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翌日。

江陵城外,官田边。

清晨薄雾未散,田埂上已聚集不少人。

刘备负手而立,眼神期待。

诸葛亮轻摇羽扇,庞统则抱臂而立,带着几分审视。

陆云正同一个老农说着什么。

老农身前,停着一架造型奇特的犁具。

它的犁辕弯曲,犁头后多了一块铁板,正是连夜赶制的曲辕犁。

旁边栓着一头健壮的耕牛。

刘备看着犁,问诸葛亮:“军师,此犁有何玄机?”

诸葛亮细看片刻,回道:“辕木弯曲,应是省力。多一壁,或为翻土。具体如何,一试便知。”

庞统闻言轻笑,没说话,只看场中。

陆云交代完毕,老农将信将疑地将犁套在牛身上。

他握住犁把,准备用力,只觉手中一轻,犁具竟轻松破开泥土。

老农惊呼,发现只需扶着犁把,牛便拉着犁,划出一道深而均匀的犁沟。

犁头后的铁板,将翻起的泥土整齐推开。

围观农夫们呆若木鸡。

“天爷,这犁自己会跑?”

“老张头一个人就够了?以前他家得俩人!”

“这沟又深又匀,土都碎了!”

老农在田里走了一圈,停下牛,满脸通红地跑到陆云面前,激动得话都说不流畅了。

“司……司长!这是神仙造的物事吧!比俺家那传了几代的犁,好用十倍不止!”

陆云笑道:“老把式,细说好在哪?”

老农掰着手指大声道:“省力!牛都走得快!省人!俺一个人就干了!地也犁得好!一天能多犁一倍的地!”

效率翻倍!这四个字,如惊雷在刘备、诸葛亮和庞统心头炸响。

“好!太好了!”刘备再也按捺不住,快步上前,亲自扶犁,眼中充满喜悦。“有此神器,我军何愁无粮!百姓何愁饥饿!”

诸葛亮走过来,看着激动的农夫,对刘备笑道:“主公,此利远不止粮食。一人可抵两人,可省出半数农夫。这些人,或可为兵,或可为工,此乃富国强兵之根本啊!”

庞统走到新犁出的沟边,蹲下身,捻起一把泥土。

他站起身,看向陆云的眼神,第一次带上了真正的郑重。

“大道至简。”庞统缓缓开口,“陆司长此物,看似改动几处,却暗合省力之道,将人力、畜力、工效合一,佩服。”

接着,工匠们又推出一架筒车。

这筒车形制巨大,无需人力,只需借着水流便能自行转动,将河水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处田地。

“司长,此物可日夜不息,自行灌溉万亩良田!”张毅激动地介绍道。

刘备看着那巨大轮车在水流中缓缓转动,眼中闪烁着异彩。

诸葛亮则凝视着筒车,轻摇羽扇,若有所思:“若以水力驱动磨坊,鼓动风箱,省去人畜劳力,其利更甚于灌溉啊!”

庞统听到此言,心神剧震。

他看向那个站在田埂上、神情淡然的年轻人,心中最后一丝自负彻底烟消云散。

曲辕犁,是强农。

这筒车,若真如孔明所言,便是兴工!

农工商,国之三本,竟被他一人信手拈来,轻易撬动。

庞统缓缓吐出一口气,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陆云走到刘备身前,拱手道:“主公,曲辕犁和筒车,解决了‘力’的问题,但这只是其一。”

刘备闻言,连忙收敛喜色,诚恳请教:“先生的意思是?”

陆云的目光扫过眼前广袤的田野,缓缓说道:“地力。昨日我与李主事看过,荆州田地连年耕种,地力早已贫瘠。若无肥沃的土地,再好的农具也难有作为。”

诸葛亮摇着羽扇,点头赞同:“陆知事所言极是。粪肥、草木灰虽能补益地力,但终究是杯水车薪。”

庞统也皱起了眉头,这是个根本难题,非奇谋可解。

陆云却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不远处静静流淌的长江支流。

“地力之解,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河水汤汤,并无奇特之处。

刘备不解:“先生是说……这河水?”

“是河里的泥。”陆云纠正道,“曲辕犁省下了大量农夫,正好可以让他们去做一件事——挖河泥。”

“河泥?”刘备、诸葛亮和庞统三人皆是一愣。

陆云朗声解释起来:

“主公请想,这河底的淤泥是什么?是千百年来,上游冲刷下来的沃土,是水中草木腐烂、鱼虾生死所化的精华!此物堆积在河底,乃是天然的地力之源!”

“我荆州水网密布,大小河流通达八方,这河底的淤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有了曲辕犁,一个农夫能干过去两个人的活。

那省下来的另一个人,正好可以去河里挖泥,再将挖出的淤泥填入田中。一来一去,正好相配!”

“先生是说……这河泥,便是我等苦寻不得的‘肥料’?”刘备吃惊。

“正是!”陆云肯定地点头,“此乃土法化肥,其肥力之盛,丝毫不亚于粪肥与草木灰。而且此法立竿见影,只要将淤泥混入土中,下一季的收成,便能有显著提升!”

刘备激动得在原地来回走了两步,双眼放光:“若真如此,亩产可增几何?”

陆云伸出两根手指,自信地说道:

“不敢说多,配合曲辕犁深耕,亩产翻番,并非难事!”

亩产翻番!

这四个字,让在场所有人呼吸都为之一滞!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啪”地一声停住,眼中异彩连连:“妙!当真是妙啊!此举一石二鸟!以河泥肥田,既解了地力之忧;挖出淤泥,又能加深河道,利于行船,更能防范水患!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策!”

一向自负的庞统,此刻也彻底被折服了。

他看着陆云,眼神复杂地叹道:“以无用之泥,行富国之本。陆司长,你……当真深不可测。”

陆云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河泥只是第一步。我已让李主事选育早熟的稻种,用于下一季播种。”

“等到收获之时,我们便将人畜粪便、草木灰、河泥,以及人或动物死后的骨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

“如此制成的肥料,我称之为‘复合肥’。其效力将远超单一的肥料。有了它,再加上荆州气候适宜,一年两熟,将不再是梦想!”

从曲辕犁到筒车,从河泥肥田到复合肥,再到最终的一年两熟!

陆云一步步地,为众人描绘出了一幅何等壮丽的蓝图!

刘备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胸中豪情万丈。

他快步走到陆云面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

“先生之才,胜过十万精兵!有先生在,何愁大业不成!”

他随即转向诸葛亮和庞统,语气变得无比坚定:

“孔明,士元!兴业司之事,乃我等立足之基,更是光复汉室之望!所需人手钱粮,各部务必倾力相助,不得有误!”

“让百姓吃饱肚子,穿暖衣裳。备此生所愿,足矣。”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不知何时已经停下。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陆云郑重一揖:“先生之功,利在千秋,亮代天下苍生谢过!”

这一拜,心悦诚服。

一旁的庞统,心中更是翻江倒海。

他一向自负,可今天所见,却让他无话可说。

他脑海里想起了刘备的那句评语——扭转乾坤之能!

原来,主公没有半分夸大。

庞统苦笑着摇了摇头,走到陆云面前,一向桀骜的他,第一次放下了所有骄傲,真心实意地拱手道:“陆司长,庞统之前眼拙了,今日心服口服。”

正在这时,一阵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众人望去,只见一员年轻将领率百余骑兵驰来,正是刘封。

刘封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先是对刘备单膝跪地:“孩儿拜见义父!”随即起身,又向诸葛亮和庞统拱手:“见过军师,庞军师。”

礼数周全,一丝不苟。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陆云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

刘备见到刘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扶起他:“起来吧,军务如何?”

刘封恭敬回道:“城外水匪已尽数剿灭,特来复命。”

“好,辛苦了。”刘备点点头,“先回营歇息吧。”

“是。”

刘封领命,带着部下朝军营方向离去。

刘备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目光随即又转回到身旁的陆云身上。

他快步上前,一把拉住陆云的手,眼神无比热切。

“先生,今晚,你我定要长谈一番。”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