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成刘辩 第2章 初露锋芒识忠奸

作者:无处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3:10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

刘辩已长成个粉雕玉琢的小童,眉眼间依稀可见几分灵帝的影子,只是那双眼睛,比同龄孩童多了几分沉静与锐利。这三年里,他从未敢懈怠,一边跟着杨彪苦读经书,一边借着孩童身份,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宫廷内外的人事。

杨彪果然不负所望,不仅教他《诗》《书》《礼》《易》,更时常讲些朝堂典故、治国之道。刘辩总能提出些超乎年龄的问题,时而问民生疾苦,时而探边防利弊,往往让杨彪又惊又喜。

“太傅,”这日午后,刘辩放下手中的竹简,望着窗外飘零的落叶,轻声问道,“如今国库空虚,流民四起,为何陛下仍要耗费巨资修建西园?”

杨彪闻言,眉头紧锁,叹了口气:“皇子有所不知,陛下近年沉迷享乐,又宠信十常侍,朝政多被宦官把持。修建西园之事,便是宦官们迎合陛下心意所奏,他们从中渔利,早已中饱私囊。”

“十常侍?”刘辩眼中寒光一闪。他当然知道这伙宦官——张让、赵忠之流,仗着灵帝宠信,横征暴敛,祸乱朝纲,是加速汉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他们权势滔天,连皇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都要让他们三分。”杨彪声音压得更低,“朝中大臣稍有不满,便会被他们罗织罪名,轻则贬谪,重则丧命。”

刘辩默然。他清楚,现在还不是动十常侍的时候。灵帝尚在,何进虽为外戚,却优柔寡断,而自己,不过是个四岁的皇子,毫无实权。

正思忖间,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皇子,太傅,陛下……陛下在西园设宴,召您过去呢。”

刘辩与杨彪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灵帝鲜少在宴会上召见年幼的皇子,今日为何突然有此举动?

来到西园,只见亭台楼阁连绵,奇花异草遍地,果然奢华无比。灵帝正与几个宦官在湖边赏景,身边还围着一群宫女,嬉笑打闹,一派奢靡景象。

“辩儿来了。”灵帝见他过来,招了招手,“来,到父皇身边来。”

刘辩依言上前,规规矩矩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免礼。”灵帝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听说你跟着杨太傅读书很是用功,朕考考你。你说,这天下,什么最重要?”

旁边的赵忠立刻笑道:“陛下,皇子年幼,哪懂这些?依老奴看,自然是陛下的龙体安康最重要!”

其他宦官也纷纷附和,溜须拍马之语不绝于耳。

刘辩却没有看他们,只是抬头望着灵帝,朗声道:“儿臣以为,天下最重要的,是百姓。”

灵帝一愣,随即饶有兴致地问:“哦?为何是百姓?”

“父皇是天子,天子以百姓为根本。”刘辩声音清亮,字字清晰,“百姓安居乐业,方能耕织纳税,供养朝廷;百姓拥护朝廷,方能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若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那天下……便危险了。”

这番话一出,湖边瞬间安静下来。灵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杨彪站在一旁,暗暗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赵忠等人脸色微变,赵忠连忙打圆场:“皇子年纪轻轻,倒会说些大道理,只是……”

“只是什么?”刘辩转头看向赵忠,目光清澈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公公是觉得,百姓不重要吗?还是说,公公觉得,父皇修建这西园,耗费的民脂民膏,本就该用在享乐上?”

赵忠被问得一噎,脸色涨红,他没想到一个四岁孩童竟如此伶牙俐齿,还敢当众质问自己。

“你……你这孺子!”赵忠气得发抖。

“住口!”灵帝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威严,“辩儿说得没错,百姓确是根本。赵忠,不得对皇子无礼。”

赵忠不敢再多言,只能悻悻地低下头。

灵帝看着刘辩,眼神复杂:“辩儿,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倒是让父皇有些意外。”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这治国之事,复杂得很,不是光靠几句话就能成的。”

“儿臣明白。”刘辩道,“所以儿臣要跟着太傅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帮父皇分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灵帝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只是挥挥手让他回去了。

离开西园的路上,杨彪忍不住赞道:“皇子今日所言,真是振聋发聩!只是……恐怕已得罪了十常侍。”

“得罪便得罪了。”刘辩语气平静,“他们本就不是什么好人,早晚要对付的。今日说那些话,一来是想提醒父皇,二来,也是想看看,父皇心中是否还有一丝对天下的牵挂。”

“那陛下的反应……”

“父皇虽沉迷享乐,但并未完全昏聩。”刘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就够了。至少,我们还有机会。”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扳倒十常侍,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要挽救大汉的危局,还有漫长而艰险的路要走。

但他不怕。

夕阳下,小童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脚步虽小,却异常坚定。远处的宫墙巍峨,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重重阻碍,但刘辩的目光,早已穿透这宫墙,望向了更广阔的天下。

属于他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落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