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成刘辩 第36章 慧眼识曹忠志可嘉

作者:无处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3:10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收服吕布后,洛阳局势日渐稳定。刘辩查阅卷宗时,注意到一个名字——曹操。

此时正是光熹元年(公元189年),距历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的事件本不远,但如今董卓已被王越斩杀,曹操那条充满波折的“刺董之路”自然未曾发生。刘辩记得,曹操早年任洛阳北部尉时,便敢棒杀权贵,可见其胆识与忠直;后来散家财募兵,亦是为了匡扶汉室,只是时势推移才生出异心。如今董卓早亡,朝廷气象一新,曹操理应仍是那个心怀汉室的热血志士。

“来人,查一下曹操的下落。”刘辩对孙谋道,“朕记得他曾任骑都尉,讨伐黄巾有功,近来似乎赋闲在家。”

孙谋领命,三日后带回消息:“曹操确在洛阳家中,因不满十常侍乱政,此前称病辞官,董卓入京时他曾想暗中联络义士,后闻董卓伏诛,便一直静观其变。”

“好。”刘辩起身,“备车,朕亲自去见他。”

曹操的府邸在洛阳旧巷,不算奢华,却收拾得整洁。刘辩抵达时,曹操正在院中读书,见天子亲至,惊得连忙跪地接驾:“草民曹操,不知陛下驾到,死罪死罪!”

“孟德平身。”刘辩扶起他,目光落在案上的《孙子兵法》上,笑道,“孟德有如此闲情,研读兵法?”

曹操躬身道:“乱世之中,唯有强军方能安邦,草民不敢忘。”

“哦?那孟德以为,如今朝廷当如何强军?”刘辩顺势问道。

曹操眼中闪过精光,侃侃而谈:“如今黄巾虽平,诸侯仍各怀异心。当务之急,是编练一支‘虎狼之师’——选天下精壮,教之以阵法,授之以精甲,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同时,需任贤使能,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方能让将士用命。”

这番话与刘辩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点头赞道:“孟德所言,正是朕所思。朕知你有勇有谋,当年棒杀蹇硕之叔,可见你不畏权贵;讨伐黄巾,可见你能征善战。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欲任你为骁骑校尉,掌管禁军一部,不知你愿否?”

曹操愣住了。他本以为天子只是试探,没想到竟直接委以重任。他望着刘辩眼中的信任,想起自己多年来的抱负,心中热血翻涌,再次跪倒:“陛下知遇之恩,操粉身碎骨难报!若蒙陛下不弃,操必竭尽所能,整肃军纪,为陛下镇守洛阳,死而后已!”

“好!”刘辩扶起他,“朕信你。即日起,你便入营视事,所需军械粮草,可直接向荀彧申领。”

曹操领命,眼中满是激动。

次日,曹操便身着校尉官服,前往禁军营地。他果然雷厉风行,先是裁汰了一批老弱懒散之辈,又从西凉军与流民中选拔精壮补充,亲自带队操练,赏罚极严。短短半月,他掌管的那部禁军便军纪一新,战力大增。

荀彧向刘辩禀报时,赞道:“曹操治兵,严如冰霜,恩如雨露,将士皆畏服。此人确是将才。”

刘辩笑道:“孟德不仅是将才,更是帅才。只是如今时机未到,待他再立些功绩,便可委以更大的重任。”

这日,曹操在营中操练,忽闻有小股黄巾余党袭扰洛阳近郊,当即请命出征。刘辩准奏,命他与吕布各率一部兵马,分左右路围剿。

吕布素来傲气,起初不屑与曹操同行,直到见曹操用兵灵活,总能预判贼寇动向,才暗自佩服。两人合力,不到三日便荡平贼寇,生擒其首领。

回师后,刘辩论功行赏,升曹操为裨将军,赏金百两。曹操推辞道:“此次能速胜,多亏吕将军勇猛,操不敢独揽功劳。”

刘辩见他不贪功,愈发满意:“孟德有功不骄,难得。朕便各赏你们,吕将军晋封中郎将,孟德仍为裨将军,另赏良田百亩。”

吕布虽好胜,却也佩服曹操的气度,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孟德,下次有战事,咱们再比一比!”

曹操拱手笑道:“吕将军勇冠三军,操甘拜下风。”

两人相视一笑,此前的隔阂烟消云散。

刘辩看着这一幕,心中欣慰。曹操的忠诚,吕布的勇猛,再加上荀彧的内政、郭嘉的奇谋、贾诩的深算……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在他麾下,这大汉的中兴之基,正在一点点筑牢。

他知道,光熹元年的这个秋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历史的河流,已在他的推动下,拐向了一条全新的航道。而他,将驾驭着这艘名为“大汉”的巨轮,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坚定地驶向黎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