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郎毒计安天下 第114章 灵帝心忧

作者:接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2:0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素来崇尚个人能力的宁澈并不是很认可这个结论。

百姓的确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问题是这股力量太容易得到也太容易失去,故而宁澈从来没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到这股力量上。

“陛下说笑了,臣也只是想看看水稻的产量罢了。”

“目前水稻已经试种两年了,优秀种子也选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如果能在江南地区全面推广,那天下便能轻松增产三成的粮食。”

宁澈不苟言笑,面无表情。

可汉灵帝闻言,却顿时瞪大了眼睛,摆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此言当真?!”

要知道整个天下的粮食增长三成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听着小小的三成完全可以再多养活上千万的人口。

如果现在的人口固定了的话,那以后东汉就很难再有饥荒发生,而大汉天下或许就真的彻底稳固了。

宁澈点了点头,旋即沉声又说道。

“粟和小麦的亩产大概在三石左右,而水稻的亩产却足有四石,在有些良田里种植水稻的话甚至亩产能达到五石。”

“只是受种植环境影响,北方不大适合种植水稻,故而臣觉得若是能将此在南方全面推广的话,那陛下便可再造一盛世!”

此言一出,说的素来懒散的汉灵帝都有些热血沸腾了起来。

“好!”

“若那水稻真有贤弟你口中的那般神奇,那此事朕便全权交由你去办。”

“事成之后,朕定会给你一个大大的封赏,担任青州牧也不是不可。”

闻言,宁澈笑了笑,随后拱手谢道。

“多谢陛下信任,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州牧制度是西汉成帝时期的制度,只不过因为这个职位的权力过大,而导致后来被废除了而已,可这并不代表这个职位就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中。

像是历史上皇甫嵩在平定冀州之后,汉灵帝就让他担任了冀州牧,只是后来担心他的权力过大,没多久便又将他调离。

为了激励宁澈,汉灵帝便以青州牧当诱饵促使宁澈好好办事,对此宁澈自然也清楚。

而凭借宁澈对汉灵帝的了解,就算宁澈办成了事,汉灵帝给按约定给了官,那估计也不会让他当多久。

毕竟州牧的权力确实太大了点,没有一个皇帝会允许一个执掌军政大权的地方大员出现。

接着,两人又闲聊了一番后,汉灵帝才略带迟疑的说起了正事。

“不瞒贤弟,朕这段时日也是忧心忡忡,辗转难眠啊。”

汉灵帝长叹了一口气,神色低落。

见状,宁澈当然知道汉灵帝在指什么,当即拱手说道。

“陛下心忧之事无非便是大将军权重,且朝堂众人皆推史侯为太子。”

此言一出,汉灵帝便如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而一旁的蹇硕也不免竖起了耳朵。

毕竟蹇硕和张让、赵忠等人不同,他与整个何家都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故而当然希望自己支持的刘协能够当上太子。

可嫡长子继承制流传已久,到现在也历经了千年,早已在每个人的认知中根深蒂固。

即便是当初的刘邦想废嫡长而立庶都没有成功,那就更别说现在的汉灵帝了。

而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满朝文武的反对并没有多重要,最重要的便是手握兵权的何进反对。

可当初何进与张让结亲,让汉灵帝觉得何进这是想明白了借此投诚,于是便在平叛完黄巾之乱后,就把整个北军以及一些禁军都交给了何进统领。

这无疑是引狼入室,由此也能看出汉灵帝个人的目光有多短浅。

而结果现在汉灵帝想立刘协做太子后,那么之前他自己给予何进的权力一下子就变成了给自己挖的坑,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阻碍。

并且汉灵帝与何进现在的矛盾是很难调和的,双方都是各自立场的坚定拥护者。

像是何进毕竟是刘辩的亲舅舅,与刘协又没什么关系。

如果汉灵帝想立刘协的话,那这对于何进以及整个何家来说,就是根本上的原则问题,何进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而届时皇权与兵权相碰撞所产生的震动压根没有人可以去想象,也压根没有人可以去遏制。

虽然汉灵帝如今权威尚在,北军倒是不可能背叛他,但这也是掌权已久的汉灵帝头一次受到了这么大的威胁。

故而无论最后汉灵帝会立谁为太子,反正何进手里的兵权是绝对不能再留的,这是汉灵帝最后的底线,也是他今日特意召见宁澈的原因。

“臣今早刚回尚书台时,便知晓了陛下有组建一支新军的打算。”

“只是陛下可能碍于北军还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另立新军。”

“毕竟若是组建新军,不仅大将军会反对,满朝文武肯定也会极力反对。”

宁澈娓娓说道,逐一给汉灵帝分析起了利弊。

西汉的南军和北军的人数总和大概在五万人左右,而现在整合完毕后的北军人数也差不多在五万之数。

若是汉灵帝随便找一个就另立一支新军的话,那朝野上下肯定都会极力阻止。

毕竟养一支数万人的常备军,实际上的难度会远超想象,绝对不是只用动动嘴皮子说说就能完成的事。

像各州的郡县都有郡兵,每个郡县的士卒人数大概都只是在几千人左右,少有上万。

而那些郡县的士卒并不是常备军,只能勉强算是府兵,平时农忙的时候便务农,农闲的时候便训练,并不需郡守们掏钱出粮时刻养着。

可洛阳且先不论足有五万之众的北军,就单是虎贲军、羽林军、宿卫军、执金吾、城门校尉、司隶校尉等等全部加起来也有两万人左右。

这两万张嘴能消耗的钱粮数目本就极高,更别提还有整个北军的五万人。

况且北军本就是军中之军,每日都有繁重的训练,体力消耗严重,就单是粮食这方面,每天要消耗的粮食数目也足有数千石。

若是再算上武器装备或是医疗用品以及每人的俸禄的话,那绝对也能算是个天文数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