陈洛在此立誓,必倾囊相授,使尔等脱胎换骨,成可战之兵!

他日沙场再遇纪灵之流,必以彼之血,祭我枉死乡亲与袍泽之灵!”

一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直指人心!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了家园被焚、亲人遭难的沛国本地士卒,眼中瞬间燃起了仇恨与渴望变强的火焰!

虽然不知道其口中的预备役为何物,但是毕竟也算是青羽军的一员,想想就有点小开心!

陈洛随即宣布了两项举措:

“其一,设‘战功五等制’!”

他示意陈登展开一幅巨大的、刚刚绘制的布告,上面清晰地列出五等战功及其对应的、令人眼热的赏格:

“凡临阵斩首一级,或夺敌旗一面,记‘锐士’功,赏粟一石,钱三百!“

“阵斩敌什长、缴获重要军情,记‘悍卒’功,赏粟两石,钱五百,麻布一匹!”

“率先登城、斩敌队率、夺敌军械辎重者,记‘青羽’功,赏粟五石,钱千文,精铁札甲片一副!”

“斩敌百夫长、毁敌重要器械、救回被掳乡民者,记‘玄甲’功,赏良田五亩,宅基一处,精铁环首刀一柄!”

“阵斩敌将、破阵夺旗、扭转战局者,记‘虎贲’功,除厚赏外,擢升军职,赐‘汉寿’纹章,永录军功簿,荫及妻儿!”

清晰的等级,丰厚的赏格,尤其是最后“荫及妻儿”的承诺,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台下所有士卒的激情!

“此话当真?”

“我陈某以项上人头做保证!”

原本低落的士气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无数双眼睛亮了起来,呼吸变得粗重!

乱世之中,当兵卖命,所求不过温饱和前程!这“战功五等制”,无疑为他们指明了一条清晰可见的上升通道!

“其二,”陈洛待台下稍稍安静,继续道,“即日起,全军演练‘火标帜阵’!”

他指向校场四周新竖起的几根高杆,杆顶悬挂着不同颜色(赤、青、黑、白)和图案(三角、圆、方、叉)的布帛旗帜。

“此阵,以火光、旗语为号令!白日观旗,黑夜视火!赤旗三角,为磐石营固守之令!

青旗圆环,为疾风营迂回穿插之号!黑旗方印,为无影营潜行匿踪之讯!白旗交叉,则为全军撤退集结之令!”

他目光扫过台下,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旗语变幻,便是指挥延伸!令行禁止,如臂使指!此阵练成,纵使身处万军混战,亦能号令分明,进退有序!

关乎尔等性命与战局成败!操练不力者,军法无情!”

新的战功激励,全新的指挥体系,让台下所有士卒,无论是青羽老兵还是新编之卒,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正在发生!

一种名为“希望”和“秩序”的力量,开始在这片刚刚经历创伤的土地上悄然滋生。

“陈都尉万岁!”

……

当日傍晚,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斜斜地穿过窗棂,在都尉府衙内室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温暖的橘红色光影。

“呼,真是有点累人啊。”

陈洛终于卸下了沉重的甲胄,只着一身素色单衣。

肋下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不过多亏了张辽的分担,要是如同往日一样全靠自己杀敌,估计旧伤又会复发。

“减员,又增员。”

他伏在案前,就着摇曳跳跃的灯火光亮,用一根削尖的炭笔,在一张粗糙的麻纸上飞快地勾勒着。

“这些古代的文字真难写啊,还得多练。”

那些线条奇特而简洁,组合成一种充满韵律感的符号,以及连接它们的复杂脉络。

陈登敲门进入,腰背微躬,目光紧紧追随着炭笔游走的轨迹,眉头时而紧锁,陷入深思,时而倏然舒展,迸发出难以抑制的精光——

因为他注意到了其所画。

“都尉,此阵……”

陈登终于忍不住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指着纸上那些用炭笔深浅浓淡巧妙区分、形态各异却统一呈现出火焰升腾般意象的箭头符号。

以及将它们串联起来的繁复线条,

“其形制……似非寻常之方阵、圆阵,亦非鱼鳞、雁行等阵之变体?其中奥妙,登观之……似有乾坤?”

陈洛停下笔,用指腹用力揉了揉因长时间专注而酸胀发烫的眉心。

疲惫如同沉重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但他的声音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洞悉玄机的冷静,

“此乃‘火标帜阵’。元龙请看,”

他用笔尖精准地点着那些火焰状的符号,

“军中斥候,深入险境,遇敌情需急速回传;各部之间,协同进退,号令需明达无误。

以往仅凭号角金鼓,点烟举烽,混乱之时,信号不明,极易错漏延误,致使战机丧尽。我欲以此‘火标’为记,化繁为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