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02搞互联网,我就是风口! 第81章 艰难扩张

作者:菜一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01:2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B轮融资到账后,金鳞商城上下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既有资金充足的底气,也有必须做出成绩的压力。

有了钱就不能只花在娱乐板块!

整个金鳞商城乃至于供应链物流体系都要大幅度改革。

李木在全员大会上坦诚相告:

“这不是救命钱,而是汽油桶。”

“我们要把它浇在正确的火堆上,让金鳞之火燎原,而不是引火自焚。“

智能仓储项目被命名为“玄武计划“,取义稳固如山。

李木亲自带队南下杭州、深圳考察,最后在苏州选定了一块交通便利的工业用地。

但建设智能仓储的资金需求远超预期,初步预算就达2000万美元。

“这几乎是我们融资额的一半了!“

财务总监周敏在项目评审会上强烈反对:

“而且智能仓储的回报周期至少三年,期间我们还要持续投入运营资金。“

技术总监张野却力挺项目:

“但这是核心竞争力!”

“京东已经在自建物流了,如果我们不跟进,未来在配送时效上会被彻底甩开。“

正在两难之际,市场总监余磊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不如先建一个示范仓?验证模式后再快速复制。”

“同时我们可以开放仓储能力,为其他电商平台提供服务,分摊成本。“

这个建议打破了僵局。

李木当即拍板:“就先建华东示范仓!”

“但要设计成可快速复制的模块化方案。同时组建物流科技子公司,独立运营仓储服务。“

就在金鳞紧锣密鼓推进智能仓储时,行业格局再次剧变。

阿里巴巴宣布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震动了整个互联网圈。

李木在紧急高管会上分析:

“外星人这是在布一个很大的局。”

“获得雅虎的搜索技术,补上了阿里的最大短板;10亿美元现金,更是给了掏宝继续免费的底气。“

果然,收购宣布后不久,掏宝就推出了全新的搜索功能,整合了雅虎的搜索技术,用户体验大幅提升。

同时宣布继续延长免费政策,“再免费五年“的口号铺天盖地。

压力再次袭来。

金鳞商城的流量增长明显放缓,部分商家开始动摇:

“掏宝流量这么大,还永久免费,我们为什么还要在金鳞开店?“

屋漏偏逢连夜雨。

由于智能仓储投入巨大,金鳞的资金再次吃紧。

周敏拿着报表找到李木:

“照这个速度,融资款最多支撑九个月。必须尽快开源节流。“

关键时刻,李木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反向操作,加大投入!

李木在战略会上说:

“现在退缩就是前功尽弃。我们要在掏宝最强势的时候,打出我们的差异化。“

李木提出了“三大战役“计划:

第一,正品保障战役——推出“金鳞认证“体系,邀请品牌方直接入驻,假一赔十;

第二,极速配送战役——在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推出“当日达“服务;

第三,会员增值战役——建立付费会员体系,提供专属优惠和服务。

这个计划风险极大。

余磊提醒:

“付费会员在国内还没有成功先例,用户习惯免费服务,能接受付费吗?“

李木的回答很坚定:

“我们要服务的是那些重视品质和服务的用户,而不是只追求低价的用户。这就是差异化。“

计划推进困难重重。

最棘手的是“当日达“服务,需要强大的仓储物流支撑。示范仓还在建设中,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在这时,刘枪东再次雪中送炭。

京东的物流体系初步建成,愿意向金鳞开放仓储服务。

“我们可以先租用京东的仓储和配送体系,等自己的系统建成后再迁移。“

这个建议解了燃眉之急。

金鳞迅速与京东达成合作,首先在北上广深推出“当日达“服务。

效果立竿见影。

由于掏宝的物流依赖第三方,配送时效通常在3-5天,金鳞的“当日达“立即成为核心竞争力。

数码产品和母婴用品这两个品类,用户对时效性特别敏感,订单量快速上涨。

更大的突破来自“金鳞认证“体系。

李木亲自带队,拜访各大品牌厂商,邀请直接入驻。

最初屡屡碰壁:“你们规模太小了,我们在掏宝上卖得很好。“

转机来自一次意外。

某国际奶粉品牌在掏宝上遭遇假货困扰,品牌形象受损。

金鳞团队抓住机会,提出了完整的防伪和溯源方案,最终打动对方尝试入驻。

首个品牌商入驻后,产生了示范效应。

其他品牌陆续跟进,“金鳞认证“逐渐成为正品保障的代名词。

最让人惊喜的是付费会员计划。

金鳞推出了“金鳞会员“服务,年费99元,享受专属折扣、免运费、优先发货等权益。出乎很多人意料,会员增长远超预期。

一个月内付费用户就突破10万,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

“这说明中国消费者正在成熟,愿意为优质服务付费。“

李木在复盘会上总结道。

就在业务稳步推进时,技术团队带来了一个惊喜。

张野团队开发出了智能客服系统“金鳞小鱼“,能够自动处理80%的常见咨询,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

更令人惊喜的是,“金鳞小鱼“通过学习大量对话数据,逐渐能够理解用户的情绪,回答更加人性化。

有用户在论坛上发帖:

“和小鱼聊天就像和一个懂你的朋友交谈,甚至比真人客服还有耐心。“

李木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技术的价值,立即决定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加大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投入。

临近年底,金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GMV突破10亿元,付费会员达50万,在数码和母婴两个垂直品类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掏宝。

但李木没有时间庆祝。

行业又传来新消息:掏宝推出“掏宝商城“,正式进军B2C领域;

京东获得新一轮融资,加速物流建设;

腾讯旗下的拍拍网上线,电商竞争进入白热化。

“巨头们都在布局全生态,我们的垂直战略还能坚持多久?“

在一次战略务虚会上,深圳过来的顾清提出了这个尖锐问题。

李木的回答令人意外:

“正因为巨头在做平台,我们才更要专注垂直。但是时候考虑适度扩展品类了。“

经过激烈讨论,团队决定拓展家电和美妆两个新品类。

这两个品类同样重视正品保障和服务,与金鳞的定位契合。

拓展计划刚启动,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家电品类几乎被国美、苏宁等线下巨头垄断,线上渠道很难拿到好价格和货源。

李木亲自带队拜访海尔集团。

在海尔总部,李木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

“我们可以开放用户数据,帮助厂家精准研发和营销。”

“金鳞不只是销售渠道,更是用户连接平台。“

这个理念打动了海尔高层。

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海尔为金鳞提供专属产品线和营销支持。

首款“金鳞定制“洗衣机上线当天即售罄,成为爆款。

美妆品类的拓展更加艰难。

国际大牌对线上渠道极其谨慎,担心影响品牌形象。

团队屡屡碰壁后,转变思路,先与国内品牌合作。

同时引进日韩小众品牌,打造“美妆精品馆“概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