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8小农庄 我的1978小农庄 第674节

作者:名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5 19:22:11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栋哥。”

“卫国,生了?”

“嗯,男娃。”

韩卫国一脸喜色,媳妇生了大胖小子。

难怪这小子这么高兴呢,李栋擦擦手。“你等着,我去给你拿糖票和副食品票,再弄几斤肉票,好好给小琴补补身体。”

“栋哥,俺家有。”

“你家是你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说话票塞进韩卫国手里。“别愣着,赶紧趁早,买点大骨头炖汤,对了,还有鲫鱼,下奶。”

“啊?”

“啊啥,快去吧。”

李栋想起家里还有牛奶,又拿了一袋子牛奶塞给韩卫国。“牛奶你拿回去。”

“栋哥,怎么好意思。”

“跟我客气啥。”

韩卫国眼睛都要红了,这不提着牛奶,还有罐头回家跟着韩国盛,传花婶子一说。“这孩子仁义。”

“卫国你以后可要跟着栋子好好干。”

“达,俺知道了。”

“那鸡蛋和肉票,副食品票咋办?”

传花婶子一咬牙掏出十块钱来。“买,多买点,回头俺染多些红鸡蛋。”

“再买些富强粉。”

“俺知道了。”

韩卫国生娃了,一上午就传开了,各家都提着鸡蛋啥的去看望。

高小琴已经能起来招呼人了,不过还是没出屋子,要坐月子。

“还是现在好。”

几个上了年纪婶子拉着高小琴的手,过去哪里有功夫坐月子,没几天就要干活了,闹的一些人腰酸背痛,一到下雨天,那个难受啊。

“通知公公婆婆家没有?”

“去了,卫国骑自行车去的。”

“你看看,现在多好,有自行车,一眨眼功夫就到了。”

韩卫国骑着自行车来到高小琴家里,通知高小琴爸妈,孩子生了,是个男娃,娘家一听高兴不行,这年月女娃一般娘家都不过去,只有男娃才过去。

不说什么男女平等,工分就不一样,谁家不想生男娃,再有老一辈的观点,男娃好啊。

小舅子注意力却放在韩卫国骑着自行车上,知道韩卫国刚买的,眼睛发亮了。“要不要试试。”

“那俺试试。”

“别瞎闹腾,卫国你还有事就赶紧回去了,别跟他瞎胡闹。”

“没啥事,这不要去公社买几斤肉,买些鸡蛋和副食品给小琴补补身体。”

“这还不是正事啊,肉票够不够,俺家里还有点。”

“够了,四五斤呢。”

“这么多。”

不光光肉票,副食品,鸡蛋之类都挺多。

韩卫国走了,一家人还感慨呢。“小琴是嫁个好地方了,韩庄现在是富裕起来了。”

“是啊。”

韩卫国可不知道这些,买了东西刚准备走就见着两辆黄河卡车运送好一些机械设备。

“这是去哪的?”

韩卫国嘀咕,哪里知道高为民这会刚到韩庄通知李栋。“竹笋厂设备到了?”

“为民辛苦你跑一趟。”

竹笋厂设备是张丽联系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还以为耽误一段时间呢。

第598章 竹笋疯狂大收购,全公社上山挖笋赚山

“还好棚子已经搭设起来了。”

厂房虽然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建设起来,可厂棚却提前搭设起来,设备完全可以先放过来。

“先把设备搬下来吧。”

设备不少,一些大些设备都需要组装,好在厂家也有过来会帮忙调试一下设备。

韩卫国回来也要帮忙被李栋赶回去了。“回去照顾小琴,这里不少你一个人。”

“就是,卫国,你先回去吧。”

卫安几个也在边上说道,韩卫国只能先回去。“那等会,俺把东西先送回去。”

“这小子。”

“栋哥,这么多设备,得多少钱?”

“管他多少钱,不是咱们出钱。”

李栋这话嘴上说的便宜,其实这钱可不都是自己出的,好在买竹荪赚了不少钱,这些设备不过一次的竹荪的钱。

“大家辛苦点,大家伙不好弄,。”

几个大设备,太重了,需要木棍垫着,再用绳子牵引下来,十多个人在车上拉着绳子,还有十多个在下面扛杠子,再用几个人垫棍子,通力合作总算把设备给弄下来。

“可惜没有吊车。”

李栋嘀咕一声,这玩意普通厂子根本买不要,别说找梁书记没用,找吴天明吴书记都不一定能弄到吊车。

一直忙活中午,设备才卸下来,两位师傅留下吃了顿饭,李栋送了点礼物,送着离开。

“孙师傅,设备调试需要多长时间?”

“要是人手足够的话,组装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孙越说道。

“那太好了,你这边有需要随时告诉我。”

接下来几天忙活装备设备,李栋这边没闲着,空闲之余把天地更耕种了,主要油菜和小麦。

“可以调试了?”

竹笋厂的设备并不算太多封装,切,烘干,等设备,制作竹干的设备,再有一个类似罐头瓶的设备。

“栋子,竹笋厂招工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是该开始了。”

一方面培训,一方面熟悉设备,年前最好能制作一些产品出来,当然多少,现在还没有要求。

“不光光招工,还有收购冬笋。”

现在冬笋价格并不算高,主要是整片地区都是山地,竹林众多,冬笋产量还是很不错的。“多少价格收?”

“要不按着粮食价收?”

李栋提议,冬笋还是挺难挖的,一毛左右一斤价格不算高。

“是不是高了。”

一毛一斤那要是挖个三五百斤可不是三五十块钱了。

“高了?”

“高就高点吧。”

李栋这边已经让张丽联系客户,还别说购买竹荪那些商人竟然对竹笋干,酸笋都挺喜欢,愿意购买,当然还有看产品,价格方面还要谈。

“真按着一毛钱一斤收?”

“厂子不是没钱,再说,外商人家客户挺多,出口价格不会便宜,咱们就当给帮着大家一把,多赚些钱。”李栋这一说,韩国富几人点点头,这话倒是。

“那要不要联系外商那边?”

“回头我联系一下。”

“那就先定一毛钱一斤吧。”

等着李栋联系了外商敲定了,那就开始收冬笋,不过韩庄这边一开始就得知消息,好一些人都上山挖笋子了,这也算韩庄一些福利。

“乌梅你这次回去和谷队长说一声,竹笋厂准备收购冬笋,让他们有时间提前挖一些。”

“俺知道了,师傅。”

乌梅骑着自行车和三娃一起回着谷口生产队,这也算李栋对谷口生产队报答吧。

李栋这边装模装样的去了一趟池城找着张丽敲定收购价格,再有就是第二批竹荪的钱转五万进来用来收购竹笋,还有购买腌制酸笋,泡椒脆笋的坛子和原料。

回到庄子正好赶上韩卫国给儿子办喜,高小琴娘家人过来送鸡蛋,红糖啥的,韩卫国这边发这红鸡蛋给贺喜的人。

小娃子最喜欢,李栋送了一份礼物弄了几个红鸡蛋回来。“栋子,多拿几个。”

“够了,够了,传花婶子,家里人少,这么多够了。”

李栋连连摆手,红鸡蛋出个意思就行了。

“卫国,回头过来咱们开个会,收购笋子的事敲定了。”

“这么快。”

韩卫国还真没想到,还以为要等一段时间呢。

“这不巧了嘛,我这边打电话过去,正好赶上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