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第128章 麈谈改制

作者:材官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4:45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参军应是错听了流言。”

雍典不卑不亢,望着跟在刘麟半步身位后的游子远,遥遥一揖道:“下官忝领宁州司马,即便是要募兵,也是为了游使君。”

“呵呵,这么说,雍司马还真是忠心为国呢!那本参军即日上书一封,'如实'告知陛下,可好?”

雍典的脸色瞬间一僵,嘴巴张合几次,愣是没能回的上来话。

刘麟冷笑,这个雍典,不死心还想刺一下自己。

他所领的宁州司马,乃是宁州的军政副官。

刘麟只是个挂名的参军,本就是个可有可无的非常设军职,理论上来说是要低于宁州司马许多的。

这雍典却一反常态,自言下官,口称为了刘麟身后的游子远,显然是要讥讽刘麟越权。

而一旦刘麟应不上来,让其他人发现气势汹汹的他被挫了锐气,那杀鸡儆猴的效果便会淡了许多。

只可惜,刘麟什么脾性?管他这个那个的!

老子姓刘,叔父安乐公,书信直达成都,你跟老子扯什么上官下官!

初次的交锋,便在看似寻常的客套中完成。

就在吕中等人还陪着笑没有察觉时,雍典的斜疤脸更是难看了数分。

也没听说这个刘麟有这份心机啊,难不成...真是与生俱来的?

雍典胡思乱想之际,刘麟踩着血水向前几步,环视着园中的众人,笑道:“刺史府事务繁重,诸公旬休已毕,吕兄也已应下。要我说,诸公不如明日便回刺史府,协助游刺史处理一应事务,可好?”

“自...自是分内之事。”

私园被州兵团团围住,雍典也被噎住,吕中等人怎敢驳了刘麟和游子远。

再看着跟在刘麟身后的陈安,还有被他提在手里的头颅,以及鬓发微白抱臂一言不发的霍彪,众人只能咽了口吐沫,扯出笑容应了下来。

眼见这一幕,刘麟心中一定。

杀鸡儆猴成功,宁州刺史府这被掀了的摊子总算收拾好了。

如此大姓发难已解,接下来就是回营将州兵改编重组,等着刺史府推进清田改制了。

虽说这一次南中大姓们给他找了个麻烦,害的他差点自废武功,但镇压下来后,倒是有了个意外之喜,可以顺势将州兵彻底纳入自己麾下了。

就在刘麟反身准备离开吕氏私园,回营改编时,雍典忽然开口,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阻拦道:“即是修禊,不知我等可否有幸,邀三位上官把酒一谈?”

刘麟脚步一顿,回头,眯眼看向了水畔边的雍典。

这个雍典,是想和他麈谈?

“不知雍司马欲谈何事。”

不顾周围其他人难看的脸色和吕中疯狂的打眼神,雍典上前一步作揖道:“我等正为州中琐事心忧,游刺史在此,正好可为我等指点一二。”

“哦?州中有何琐事?”

刘麟脸上笑意盈盈,嘴上却打破砂锅问到底。

“...自是...清田改制之事。”

“哦,原是此事,我就说游刺史冤枉了好人。”

刘麟环视周围众人,笑容中闪过一抹冷意:“那,此间之事便已明了,诸公不是心有二意,只是还有疑虑罢了。”

“若今日游刺史将诸公忧心之事开解,诸公便可齐心协力,推行改制。只是...今日之后若还有奉令不行者,那便休怪本参军军法从事了!”

霎那间,场中大部分人脸色立马难看了数分。

还有部分人则一言不发,若有所思。

只有雍典继续平静地回道:“自当如此,可若是游刺史无法为我等解惑....此后还望三思而行。”

见游子远投来了一个询问的眼神,刘麟轻轻点头,应下了此事。

这雍典,倒是个急性子。

本来刘麟打算的是将这些人压服,先把清田之事推行下去,之后再一点点的潜移默化,将软钉子拔走。

但雍典现在这样说,那刘麟便只需要驳倒众人,做好通气之事,后续便简单许多。

在场的其他人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刘麟和雍典都已经把话点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也都是大姓里的佼佼者,很快就想通了一切。

彼此相视一眼,知道这是雍典主动发难,想打刘麟三人个措手不及。

于是,沉到底的心再次被希望之光提了起来,像是溺水者握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个个的脑中思绪飞转,想要好好的驳斥掉刘麟的清田改制。

众人应和着将刘麟等人引到了水畔边,再次坐回了锦团之上。

清溪潺潺。

星罗列坐。

一番客套后,侍从将玉柄麈尾扇呈上,刘麟三人交换了个眼神,游子远作为刘麟的麈谈先锋,探手取之。

麈是鹿的一种,相传其乃是群鹿之首,麈鹿一出,群鹿随其尾而动。

《麈尾赞》序云:“麈尾麈尾,君子运之。诞灵物表,庶俗是仪。魏晋名士,崇尚清谈。王何伊始,挥麈玄机”

执麈尾而谈,便是取其领袖群贤之意,以彰名士之风雅。

游子远主动执麈尾,便是自立为主,其余大姓之人皆为问难之客。

若客问难成功,便夺其麈尾,重立新论。

只不过今日所谈者,并非中原高门常谈之玄理,而是清田改制。

“我有占田误国论,诸公静听。”

听到游子远开口一声,诸多大姓之人便心知,客套结束,正戏来了。

包括雍典在内,所有人都整理心神,仔细倾听。

“太康年间,晋之武皇帝有令,男子七十亩,女子三十亩,曰占田。另有丁男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曰课田...”

西晋政权的建立,与三国时期一样,都是在士族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这些士族地主,除了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优势之外,往往还拥有大量的土地。

屯田制被废后,晋武帝一直被士族大肆掠夺原屯田和屯田民的问题困扰。

直到平吴后,晋武帝都没想到一个妥善的处理手段。

最后只得颁布出了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占田令”,尝试推行占田-课田-户调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此制度的具体细节,学界直至今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一致公认的却是,占田令颁布的十余年里,确实起到了积极效应,只是这一决策,却开启了两晋隋唐六百年门阀政治的滥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