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第12章 史料难勘

作者:材官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4:45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阿麟,胳膊还好吧。”

刘玄撩开帐帘,歪头看着榻上的刘麟。

“嘶——还是有点疼...这北宫纯不愧是纵横天下的猛将,击个掌都能把我击骨折的。”

昨天刘麟借着机会成功搭上了北宫纯的线。

又趁着他心中憋闷渐渐被说动之际,以汉皇后裔的名头与他平等论交,强行拔高了一波自己的身份,顺利交好了北宫纯。

但刘麟没想到,这也是有代价的。

北宫纯心情激荡之下,竟真和他击了一掌。

然后,刘麟就昏迷到了现在。

好在杜勋反应及时,叫来了随军的跌打大夫,刘麟这才没落下什么后遗症。

“恢复了就好,杜参军来问了好几次了,说要是你再不醒,就要去弄辆牛车带着你上路了。”

“哦?杜参军要去哪?”

“好像是要...南下去豫州?我就听他嘟囔了一句,没听清。”

“豫州...可去不得啊。”

刘麟靠着床头坐起,一点点活动着自己的胳膊,动作稍微大了点就扯得他龇牙咧嘴。

“禀家主,杜参军请郎君醒了之后去一趟中军大帐,北宫督护有要事相商。”

霍三在声音在账外传来。

不等他说完,帐外一阵响动,营帘掀开,北宫纯和杜勋竟亲自来到了刘麟的营帐里。

“咳,那个...你没事吧。”

北宫纯身上的酒气散尽,颓然郁郁之气也褪去了三份,整个人的精气神与前大不相同。

“小友为何说豫州去不得。”

杜勋同样如此。

酒气尽退后,身上流露出淡淡的谋士风华:“我等在此休整已有一日,应当拔营启程了,小友之前不是说要...”

言语恰到好处的停住,杜勋给了刘玄一个礼貌的眼神。

刘麟同样以目示意刘玄,让他先回避一下。

结果刘玄就傻愣愣地看着他俩,三人大眼瞪小眼,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族叔,你带霍三找营中将士借些工具,将霍七他们的遗体收敛入茔。”

闻言刘玄先是一怔,然后狠狠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懊恼道。

“此等义士当我等重谢之,怎可使其暴于荒野!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等刘玄奔出营帐后,杜勋和北宫纯各自寻了一个马扎模样的交椅,端坐看向刘麟。

“此番前来,还请小友告知我等,秦王如今身在何处,我等是否该往豫州迎接。”

“不可。”

刘麟靠坐在榻上,看着在面前规矩坐定的二人,心中忽然有种欣慰之感。

看来,自己赌对了。

这一通折腾下来,虽说又是心惊胆战又是伤了胳膊,但确确实实结好了北宫纯和杜勋二人,能让他俩上门求策了。

接下来刘麟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进一步取得二人的信任,然后就可以徐徐图之了。

“豫州代刺史阎鼎,初以东海王参军起家,后迁卷县令,行豫州刺史事,屯兵于密县,然其并非出身豫州,乃是秦雍之六郡大姓,天水阎氏子也。”

“洛阳失守,秦王南奔,最近者便是密县。”

阎鼎这个人,在刘麟看来就是一个有不错能力,但其能力却远远不及野心的权臣。

秦王司马邺南逃到密县之后,在阎鼎和司空荀籓、光禄大夫荀组等人的簇拥下建立豫州行台。

但阎鼎不是豫州人,根基并不在此,且豫州本地又是有着自己郡望士族在的。

司徒左长史刘畴,就是豫州密县的坞堡主,周围聚拢了一大堆豫州本地士族势力。

为避匈奴兵锋,行台设立后,秦王司马邺立马从密县南迁到了许颍。

但许颍还是离洛阳太近,刘曜他们随时都能杀过来。

于是阎鼎与出身秦雍的几个官员密谋,准备带着秦王司马邺前往长安,行拥立之事。

但豫州本地势力的刘畴等人肯定是不愿意的,那阎鼎是什么出身,天水阎氏啊!

秦雍的六郡大姓里,排行第二的豪族!

至于排行第一的那个,略阳李氏,现在已经割据川蜀,建国大成(史称成汉)了。

自己这些人,在豫州抱团还能和阎鼎掰掰腕子,瓜分些权力出来。

要是真到了秦雍,那岂不是任由阎鼎搓圆了捏扁了。

遭到刘畴等人强烈反对后,行事果决的阎鼎直接派兵杀了刘略等人。

同为反对派的司空荀籓、光禄大夫荀组也不愧是能提前放弃晋怀帝,从洛阳逃出来的男人。

发觉阎鼎有裹挟秦王西去长安的意图后,荀籓、荀组二人果断放弃秦王这个亲侄子,逃去了开封。

这样一来,反对声音被全部清除。

阎鼎顺利携秦王前往长安。

走宛城—武关—上洛一线,秘密行军。

可惜中途遭遇无数次山贼劫道,士兵越来越少。

阎鼎又是个气量狭小的,不肯求援他人,生怕被人分走了拥立之功。

最后在上洛和某支山贼交战一场后,车驾彻底停在了蓝田。

无兵无卒,一行人实在是走不动了,阎鼎这才求援名将贾疋。

在贾疋的协助下才护送秦王至洛阳,成功拥立秦王为皇太子。

之后,阎鼎也如愿被立为太子詹事,总摄百官[注1]。

但还是那句话,两晋朝廷,极喜内斗。

阎鼎在这个位子上屁股坐都没坐热,很快就被其他人斗了下去,死在了雍州。

其实刘麟以前读书读到这里时,就很头疼。

因为史料太过混乱了。

都不说《十六国春秋》、《资治通鉴》、《华阳国志》等书里的记载,仅仅是《晋书》一本,就多次出现前后文冲突。

按《晋书》卷五《怀帝纪》里记载的,阎鼎和刘畴等人一同谋定西归长安,刘畴等豫州人士却在中途突然叛乱,阎鼎匡扶正义拨乱反正,将其击杀。

但按《晋书》卷六○《阎鼎传》里记载的,阎鼎与秦雍官员商定裹挟兵马西归长安,但刘畴等人不同意,带领自己麾下兵士逃散,被阎鼎心狠手辣派人追上杀死。

其实这也没办法,魏晋南北朝战乱足足三百余年,各地方志、各国传记、史家收录,还有士族为美化自家先人强篡他人功绩的记录,全部乱做一团。

加上盛唐的昂扬风气,修史时更重行文精彩、辞藻华美,对史料的考究严谨程度没有那么高,甚至把一些怪诞小说里的奇闻也当做正经史料,收录到了晋书之中。

如此修史,就导致后世之人在二十四正史里看到了,有人死了十多年还能再复生,甚至还有人还见过龙。

本来面对这种情况,穿越前的刘麟头疼之余,其实还是有点高兴的。

因为从各细微之处追图索骥,推敲出史事真相,确实能带来很高的满足感。

但现在刘麟乐不出来了。

因为他真穿到五胡乱华了!

这么混乱的史料,让他在思考决策的时候头大如斗。

.

[注1]此时晋怀帝还未死,秦王在长安所立为皇太子行台,阎鼎虽然领的是太子詹事,但其实行的是丞相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