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三月十八日,稀稀疏疏的的细雨终究歇停,一阵阵微风裹挟着杂草与泥土气味。
经过各家学派月余的辩论,均默认十三篇法家著作出自秦王孙,让质疑声骤然减少。
赵政没去理会学宫的言论,他还有别的事要做。
质子想在邯郸混出来,首先要有名望能招揽门客,成为法家赵子只是目的之一。
“如今以我的价码,应该比秦异人更奇货可居,需找人买进才行。”
赵政暗忖道。
贵族招揽食客办法,要么用钱财,要么用车马美女为诱,而他什么都没有,只能剑走偏锋。
专找胸怀远志的人为门客,这样的人不在意眼前得失,只追求将来丰厚的回报,例如吕不韦之辈。
在战国时代,这样的人还是不少,不轻易找公子王孙下注,一旦看中就不离不弃。
他缺的就是能患难与共的门客。
赵国邯郸里游侠最多的地方,莫过大北城的闾里,就连信陵君都在这招揽过门客。
而太子丹推荐的人也在此处,据闻此人技击能以一敌十,恰好一探究竟。
就在这时,急促脚步声从外边传来。
“禀王孙,驿馆门口有一游侠造访,想成为王孙门客,并且还献上数金。”
奴仆来报的事,让赵政愣神了一会儿,他刚想去招揽门客,这么快就有人主动来投?
思索片刻,使奴仆请对方进来。
“敢问壮士因何来投?”赵政望着肤色黝黑,黄须垂领,眼睛细长的游侠,揖礼问道。
他看着这样的容貌,感觉有几分似曾相识,蓦地心里一震,这样的长相把发髻绑起右偏,不就是活生生的秦人吗?
难怪看着熟悉,原来是在俑里见过,此人来自秦国?
皮肤黝黑的游侠,瞧着王孙身边的奴仆在警惕地看着他,不由微微点头。
“此奴倒有几分忠心……”
“回王孙,小人律乃安邑人,数年前为役夫为魏军送粮,不想魏人又失河东,小人怕遭秦国问罪,于是逃离安邑。
从此有家难回,无法伺候老母,只能在韩、赵以技击为人效命。”
“听闻王孙名震邯郸,驿馆缺少人手,故来此效力,期盼能戴罪立功,有朝一日能回安邑侍奉老母。”
律以膝盖跪地,磕头行礼道。
他倒没说错,是来自河东安邑县,也替魏军效过力,还是秦国爵位“大夫”,被称为“侯”的生间。
此刻秦国还是以十七级军功爵制为主,还没有逐渐完善到二十级,大夫为第五等爵,在极容易死的“侯”里,已然算得上高爵。
王孙的十三篇流传到咸阳,太子观览后大为惊讶,得知此法家篇章乃是流落邯郸的王孙所作,顿时又惊又愕。
派人把公孙子楚招来,叱责当年从邯郸逃至攻城军营,为何仅带吕不韦而将赵姬母子落在邯郸,子楚跪着一言不发。
太子怒骂完,下令动用藏在赵国的数名“侯”待在王孙身边护好安全,勿使赵人害之。
到时机成熟,他会让赵王丹送还赵姬母子。
赵政哪怕没猜到秦国宫廷之事,但看到此人忽然来投,再想到秦国善于用“间”,对方极有可能是秦人的生间。
等了这么久,终于等来接头的人,恰好可以问问秦国之事。
“原来如此……”赵政温和道:“壮士前来效力又奉送数金,不留下倒显得不近人情。”
“壮士在邯郸可有住所?”
听到这一问,律的眼神瞬间发亮,看来王孙已听出他的来历,摇头响亮答道:“小人从柏人县而来,在邯郸尚未有住所,愿听从王孙安排。”
赵政略微点头,朝身旁一奴仆道:“甲,赶紧打扫处空余又宽敞房屋,来安置这位壮士,再派几名经事老奴前去照顾。”
他对肤色黝黑的律,轻笑说道:“壮士不远来投,若不安顿好恐会引得世人耻笑,今日暂且休息一晚,明日便摆下酒食设宴款待。”
秦人骤然到来,还是稳妥处置较好,不要让人给发现了。
律听闻有明日酒肉,立即眼神发亮,拱手拜谢道:“多谢王孙赏赐,小人必将誓死效力!”
没办法秦人好酒,凡是上过战场厮杀过的,没有谁不嗜酒如命。
生死之间的恐惧,只有酒才能压过。
……
打发了名叫律的秦人,赵政便去寻找赵姬,见她在整理案台,犹豫了下还是如实告知。
“你们先出去守着,我有事找亲母。”赵政捋了捋思绪,让奴婢们皆退下去。
“唯!”
“唯!”
赵姬听见熟悉声音,将竹简轻放在案台,整理好弄绉的衣裙,笑道:“己子不是要去大北城的闾里招贤纳士,为何还在驿馆?”
赵政并未回答向前数步,凑在赵姬白皙的脸庞,压低声音道:“亲母,秦国派人与我接触,孩儿怀疑为大父所派遣。”
派遣藏在赵国的生间来找上门,只有手握权柄的秦太子才能下令,秦国律法甚严,以公孙子楚的身份应该调不动秦间。
猝然听到秦国来人,赵姬不禁呼吸急促,惊喜欲绝。
好半天才消化完,见周围早已没人,她低声问道:“太子准备接我母子回秦国吗?”
“亲母,恐怕没有这么快。”赵政回答道。
“可还记得上月从咸阳传来,曾大父病重消息,曾大父岁过七旬,痊愈也不会这么快。”
“大父处理秦国诸事,就算想要接我们回咸阳,也须给赵国放行的理由。”
说白了,列国质子想要归国,必须以奔丧为理由,别国才不好扣留。
纵使礼崩乐坏,天下对于这条底线还是不敢轻易触碰。
“秦人能找来,怕是太子见到了己子发奋疾笔而作的十三篇罢?”
“若非如此,咸阳贵族也不会记起我们母子。”
赵姬明白过来,自嘲地笑道。
说是会接他们母子其实只在意王孙,接她不过是想让王孙毋怨恨秦国罢了。
吕不韦也没有派人传来消息,怕是在巴结成蟜母子……
看见赵姬略有醒悟,赵政及时宽慰道:“亲母放心,只要有孩儿在,谁也没有胆量抛弃亲母,必会为母挣回应有地位。”
“亲母不为太后,纵使孩儿为王也没意思。”
赵姬被哄的顿时没了忧愁,仔细盯着赵政,柔声说道:“己子果然爱我。”
听到这一句话,赵政脑海突兀冒出一夏无且的名字。
不过能让赵姬意识到两人利益一致,赵政也松了口气。
“没想到啊,后世耳濡目染的方法全用在了赵姬身上,让她不断憧憬……”赵政心底感慨着。
亲母我也为了将来你不选错路,多原谅我几次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