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曲阿小将到大汉脊梁 第58章 初提转进

作者:梅山的老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他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豪言壮语,最终却只是重重地、从鼻孔里“哼”了一声。

“倒是有几分本事,守仁眼光不错。”

但这声“哼”里,再无半点轻视与质疑,只剩下一种沙场老卒之间,对真正刀山火海里滚出来、骨头硬到极致的硬汉,那种最质朴、最由衷的认同。

他甚至还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膛,仿佛被张辽的气势所慑。

“我倒是没什么,但文远需要好好修养,没料到纪灵都没怎么跟我们交战,就带着大军回撤,可这正辛苦了文远了……”

亲兵们小心翼翼地将张辽搀扶得更稳一些。

“唉,何谈此事?”

张辽强忍着眩晕和剧痛,对着刘备微微躬身,嘶哑的声音艰难地响起:

“明公……过誉。此乃……将士用命,天佑……沛公。”

他喘息着,目光越过刘备的肩头,扫过城墙上欢呼的人群,扫过远处山峦的轮廓,最后落回刘备脸上。

他的眼神深邃,带着血战后的疲惫,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如同平静湖面下的暗流。

“主公,”

陈洛立即接话,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只有近处几人才能听清的凝重,

“此战虽胜,然,纪灵虽退,元气未丧。吕布反复无常,雄踞下邳,其志不小;袁公路僭号之心路人皆知,视徐州为口中之食;更有……曹孟德挟天子虎踞兖豫,其势日炽,觊觎东方久矣……”

他每说一个名字,肋下的伤口便如同被无形的手狠狠攥紧抽动一下,让他的话语出现痛苦的停顿。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气血,目光锐利地直视刘备,

“小沛之地,扼要冲而无险可凭,处四战而强敌环伺。

地瘠民贫,粮秣转运艰难,终非……久安之所,更非,龙腾之渊。今日纪灵退去,明日必有更凶之虎狼至。

我军将士……连日血战,伤亡惨重,纵有……冲天之志,亦需喘息之地……与转圜之机。”

陈洛这番话说得极为克制,点到即止,却字字如重锤,敲打在刘备和周围几位核心将领的心上。

他并未直接说出“弃城”二字,但“非久安之所,非龙腾之渊”、“需喘息之地与转圜之机”的暗示,已经足够清晰。

他是在最辉煌的凯旋时刻,向主君敲响了最沉重的警钟。

刘备脸上的欣慰与激动瞬间凝固,随即被一层深沉的凝重所取代。

他扶着陈洛的手微微用力,目光变得极其复杂,交织着对眼下局势的忧虑和对陈洛洞见的不敢置信。

“嗯……”

他何尝不知小沛之危?

只是在胜利的喜悦下,这份忧虑被短暂地压下了。

如今被陈洛在此时此地,身边还有此重伤之躯点相衬,那份沉甸甸的现实感便如山岳般压了上来。

“不宜,不宜……”

关羽抚髯的手顿住了,丹凤眼中精光暴涨,看向陈洛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佩服,更添了几分震惊与深沉的审视。

张飞环眼瞪得更圆,眉头紧锁,显然也被这番话震住了,粗声嘟囔了一句:

“这鸟地方……是有点邪性!”

糜竺、糜芳兄弟则脸色发白,他们刚刚经历大败,深知袁术兵锋之盛,对陈洛的判断更是感同身受。

青羽军虽强,但也不过千人而已,难免见得各个有以一敌百的能力。

刘备沉默片刻,握着陈洛的手更紧了些,声音低沉而坚定:

“守仁之言……句句金石,备……铭感五内。”

他没有再多说战略,而是转向眼前,

“文远伤重,速速回府!传城中最好的医者!一切军务,待贤弟稍愈再议!守仁你也好生修养”他转头对王虎等人喝道:“好生照顾文远!若有半点差池,唯尔等是问!”

“诺!”王虎等人齐声应命,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

陈洛微微点头,不再多言。

他刚才那番话,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耗尽了最后的精神,疲惫如同潮水般汹涌袭来。

“也该放松放松了。”

张辽在亲兵的搀扶下,随着欢呼的人流,一步一步,艰难地踏入了小沛的城门。

夕阳将他的背影拖得很长很长,投在染血的城墙上,那背影依旧挺直,却缠绕着挥之不去的沉重与隐忧。

城内的欢呼声浪包裹着他,但他耳中仿佛只听到远方更猛烈的风暴正在酝酿的轰鸣。

……

数日后,小沛军营校场。

秋日的阳光高悬天空,明亮却带着几分虚弱的暖意,努力地洒在校场的每一寸土地上。

却无论如何也驱不散空气中那如同跗骨之蛆般残留的、浓重的血腥和焦糊气味,更驱不散笼罩在所有人心头那份劫后余生的沉重肃杀。

伤兵营里人满为患,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如同低沉的背景音,时时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代价。

“嘶……”

张辽肋下的伤口已被军医重新仔细处理,用煮沸消毒过的干净麻布和伤药紧紧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绷带在素色的深衣下清晰可见。

失血过多的脸庞依旧苍白得没有多少血色,嘴唇干裂。

然而,他并未安心静养,而是走出营帐来到点将台。

此刻,他面前站着穿半旧的玄色常服,腰挎环首刀,身形笔直如松的陈洛,其按刀立于点将台之上。

“你好些了吗?”

眉宇间是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如同熬干了灯油的灯芯,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淬炼过的星辰,锐利依旧,扫视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时,带着洞察一切的力量。

“多谢都尉,好些了。”

点将台下,除了建制还算相对完整、士气明显高昂的青羽军三营:疾风营锐气犹存,磐石营沉稳如山,无影营则带着一丝神秘的低调。

还肃立着近两千名神情复杂、士气明显低落萎靡的士卒。

他们是糜竺所部从穰山血战中侥幸生还的残兵,以及小沛城中原有的、缺乏系统训练、装备驳杂的本地守备部队。

穰山一战,对他们而言是彻头彻尾的噩梦——目睹了熟悉的袍泽在身边成片倒下,经历了漫山遍野的追杀,体会了绝望的滋味。

同时,他们也亲眼见证了青羽军在那位年轻都尉带领下爆发出的令人胆寒的凶悍与力挽狂澜的神迹。

“该下一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