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挺爽利。两口子起早贪黑在老房子那边作坊忙活,新房子就他们儿子住,也是你们一中的,开学高三了。去年招的学生考大学走了,这不寻思开学再招俩,还能跟他儿子做个伴儿。”李建国抬腕看了看那块老上海表,“这会儿正忙批发的点儿,等散场了咱过去。”
“成,靠谱就行。”江海潮爽快应下,随即想起一事,“对了,你让小盖找我,没啥急事吧?”
“急事我早打电话到你爸单位了。”李建国说着,顺手从旁边案几上的旧皮包里摸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动作自然地塞到江海潮手里。
他飞快扫了眼正埋头干活的徒弟们,声音压得更低:“这半个多月,文化衫和那批随身听,走量不错。这份你先拿着,开学还有一波,大头还在后头,少不了你那份。”
江海潮手指一捻,信封的厚度让他心里有了底。他没假客气,利落地揣进裤兜:“行,那我先拿着。等你们这摊子彻底稳了,就别惦记我了。我就动动嘴皮子,出点馊主意,真本事还得看你们自己。”
“滚犊子!”李建国笑骂着在他胳膊上捶了一下,“跟哥还来这套虚的?你这叫馊主意?这他妈是点石成金!以后这种‘馊主意’,有多少你给我出多少!”
他凑近些,眼里闪着光,“这文化衫买卖,咱就吃个时间差,等别人眼红跟风,咱就抽身。小宇这小子,现在练得差不多了,能支棱起来了,正好让他接手你说的体育用品那摊子。我找人打听了,路子是真野!”
他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还得是你啊中秋,眼光毒!”
“打住打住!再夸我脸都要被你夸秃噜皮了。”
江海潮赶紧按住他竖起来的大拇指,岔开话题,“老盖跟着你,上手咋样?其他几个学校的代理都敲定了没?新生开学可是块大肥肉,咬住了,开店的底子钱就有了。”
“小盖这小子,是块做买卖的料!脑瓜子活络,办事还踏实,不耍滑头。”李建国刚要习惯性竖拇指,被江海潮眼神制止,他嘿嘿一笑。
“放心,其他几所高中都铺上人了,我让小宇盯着。以后这些跑腿联络的活儿都交给他,等他翅膀再硬点,我给他投点本钱,让他自己扑腾去……”
说完,他目光炯炯地盯着江海潮,那眼神跟探照灯似的。
江海潮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瞅啥?我脸上开花了?”
“你说瞅啥?”李建国脸上堆起“我就赖上你了”的笑容,“等小宇把这摊子接稳了,你是不是再给哥琢磨点新财路?哥就信你这脑子!”
“得得得!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呢?”江海潮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年前你能把这体育用品的路子趟明白,就算你本事!明年开春,学校运动会,各单位搞活动,那才是出货的黄金期!多大的场子?别这山望着那山高,贪多嚼不烂。”
李建国听他没给新点子,但话在理,也就嘿嘿一笑没再纠缠——先把这锅饭煮熟了,再磨他不迟。
接下来,李建国把开学季的散货计划、各校代理人手分配、代销点铺货节奏,以及最关键又最微妙的“疏通关系”环节,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江海潮安静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查缺补漏。特别是提到“疏通关系”时,他眼神沉了沉,提点了几句“分寸”和“边界”,有些不能明说的事,点到即止,李建国心领神会。
快九点时,表嫂孙娟也来了。李建国看看时间,不再耽搁,和江海潮下楼跟陆宇交代一声,便带着他直奔商厦后头的农贸市场。
早市批发的高峰已过,喧嚣和拥挤散去,市场里零星的散客开始进场。空气里混杂着生肉、水产和烂菜叶子的复杂气味。
江海潮跟在李建国身后,熟门熟路地绕过腥膻的肉摊、水淋淋的鱼档,拐进了蔬菜区。
没走多远,就在一排豆制品摊位的当头停下。
“徐姐!忙完啦?冯哥没在?”李建国嗓门洪亮,冲着摊子后头一个系着围裙、笑容满面的中年妇女招呼。那妇女个头不高,手脚麻利,腰间挎着个鼓囊囊的帆布包,包带上还用细麻绳拴着个卷了边的记账本。
“哟,建国啊!刚喘口气。老冯去客运站给班车送货了,找他有事儿?”徐姐一边利索地归置着案板上的干豆腐,一边笑着反问。
“找您二位谁都一样!”李建国笑着,一把将身后的江海潮拉到跟前,“前儿听您提过一嘴想招住宿的学生?这不,给您送人来了!这是我老姑家的表弟,江海潮,利民乡的,也在咱市一中念书,开学高二了。”他又转向江海潮,“中秋,这是徐姨。”
江海潮上前半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笑容:“徐姨好,我叫江海潮,您叫我中秋就行。”
“哎!好好!叫徐姨就对啦!”徐姨的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江海潮身上扫了一圈,笑容更盛了,对李建国夸道,“建国,你这表弟,个头真精神!一看就是好小伙儿!别站着了,快,后边有小马扎,坐着说!”
她说着,麻利地从摊子底下抽出两个小马扎,让两人在摊位后边靠墙根坐下。
小小的豆制品摊子上,大豆腐水嫩,干豆腐齐整,豆泡金黄,豆干酱香,腐竹素鸡码放有序,旁边还堆着水灵灵的绿豆芽黄豆芽,透着股家常过日子的殷实劲儿。
徐姨一边跟李建国寒暄着家长里短,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离开江海潮。
见小伙子坐姿端正,说话不紧不慢,眼神沉稳,那股子超越年龄的从容劲儿,让她心里那点对陌生学生的顾虑消了大半。
没等李建国多费口舌,她便爽快道:“行!我看中秋这孩子就挺好!等会儿老冯送完货回来,我就带你们过去瞅瞅房子。离一中近,走着也就十来分钟。”
江海潮也适时表态:“麻烦徐姨了。只要房子合适,其他的都好说。”
三言两语,这事儿就算口头敲定了。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