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朕 第10章 公孙龙子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0:2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快让老夫看看!”

赵政几乎被吓一跳。

不知道何时从后边蓦然冒出一个人,伸手就要拿过他手上的竹简。

“秦王孙不必紧张,此君乃是赵人,公孙氏名龙,列国尊称他为公孙龙子,是名家诸子之一。”

见秦王孙霍地被惊吓到,下意识准备拿起一卷竹简高举,使后面的荀瑶几乎心脏骤停,吓了一大跳。

他头皮瞬间发麻,赶紧拉住赵政的手臂,快速解释道。

这可不兴打啊,公孙龙子已经年近七旬,身体可没有赵广皮实,万一打得老头三长两短,可如何是好,夏门学宫赔不起啊。

“这老丈竟然是公孙龙,真是人不可貌相。”

赵政闻言放下手,仔细看着面前须发皆白的老头,心里感慨道。

这算不算又是意外遇见了一个“熟人”?

毕竟田夫子,还有荀祭酒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不为世人所知。

只有这诸子百家之一的公孙龙,在后世仍然有著作流传,“白马非马”也算耳熟能详了罢。

“善!善!善啊!!”

公孙龙一目十行快速阅览,然后又拿起按案台上的其余竹简,看到言辞犀利精彩之处,忍不住目光发亮,击掌称赞大声叫好。

抬头对着愣住的荀瑶和田延,激动颤抖着胡须道:“这几卷篇章,可谓察察而明,句句珠玑,颇有集法家大成,又有为法家开辟新路之见,当真是难得的好文章。”

他公孙龙虽然是名家,却也触类旁通,对于诸子百家各有深知,还从来没见过如此法家之术。

把手中的竹简递给好奇已久的荀瑶与田延,公孙龙眼神微眯,盯上赵政的脸,目不转睛地上下打量。

许久过后,他才施行开口道:“公孙龙见过王孙,敢问此数卷法家之作,究竟是何人所写?”

说话间眼睛紧紧的盯着赵政的反应,不放过他任何细微变化。

赵政笑了笑回礼,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公孙龙子何必如此,数卷乃我亲手所写,此事一查便知。”

“我自幼在邯郸长大,除了驿馆与学宫,从未去过他处,公孙龙子难道是觉得法家之见,是我亲母所教不成?”

“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我年长项槖数岁,在黄老与荀学耳濡目染下,豁然贯通也未有不可。”

说到最后,赵政更是抬手指向上天,笑道:“此才或殆天授,非常人所能明悟。”

不装了,问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你不理解,因为不是天才。

公孙龙子又如何,就算孔子站在这,我也敢当他面说,乃公就是靠天吃饭,有本事你脑子里也多装几千年的知识。

让人意外的是,公孙龙并没有反驳。

因为诸子百家各种典籍与竹简文献,都是经常性拿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事迹,举例论证自己的学说观点。

给他们增添圣王明君,生而知之的光辉之事,何况有的事情玄之又玄,根本不能轻易解释清楚。

这才有了诸子百家,有的崇尚鬼神,有的敬而远之,但没哪一家学派敢持绝对否定态度。

不过公孙龙,既然这次遇见了法家的新路,必然会讨教一番。

然而每次提问,皆被赵政含笑,轻而易举的化解。

渐渐的,公孙龙也接受了这些东西就是秦王孙的著作。

“没想到荀子所言甚是,天下列国间,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夫当真是老了。”

兴高采烈过后,公孙龙突然有些惆怅,望着秦王孙年少意气风发,竟一时回忆不起自己少年的模样。

或许是该向平原君告辞,再好好从天下走一圈,看看列国这些年的变化。

快七旬了,能看一眼,就多看一眼罢。

赵政望见公孙龙终于不再揪着疑惑,听着对方的长吁短叹,却肃道:“公孙龙子何须泄气,大丈夫胸怀心志,更应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纵然百岁高龄,亦不更改其志。”

人年纪大了最容易怕泄气,一旦泄了气,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赵政还真有些担忧怕公孙龙今日见他年少,回去就把气给泄了,没多久便病倒接着一命呜呼。

他是想着快速出名,却没想踩公孙龙的性命,让自己著作的篇章广为流传。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公孙龙呢喃语道,轻轻地琢磨这几个字。

以他数十年人老成精心智,哪没看出来秦王孙在故意给他壮心志。

有情的法家门徒,倒也有趣。

公孙龙老脸一笑,亲昵地拍了拍赵政的臂膀,笑道:“老夫的住所在邯郸城外,往西行五六里处的著乡,王孙以后若是有空,不如驾车过来畅论法家之事。”

“老夫虽说是名家,可对于黄老、阴阳、孟儒、荀儒也略有所知,诸子云:道不辩论则难明,王孙若来到舍下,老夫必将亲自相迎。”

对于秦王孙的剩余著作,他现在倒不急于一时,且让夏门学宫的夫子们先一饱眼福再说。

待与秦王孙关系交洽之际,再厚颜请求抄录几篇,想必就不困难了。

没有得主人允许,擅自抄录他人的心血,他可拉不下这张老脸来,怎么说也是被称为子的人,干不出这种遗臭万年的事。

然而公孙龙子热情的这一幕,让赵政身后的学僮们露出呆愣茫茫的表情,惊得久不能回神。

上一回看到这种情况,还是学宫祭酒和夫子们对来做客的公孙龙子抱有这样的热忱,完全当做上宾对待。

为何公孙龙子会夸赞赵政集法家大成,为法家开辟新路。

大家不都是坐在这里听田夫子讲学吗?怎么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有的学僮揉了揉眼睛,发现场景并没有消失,反而朦胧望见赵政背影盖过了荀夫子和田夫子,隐约与公孙龙子的背影一般高大,左右分庭抗衡。

想到赵政现在的年龄,以后如果能继续写出让公孙龙子都称赞的篇章……

有学僮忍不住心里一颤,“难道将称呼赵政为‘赵子’?!”

想到这样的情况,有人毫笔没拿住,扑通滚落地上。

天下列国重视法家,赵政以“法”出名,绝对可以名震邯郸,甚至能名动赵国。

假如名声传到秦国被秦王知晓,那赵政就不再是可有可无,不受重视的质子王孙了。

没想到今日过后,赵政去哪国都是炙手可热的人才,车马贵女尽顺其意,与众人学僮不啻天渊之别。

“这就是懂法的好处么?”

有人低头,喃喃细语道。

太猛了,直接从学僮干成了赵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