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宇将一颗煮软的木鳖子种子塞进嘴里,苦涩中带着一丝淀粉的回甘。
他一边咀嚼一边拍了拍口袋里的备用干粮,对着镜头露出满足的笑容:
“早餐虽然简单,但摄入的能量应该足够支撑上午的行动了。”
沿着清晨踩出的小径向溪流方向走去。
此时的亚马逊雨林已完全苏醒,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冠,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香和远处溪流的水汽,沿途的蕨类植物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顾宇走过时,露珠顺着叶片滑落,打湿了他的裤脚,带来一丝清凉。
大约走了一刻多钟,溪流的潺潺声逐渐清晰。
顾宇放慢脚步,拨开最后一丛茂密的蝎尾蕉叶片,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这条他之前探索过的溪流似乎比他印象中更宽阔。
清晨的水流格外清澈,能看到水底游动的银色小鱼和附着在岩石上的墨绿色苔藓。
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棕榈树叶,随着水流缓缓移动,偶尔有色彩鲜艳的蜻蜓停在叶片上,翅膀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河里的鱼实在是太馋人了,而且看起来数量不少。”
立在河边,顾宇的视线完全被河里不断翻腾的鱼拉扯住。
思索片刻,他回想起德爷的操作,编制鱼笼。
鱼竿倒是不难制作,但是钓鱼实在太浪费时间了,而且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大。
“我们看看附近有没有可以制作鱼笼的材料。”
对着镜头说着,他开始沿着河岸观察周围的植被。
他知道,亚马逊雨林中适合编制作鱼笼的材料有很多,但最合适的一定是藤蔓。
视线沿着河岸游走,不同种类的植被掠过眼球,但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材料。
有些藤蔓太细,质地比较脆,而太粗的又不适合编制鱼笼。
目光不断游离,最终定格在一棵直径约半米的橡胶树根部。
那里缠绕着大量深绿色藤蔓,这些藤蔓直径大约有一公分。
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尖刺,叶片呈心形,边缘带着细小的锯齿。
顾宇用手指轻轻掐了一下藤蔓的表皮,能感觉到明显的韧性。
而且掐断的断面没有渗出刺激性汁液,只有淡淡的草木清香。
“找到了!这种藤蔓的学名是‘异叶地锦’,俗名‘爬山虎’,在亚马逊雨林的河岸地带比较常见。”
他对着镜头解释道。
“它的纤维坚韧且耐水腐蚀,不易被鱼类或水中生物咬断,是编织鱼笼的绝佳材料。”
顾宇没有立刻动手砍伐,而是先围着橡胶树观察了一圈,确认藤蔓的生长状态。
他需要选择生长年限较长、纤维更成熟的藤蔓,这类藤蔓颜色更深,表面没有过多嫩枝。
他用工兵铲的尖端小心地将藤蔓从树干上剥离,避免损伤树干本身。
同时将缠绕在一起的藤蔓轻轻分开,挑选出长度在两米以上、粗细均匀的个体。
“采集藤蔓时要注意保留根部。”
他一边操作一边解说。
“这样剩余的藤蔓还能继续生长,不会破坏这里的生态平衡,也方便我们后续再次采集。”
每采集一根藤蔓,顾宇都会将其整齐地摆放在岸边的平坦岩石上,并用防水布覆盖,防止阳光直射导致藤蔓失水变脆。
他总共采集了二十根左右的藤蔓,足够编织一个中等大小的鱼笼。
采集过程中,他还意外发现藤蔓间夹杂着几株可食用的“水蕨”。
这种蕨类植物的嫩叶富含维生素,他顺手采摘了一些,作为今晚的蔬菜储备。
将藤蔓整理好后,顾宇带着材料回到庇护所附近的一片开阔区域。
这里有一块平整的大块岩石,正好可以作为编织的工作台。
他先将藤蔓浸泡在提前打来的河水中,大约十分钟后取出,这样能让藤蔓变得更加柔软,不易断裂。
“这一步极为关键。”
顾宇对着镜头展示浸泡后的藤蔓。
“湿润的藤蔓韧性会大幅提升,编织时更容易塑形,而且后续放入水中也能更快适应,不易变形。”
随后便是编织前的准备工作。
顾宇将藤蔓分为两类,直径稍粗、韧性更强的作为鱼笼的框架。
直径较细、更灵活的则是作为编织的纬线。
他先取出四根最长的粗藤蔓,将它们的一端用绳索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十字形的底座。
“鱼笼的框架需要稳固住。”
他一边调整藤蔓的角度一边说。
“底座的四个端点要均匀分布,确保后续编织的笼身呈正圆柱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同时保证结构稳定。”
框架固定好后,顾宇开始搭建鱼笼的主体骨架。
他将另外八根粗藤蔓分别固定在十字底座的四个端点上,每根藤蔓向上延伸约六七十公分,形成鱼笼的立柱。
立柱之间的间距约十五公分,他用细藤蔓在立柱之间横向缠绕,每隔十厘米缠绕一圈,将立柱连接成一个圆柱形的框架。
缠绕时,他采用“交叉打结”的方式,确保每一个节点都牢固可靠。
这种打结方法能有效分散拉力,即使部分藤蔓受损,整个框架也不会立刻崩塌。
骨架搭建完成后,正式的编织工序开始了。
顾宇取出细藤蔓,从鱼笼的底部开始,采用德爷最常用的“螺旋编织法”向上编织。
他将细藤蔓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十字节点上,然后沿着立柱顺时针缠绕。
每绕过一根立柱,就将藤蔓从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穿过,形成交错的网格。
“编织的密度靠控制好,这是个细致活。”
他对着镜头展示编织的网格:
“网格的大小要控制在三厘米左右,这样既能让小鱼顺利进入,又能防止它们逃脱。”
“如果网格太大,鱼很容易游出去,太小则会阻碍水流,影响诱鱼效果。”
编织过程中,顾宇的动作熟练而细致。
他的手指不时调整藤蔓的松紧度,确保每一圈编织都平整均匀,没有明显的凸起或凹陷。
遇到藤蔓长度不够的情况,他会将两根藤蔓的末端重叠约十公分。
然后用细藤蔓紧密缠绕,形成一个无缝的连接。
一边干活,他一边自嘲:
“以前看德爷求生的时候,总觉得他太捞了,编个鱼笼都能把自己编崩溃。”
“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实没那么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