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先别碰原帖,试样先做。”老于最后一句话丢下后,便快步去了办公室接电话。
阳光斜着照在案头。
沈砚舟站在桌前,做完第一步准备工作,先把案上一套修复常用工具再次检查了一遍。每一样摆正,从干糨糊的稠度、净皮纸的纸纹方向、再到羊毛刷软硬度都亲自摸了一遍。他不着急。
他知道在这里,哪怕是一片试样,做砸了他就成沈括,刚刚是在纸上谈兵。
要知道,在这一行——
会背书当然不成,背书真让王老板回家苦苦背上几天,也能说得上来两句;要小陈来背,更怕是有机会满分通过。
但大家都知道,修复一行,最重要的还是得实操。
……
办公室里。
老于擦了擦手上不小心沾上的墨水痕迹,当然没擦掉,转身接起电话:“喂?”
那边陆见深的声音透过来:“老于啊,我听说你们修复室这边最近正缺人手?修字画的,问我们要人?”
老于嗯了一声。
陆见深接着说:“我们这边单位调不了人,但是民间有几个,我给你个联系方式?”
老于抬眼瞥了案前一眼,神色微微复杂。半晌才道:“……其实字画这一块——刚刚正好你们那个办手续的人来了,他说他可以做。我让他试试。”
电话那头一怔:“……办手续的?”
陆见深脑内闪过一个名字。但是——
字画修复?沈砚舟?他不是一直弄瓷器那边的吗?木器也能修,但字画,跨度也太大了,隔行如隔山啊。
却听老于道:“对,就是那个木雕观音像的。”
“……沈砚舟?”
“好像是叫这名字。”
“……”
陆见深心头闪过一阵疑惑,但话到嘴边却换成了另一副口气,笑声爽朗:“哈哈,好啊!咱们沈小师傅果然是多才多艺,不错,不错……你觉得,他能行吗?”
最后一句疑问是真的。
老于又嗯了一声,沉声道:“我先让他做一件练习。不过知识量是够的,流程也都懂。这小子听说是民间修复师,平常经常做纸本修复?”
“……呃,应该是吧,他们店里什么都做,哈哈哈。”
陆见深只能干笑两声,目光却定定落在手边的烟灰缸里,心里依然翻涌着难以置信:
这人……居然还会修字画?
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心中同时生出一股好奇:
——这小家伙,到底还有多少牌可以出?
心里又有一阵得意:
自己果然没看错人,当初地摊上就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
苏州秋天的阳光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就开始有了隐隐的冷意。
修复室靠北的一扇窗开着半扇,玻璃旧,风一吹便轻轻嗡响。角落的风扇被人扭了个头,对着墙角转着。
一点微风搅起空气里细细的糨糊酸味与宣纸浮尘。房间不大,淡黄的日光打在六张修画案上,纸页也在微风中轻抖。
沈砚舟坐在靠边的一张试验桌前,桌上摊着一段被挖裁出来的“练习残页”——并非真品,只是馆里为练手而保存的边角旧纸。
纸黄而酥,右上裂着一道长缝,边角微卷,是老帖被揭取后的残损页,刚好用于干贴练习。
没人守着他,旁边的几位修复师都各自埋头在自己的案子上。纸张摩擦、糨糊搅拌、毛刷轻敲托布的声音此起彼伏,却没人再回头看他。
他清理完表面后,没有急着开始对撕裂口的修补。
他双手背在身后,低头靠近那块残纸,看它的纹理方向、裂口开张角度,还有边缘的起毛情况。那些边角翻起,看似随意,实则能反映出这张纸当年是湿拓的。
沈砚舟直接拿起笔写下一行:“纸性偏脆,属旧生宣,纤维发干,起边断裂明显。”
然后才坐下,慢慢理出一整套最基本的修复用具:镊子、牛皮纸刀、小喷壶、一撮净皮纸片、调好的糨糊罐、一支细羊毛刷、一块吸潮纸,还有一块压板。
调糨糊是最先做的。
馆里用的是传统小麦淀粉糨糊,煮过三次,浓稠度偏中。他将少量取出放进砚池,兑了几滴凉开水,用竹签搅成稀糊,滴在手背试粘性,直至落下不滴,提起不断丝,这才罢手。
随后是选补纸。
他翻了翻案上装净皮宣的小布袋,从中抽出一张较薄的,纸纹顺直,色泽泛米白,不会比原纸更亮也不更浑浊。他将补纸放在裂缝空袭之上,用台灯打光,从下透出纸张的裂线与纹理走向,再用铅笔轻描出拟补的轮廓。
裁纸不能用刀,而要用水线笔蘸清水,一笔描过裁线,再用手轻撕,使得边缘呈“羽化状”。这能让补纸与原纸更自然地贴合,不至突兀。
这一道工序,乍看普通,实际上极讲究——撕得快了,纸边会卷;慢了,又会脱力拉裂。他的指尖动作稳,看似慢悠悠,实则快而果断,一片羽毛边的小补纸便贴合了裂缝的形状。
接下来才是贴合。
他先用喷壶离纸面约十公分处轻轻喷水,不为润纸,而是让边缘褶皱轻展,使之服帖;接着用毛刷扫平,再点上少量稀糨糊——不能抹,不能铺,只能少量去点,像点豆子似的,以手腕运力,避免糨糊溢出造成晕染。
他将裂口位置小心撑平,取小喷壶在距表面五公分处轻轻喷雾,不为润纸,而是让边角柔软一点,好定位。
裂缝边缘因时间已起毛,且有一点点外翻。他拿出镊子,将两侧轻轻理顺,然后裁下一片净皮纸,用笔蘸干糨糊,绕边缘继续点,避免水渍晕进内侧。
虽然拿着的是毛笔,动作却像在绣线入针,细致而克制。
补片对准裂口贴合后,他换了个刷,一笔笔往边缘扫压,从中向外,把空气赶出去,也让补片边缘慢慢吃贴原纸。毛刷每一次下压都控制在刚刚能听见“唰”一声轻响的力道,听起来均匀而温柔。
过了几分钟,他换了一支小刷,把补片四周用极淡糨糊做了点边缘压封,然后取下吸潮纸,轻轻压在补片表面。再压一块薄玻璃板。
薄玻璃板铺压其上,需静置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