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荀攸叔侄,程昱、贾诩、毛玠、崔琰……曹魏最顶尖的智囊,此刻一个个神情凝重。
东曹掾毛玠第一个出列,他负责官员选拔和民生,对灾情最是了解。
“启禀丞相。”毛玠躬身道,“自入夏以来,冀州、兖州、豫州三地大旱。田地龟裂,禾苗枯死者十之三四。若再无雨水,秋收……恐怕要减产一半。”
这三个州,是曹操的根本之地,是钱粮兵马的来源。
若是秋收减半,后果不堪设想。
毛玠继续说道:“不过,各地官府已按丞相早年颁布的《灾备令》,开仓放粮,安抚流民。
同时组织民夫,日夜从河中取水灌田。眼下虽苦,但民心尚稳,局面……尚在可控之中。”
曹操的目光转向了素有“谋主”之称的荀攸。
“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微微躬身,神情平静:“丞相,旱情固然是心腹之患,但眼下,我军真正的要害,在西边。”
他伸手指了指墙上地图的关中方向。
“钟繇将军正在关中与韩遂、马超的联军对峙。大军每日粮草耗费巨大,皆从后方调拨。如今后方大旱,粮草转运已是困难。若战事再拖延下去,恐怕会影响西线战局。”
独眼的夏侯惇上前一步,抱拳瓮声道:
“丞相,公达先生所言极是。末将也接到了元常(钟繇)的信。”
“信上说,那马超骁勇,手下的西凉兵更是悍不畏死。关中联军看似是一盘散沙,实则极难对付。元常虽然稳住了阵脚,但想要一举击溃敌军,短时间内……恐怕不易。”
内有天灾,外有强敌。
曹操缓缓开口。
“旱情,按毛玠的法子办。开仓,赈灾,弹压。务必保证腹地安稳。”
“是!”毛玠躬身领命。
“至于关中……”
曹操站起身。
“马儿不死,则关中不定。关中不定,则我军西顾之忧不除!”
“元常稳重有余,进取不足。
传令下去!命各部兵马,即刻开始整备!”
“秋收前后,孤要亲率大军,西征关中!”
“遵命!”
夏侯惇、荀攸、程昱等人齐齐起身,对着曹操重重一抱拳,声如洪钟。
曹操看着麾下这班文武精英,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他缓缓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
“刘备和孙权,那边又是什么情况?”
谋士程昱站了出来。
“回丞相,东吴和荆州,同样遭遇了大旱。”
曹操眉头一挑,这倒是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程昱的话锋却猛地一转。
“孙权那边束手无策,只能开仓放粮,坐等天时。唯独荆州……”
“荆州那边,出了一个奇人。我等的探子回报,都说兴业司那个叫陆云的司长,简直如同神人下凡。”
“哦?”曹操来了兴趣,“如何神奇?”
程昱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他竟能扭转乾坤,以人力降雨!”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什么?!”
独眼的夏侯惇第一个站了起来:“仲德,你莫不是在说笑?人力降雨?那是江湖方士骗人的把戏!如何能信?”
堂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就连荀攸、毛玠这样沉稳之人,脸上也写满了不敢置信。
程昱郑重地点了点头:“此事千真万确。探子亲眼所见,绝无虚假。”
曹操身体微微前倾:“我不明白。”
程昱躬身道:“回丞相,探子也说不出其中的道理。他们只看到,兴业司的人在山脚下,点燃了一种特制的粉末。”
“那粉末燃烧后,升起一股浓浓的青烟,直冲入云层之中。不过半个时辰,天上便降下了大雨。”
“探子们只知道,是焚烧了什么东西升入云层,然后就下雨了。至于其中玄机,他们实在是看不明白。”
这番解释,非但没有解惑,反而让众人心中的震惊更甚。
听上去,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仙法道术!
程昱见状,又补充道:“据闻,刘备麾下的凤雏庞统,亲眼目睹之后,只说了一句话。”
“他说,那陆云,是‘以人力,行天威’!”
“不仅如此,”程昱从袖中取出一卷布帛,展开道,“此人入主兴业司不过数月,便使得荆州府库充盈,民心大振。如今,荆州地界,就连三岁孩童,都在传唱一首关于他的歌谣。”
曹操眼神一凝:“念。”
程昱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古怪的调子念了起来:
“陆司长,有奇方,嫩叶炒成香满堂。
米酒蒸出火烧肠,黑石点成白雪霜。
青烟一缕天降浆,从此荆州不缺粮!”
在座的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这几句歌谣背后事情!
炒茶,烈酒,赚取暴利,更能换取北地战马。
白糖,那更是堪比金银的硬通货!
最后那一句“青烟一缕天降浆”,更是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荀彧抚着胡须,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钱粮、民心,此乃争霸天下的根基。刘备得了此人,如虎添翼。若任其在荆州发展下去,不出三年,必成我等心腹大患!”
曹操听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在荆州和关中之间来回移动。
“鬼神之说,孤从不信。”
“但这陆云,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大患。”
他转过身,看着帐下众将。
“刘备这织席贩履之辈,何其幸运!先得卧龙凤雏,今又得此麒麟之才!”
“看来,西征之战,必须速战速决!绝不能给刘备喘息壮大的机会!”
议事堂内,众人领命而去,脚步声渐渐远去。
刚才还议论纷纷的大堂,很快就空了下来,只剩下案几上尚未熄灭的烛火,将人影拉得很长。
角落的阴影里,一个身形瘦削的身影缓缓走了出来。
正是从头到尾都一言未发的贾诩。
他走到曹操身后数步,停下,微微躬身。
“丞相。”
“文和,为何还不离去?”
曹操转过身,看着他。
他知道贾诩的性子。
人多的时候,他总是沉默。
可当他私下开口时,都必然带着非同寻常的智慧。
贾诩缓缓开口:“丞相,诩早已留意陆云此人。”
“我有一计,或可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此麒麟儿,请来邺城。”
曹操示意他说下去。
“间军司得到密报,陆云身边有一护卫统领,名叫王武。”
“此人乃是常山真定人,早年曾是赵云的同乡亲兵,后跟随赵云,作战勇猛。刘备入主荆州后,此人便被调去护卫陆云。”
“王武此人,忠勇有余,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他是个孝子。”
“间军司的探子费尽周折,终于查明。王武的老母亲,并未随他南下,而是留在了南阳郡的宛城。”
曹操的眼神猛地一亮。
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如今正在他的牢牢掌控之中!
贾诩继续说道:“他老母亲在此处,身边只有一个侄儿照料,日子过得颇为清苦。”
“我们可以派人,将他母亲‘请’来邺城,好生奉养。然后,再派一名信使,带上他母亲的信物,潜入江陵,去见王武。”
“我们便可以此为要挟,让王武寻机,将陆云迷晕,或是用别的法子,悄悄带出江陵城,再由我方接应,一路送来邺城。”
“主公得了此人物,何愁大事不成?”
曹操缓缓踱了两步,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好一个攻心为上!”
曹操看着贾诩,眼神里满是赞赏。
“文和之计,真毒士之谋也!然,孤甚喜之!”
他一挥手,断然下令。
“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记住,此等人物,乃是国之瑰宝。孤平生最爱人才,此番将他请来,路上务必以礼相待,不可有丝毫怠慢。”
贾诩深深一揖。
“诩,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