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铅块,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咒,僵在原地死死盯着墙上的电视机。
从身着熨烫笔挺西装的参赞,到的年轻文员,无论职务高低,此刻脸上都挂着如出一辙的呆愣——那是种被现实狠狠抽懵的木然,眼球瞪得发酸,却连眨眼都忘了。
几十秒前的画面还清晰得像在眼前:盛大的王室婚礼正在直播,鎏金马车碾过红毯,新娘的婚纱缀满碎钻,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那时屋子里还飘着低声的议论,有人抿着唇批判“西方国家真是穷奢极欲,把钱都花在这种虚头上”,可话音里藏不住的,是对这种极致浪漫与排场的隐秘羡慕。
谁能料到,下一秒,欢庆的场面就被一声巨响撕裂。
屏幕猛地剧烈晃动,滚滚的浓烟就在街道上升腾起来。人群的尖叫、玻璃破碎的脆响混在一起,透过扬声器炸得人耳膜发疼。
新闻主持人的声音陡然变调,原本平稳的语调里裹着慌乱的颤音,几乎是语无伦次地仓促播报:
“有意外发生了!现场突发状况,请大家保持关注…”
第一声爆炸响起时,角落里有人下意识嘀咕:
“该不是天然气管道爆炸吧?”
语气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没有办法,看到英国人出丑,俄国人肯定乐呵啊,毕竟,天然气管道爆炸这种事情,在俄国还是很常见的。
“这里是伦敦。”
可话音未落,第二声轰鸣便接踵而至,比刚才更响,更狠,像闷雷直接砸在人心口。这一次,没人再说话了。
所有人脸上的笑容被瞬间抽干,剩下的只有彻骨的寒意——那不是意外,是袭击,是明晃晃冲着这场盛典来的袭击!
是一次恐怖袭击!
镜头里已经成了人间炼狱。炸弹在密集的人群中炸开,那些为王室婚礼祝贺的人们,像断线的木偶般在爆炸中被掀飞,猩红的血瞬间染红了街道。有人倒在地上挣扎,有人抱着伤口痛哭,更多的人在浓烟里疯狂逃窜,整个街道乱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这绝对是一次恐怖袭击…没错了!
就在他们这么想着的时候,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一辆印着红十字的救护车竟冲破混乱,径直闯入了街道。
他们是去营救伤员的吗?
这些英国佬还是很勇敢的!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荷枪实弹的恐怖分子鱼贯而出,脸上蒙着黑布,枪口闪着冷光,直扑不远处sEA阁下的车队。
枪声、爆炸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短短一两分钟内,刚才还象征着极致荣耀的盛典现场,就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电视机前的人,无不是呆若木鸡的站在那。
虽然电视里很快传来“恐怖分子袭击已被成功挫败”的播报,可大使馆里的震撼丝毫没有减退。
屏幕上,街道边的建筑被炸塌了一半,断壁残垣狰狞地立着,废墟旁的血迹与散落的杂物透过镜头扑面而来,刺得人眼睛发疼。
不知是谁先动了目光,紧接着,所有人的视线都像被磁铁吸引,齐刷刷地投向了站在人群边缘的耶米耶维奇。
他是克格勃驻伦敦情报站的负责人。
他的后背早被冷汗浸透,深灰色的衬衫黏在皮肤上,勾勒出紧绷的线条。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在众人探究、怀疑,甚至带着一丝恐惧的目光里,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不是我们干的。”
声音里的颤抖藏都藏不住,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说出这句话时的恐惧。
他怕,是真的怕。作为苏联驻伦敦的情报主管,他比谁都清楚,此刻苏联与sEA的关系早已剑拔弩张,就像堆在火药桶上的干柴,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尤其是不久之前,发生在埃塞俄比亚港口的爆炸,莫斯科一直在指责那场爆炸是sEA情报机关策划的。
并且信誓旦旦的说着要报复。
天知道…莫斯科也就是在嘴上说说而已。
这场发生在sEA阁下出席的盛典上的袭击,若是被算在苏联头上,会引起什么样的国际争端。
到时候这甚至有可能会引起大战——那可就是世界末日了。
感受着周围那些目光——有同事的惊疑,有下属的不安,甚至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紧张——耶米耶维奇心里暗自叫苦。
连自己人都在怀疑这件事儿是自己做的,更何况是虎视眈眈的sEA,还有那些等着看笑话的西方国家?
他不敢再停留,也没时间去辩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慌乱与恐惧,他猛地转身,快步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脚步有些踉跄,裤腿摩擦着地面,发出急促的声响。
“尼古拉!”他头也不回地喊道,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
不远处的年轻助手尼古拉连忙应声,快步跟了上来:
“中校。”
“立即去查!”
耶米耶维奇的脚步没停,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动用所有渠道,查清楚到底是什么人干的。有没有目击者?有没有恐怖组织宣称负责?任何线索都不要放过!”
他推开办公室的门,里面的灯光还亮着,桌上的文件堆得老高,却没人有心思去看。
耶米耶维奇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伦敦街头的车水马龙,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我们需要证据,尼古拉。”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紧紧盯着助手,说道:
“需要铁一般的证据,证明这件事和我们苏联没有半点关系。越快越好,晚一分钟,我们的麻烦就多一分。”
何止是麻烦。
这简直就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十几年前当肯尼迪遇刺的时候,美国就有一种声音——是苏联策划了对肯尼迪的袭击。
那么现在呢?
这场恐怖袭击会不会被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推到苏联的身上。
如果被推到苏联身上,那么接下来等待世界的将是什么?
是一场从未有过的灾难,并不仅仅只是像现在这样进行对抗了,到那时候,他们双方真的有可能会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发射核武器。
但——苏联真的没有这么干。
尼古拉脸色凝重地点点头:
“我明白,中校。我这就去安排,一定尽快查出结果。”
看着尼古拉匆匆离去的背影,耶米耶维奇无力地靠在窗边,双手插进头发里,用力抓了抓。
后背的冷汗还在往下淌,冰冷的触感顺着脊椎蔓延开来,冻得他打了个寒颤。
窗外的阳光明明很亮,他却觉得眼前一片昏暗,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办公室房门被推开了。
“中校,有你的电话从莫斯科打来的。”
现在莫斯科那边也知道了…耶米耶维奇无奈的长叹一口气,然后站起身走出了办公室,他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
看着电视机里的画面,从电视机镜头中,勃列日涅夫甚至能够认出李毅安,看着他镇定自若的站在那里,亲自向恐怖分子还击的画面。
这会他没有任何调侃的想法,只是有些紧张的抽了一口烟。
在抽烟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的颤抖着。
为什么会颤抖?
这绝对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这件事儿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不是!
这就是因为恐惧,因为勃列日涅夫非常清楚的知道——现在全世界都有可能会怀疑他。
怀疑是他让人干的,或者说是苏联在幕后指使的。
毕竟在埃塞俄比亚那边,苏联是吃了亏的,而且,他一直口口声声的说要报复。
该死的!
到底是谁干的?
勃列日涅夫的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他的手指是颤抖的。
这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愤怒。
“是我们干的吗?”
扭过头来,勃列日涅夫看着安德罗波夫这位克格勃的负责人,问道:
“和我们没有关系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某种不确定,他有点儿担心会不会是科格博这边自作主张了?
毕竟,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爆炸令他极其恼火,而且一再的说着要报复。
但是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况且哪怕就是要报复,那也是在其他国家的某一个地方进行报复。
刺杀李毅安…
自己又没疯,怎么可能会干这种事情呢?
但自己没封并不代表下面没有人想要去讨好自己,然后在那里自作主张,在苏联,这种事情是非常常见的。
面对询问,安德罗波夫回答道:
“我们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这样干一点都不专业。要知道他们可是专业的,虽然,他们的专业没有办法应用在那边。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儿都不是他们干的。
“那么是谁干的?”
“根据目前获得的现场信息来看,这些恐怖分子应该来自中东。”
安德罗波夫的话音刚落,勃列日涅夫就紧张的说道。
“什么?还是和我们有关吗?”
他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那边的一些国家和组织确实都是他们支持的。
对于想要撇清关系的勃列日涅夫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
“现在我们还不清楚,但是我相信8年前的黑色1月事件之后,没有任何恐怖分子愿意去招惹他们。”
作为克格勃的主管,安德罗波夫非常清楚,在过去的8年之中,为了报复,他们干了什么。
对于他们所采用的那些手段,安德罗波夫是非常赞同的,因为只有用那种手段才能够确保恐怖分子不会再一次发动袭击。
同样也让他明白了sEA的底线。
他明白。那些遭受严重打击的组织难道就不明白吗?
既然明白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继续去招惹他们招惹不起的对象呢?
“毕竟,对于那些组织来说,他们所发动的袭击不过只是为了报复,并且为了让自己的名声远扬,从而吸纳更多的支持者以及资助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通过袭击sEA的方式来争取支援。因为这个代价是极其惨重的,同样也是他们所不能够承担的。”
这正是这个世界对赤裸裸的真相,人们总是欺软怕硬的,哪怕就是看起来肆无忌惮的恐怖分子,他们也会去挑选相应的对象去欺负。
如果对方无止境的报复是他们无法承担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变得极其谨慎,甚至变得彬彬有礼。
“所以我并不认为是他们干的,但是,很有可能是他们的人或者说执行这次恐怖袭击任务的人,可能在那些训练营中接受过训练。”
安德罗波夫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
“而那些训练营里有我们的人,所以…”
“所以,李很有可能会把目标指向我们是吗?”
勃列日涅夫这个时候突然有些想要骂娘了。
那些该死的家伙怎么就这么不受控制呢?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些底线是不能够触碰到他们,难道就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些人是不能招惹的吗?
有时候,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人们才会去后悔,就像现在勃列日涅夫后悔为什么要去训练那些人,并且向他们提供大量的资助,他们又能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呢?
有没有给美国带来麻烦?勃列日涅夫还没有直接的感受,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麻烦了。
“立即,现在,我们要弄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人策划实施的这件事情,如果有必要,无论是谁,他的人头去给李一个交代。”
这个时候勃列日涅夫可顾不上什么面子了。最重要的是要撇清俄国和这件事之间的关系。
他很清楚,如果这件事儿和苏联产生一丁点关系,都会给苏联的声誉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
毕竟,这种行为绝对触犯了全世界的底线。
“还有,还有立即以我的名义给他发去慰问电报,还有英国,我们要对恐怖袭击中死伤的英国人表示同情和哀悼…”
这些当然都是官方化得,但真正的麻烦并不是这,而是——怎么把苏联从这潭浑水中抽身出来!
不用去想,勃列日涅夫都知道…现在全世界都在怀疑自己。
可——真不是我干的!
心里这么想着,一时间勃列日涅夫别提多委屈了。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