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心中一亮,快步上前。
他的目光,立刻落在了那木制器物上。
此物构造并不复杂,主体是一个结实的木框,下面只有一个硕大的轮子,轮子两侧延伸出两根长长的木柄,供人推拉。
这分明就是一架后世常见的独轮车。
但在此时,这设计却显得十分巧妙。
陆云蹲下身,仔细观察那最关键的车轮部分。
轮轴的设计最为用心。一根打磨得极为光滑的石轴,外面严丝合缝地包裹了一层薄薄的铁皮,穿过轮毂中心。
石轴坚硬,铁皮减磨,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所能想到的,最顶级的轴承技术了。
诸葛亮见他看得仔细,脸上露出一丝自得,开口介绍起来。
“陆司长请看,此物名为‘木牛’。亮观蜀道崎岖,多是狭窄山路,寻常两轮马车难以通行。故而思得此法,以一轮居中,无论多窄的栈道,皆可通行无阻。”
他上前扶住车柄,继续说道:“若是在平地,或是上坡,可由人或畜力在前牵引绳索,后面一人扶着车柄掌握方向即可。此车重心设计得当,一人便可轻松拉动四石粮草。”
说着,他将独轮车调转过来,车柄朝前,轮子在后。
“而若是下坡,则反过来,人在后面扶着,既能控制速度,又能防止车体失控,极为稳便。”
诸葛亮一番介绍,言简意赅,将这独轮车的优点说得清清楚楚。
山地运输,一轮胜两轮。
载重量大,效率远超人力背负。
上下坡皆可控,安全可靠。
“不错,当真是巧思。”陆云站起身,由衷地赞叹道,“军师此物,简直是为蜀道量身打造。有了它,我军日后入川,粮草运输的难题,便能解决大半。”
这评价,让诸葛亮脸上的笑意更浓。
陆云心中一动,走上前又仔细看了看那独轮车,忽然问道:“军师,这‘木牛流马’?只是一个雏形,尚有改进之处?”
诸葛亮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摆了摆手,神情中带着几分自豪,又有些不好意思。
“陆司长过誉了。此物只是亮的一个粗糙想法,画了个图样。”
“真正将其打造出来的,是亮的内人,黄氏。”
“至于是否还能改进,亮以为,世间万物,皆有精进之可能。或许,还有更好的法子也未可知。”
陆云整个人都愣住了。
黄月英!
这位传说中的才女,竟然真是个手搓大佬!
他看着诸葛亮,眼神里满是惊佩:“夫人竟有此等鬼斧神工之能?陆云佩服之至!”
他心中念头飞转,立刻就有了主意。
他对着诸葛亮郑重一拱手,诚恳地说道:“军师,云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夫人……是否愿意屈尊,到我这兴业司任一要职?共同为大业效力。”
诸葛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这年头,女子当官抛头露面,终究是惊世骇俗之举。
不过,他并非迂腐狭隘之人。
兴业司所为,皆是利国利民的实事,妻子的才华若能用于此道,又有何不可?
他思索片刻,便对陆云点了点头。
“此事,亮不能替她做主。待我回去,询问过夫人的意见,再给司长答复。”
“好,那我便静候佳音。”陆云笑着应下。
两人说完,话语又转到了院中那巨大的沙盘之上。
诸葛亮这次看得更仔细了。
他俯下身,手指轻轻拂过沙盘上“塑造”出的秦岭山脉,感受着那明显的起伏。
“此物与寻常地图大不相同。”诸葛亮越看越是心惊,“寻常地图,只知其方位,不知其高低。而陆司长这沙盘,将山川之险峻,地势之起伏,都显露无遗。何处是山,何处是谷,一目了然。”
他站直身子,看着陆云,满眼都是赞赏。
“有此神器在手,日后推演军情,便如掌上观纹。陆司长之才,亮,自愧不如。”
陆云却哈哈一笑,将功劳推了出去。
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收拾工具的三位侍女,她们正好奇地看着这边。
“军师可别夸我,这沙盘能成,大半是她们的功劳。”
陆云半开玩笑地说道:“日后史书上记载此事,定要给她们三人记上浓重一笔,方才不负她们今日沾了一身的泥。”
诸葛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却未多言。
他看着眼前这三个灵动的女子,又看了看她们身边的陆云,心中暗自点头。
这位陆司长,行事不拘一格,身边之人也颇有灵气,难怪能屡出奇思。
两人又对着沙盘探讨了片刻,诸葛亮便起身告辞。
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既展示了“木牛”的雏形,又看到了这令人震撼的沙盘,可谓收获颇丰。
陆云将他送至门外,这才转身回到院中。
午后,一辆青蓬马车驶离了陆府,朝着兴业司的方向行去。
马车里,陆云靠着软垫闭目养神。清妍则在一旁,安静地为他煮着茶。
这一个月来,兴业司的架子已经彻底搭了起来。
农、工、商三部各司其职,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除此之外,陆云还悄悄建立了一个新部门,直接向他本人负责。
这个部门的名字,听上去有些玄乎。
炼金部。
清妍将一杯温热的茶水递到陆云手边,轻声问道:“公子,我们今日是去炼金部吗?”
陆云睁开眼,接过茶杯,点了点头。
“嗯,去看看他们的新成果。”
清妍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她知道这个部门,也见过那个负责人,是一个名叫徐光的老者。
那个部门的院子总是大门紧闭,偶尔还会飘出些奇怪的味道,神秘得很。
马车很快便在兴业司门口停下。
陆云带着清妍,径直走向了兴业司后院一处独立的院落。
院门口,一个身穿葛布长衫的老者早已等候在此。
他年约六旬,头发花白,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此人正是炼金部的负责人,徐光。
他本是荆州一带小有名气的方士,对各种矿石草木颇有研究。陆云设立炼金部时,第一个便想到了他。
“司长。”见到陆云,徐光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司长,您吩咐的事,成了!”
陆云脸上露出笑容:“走,带我去看看。”
“是!”
徐光连忙在前引路,带着陆云走进了院子。
院内不像其他衙署那般整洁,地上堆着几堆黑色的石粉和黄色的泥土,旁边还放着几个木制模具。
徐光指着地上那些东西,解释道:“司长,下官完全是按照您给的图纸和法子来的。”
他带着陆云来到一个棚子下。
棚子里的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数百个黑乎乎的圆饼状物体。
这些圆饼大小一致,中间还均匀地分布着十几个小孔,看上去就像蜂窝一样。
“司长请看。”
徐光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已经晒干的蜂窝煤,递给陆云。
“此物,便是用黑石粉末,混合黄泥与水,用模具压制而成。下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蜂窝煤’。”
陆云接过来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要的东西。
“烧起来如何?”陆云问道。
“司长,这边请。”
徐光将陆云引到一个新砌的小泥炉旁。
他将一块蜂窝煤放入炉中,从旁边的火盆里夹出一块烧红的木炭,丢了进去。
很快,蜂窝煤便被引燃了。
没有升起呛人的黑烟,只有一股稳定的热气从炉口升腾而起。
火焰是蓝色的,烧得又稳又静。
徐光指着炉子,激动地说道:“司长您看,此物无甚黑烟,火头稳定,最关键的是,它比直接烧那黑石块,耐烧三倍不止!一块煤,足够寻常人家烧开一锅水,再做熟一顿饭!”
陆云看着那稳定的蓝色火焰,心中大定。
蜂窝煤的成功,意义远不止民用。
对军队而言,这意味着宿营时可以减少烟火,不易暴露目标。
对工坊而言,稳定的热量是冶炼和烧制瓷器、玻璃的关键。
对府库而言,节省下来的煤炭,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徐主事,你做得很好。”陆云拍了拍徐光的肩膀,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
徐光被夸得老脸一红,连忙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若非司长赐下此等奇法,借下官一百个脑袋也想不出来。这……这简直是点石成金之术啊!”
陆云哈哈一笑。
“这不是炼金术,这叫化学。”
“化学?”徐光一愣,喃喃念着这个新鲜的词,眼中充满了向往。
陆云点点头,心里很满意。他又问:“我让你准备的其他东西,怎么样了?”
徐光听了,脸上的兴奋之色更浓。
“司长放心,都备齐了!就在那边!”
他连忙在前引路,带着陆云和清妍走到了院子的另一侧。
这里的情形更加古怪。
院墙边,堆着小山一样高的青白色石头,旁边还有几个大土灶,里面正烧着火。
“司长,这是您要的石灰石。按照您的法子,咱们已经烧出了一批生石灰。”徐光指着那堆石头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