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
等到周惊蛰抵达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
仪仗、祭坛早已准备好。
太后,文武百官,甚至还有一些百姓也都静静地站在广场两侧,屏息以待。
全场肃穆,好像都在等他这个皇帝抵达,好才上演一处好戏。
盯着眼前的一切,周惊蛰心中升起一丝寒意,目光在玄明身上停留片刻,旋即扫过四周神情凝肃的官员。
整个大殿上上下下都早已打点好,
所有人都已经通知到位,却唯独没有通知他这个皇帝。
这分明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局,而他这个皇帝,竟成了唯一的局外人。
周惊蛰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翻涌的寒意,缓步向前,走向香案前的位置。
高台之上,玄明大师一身金丝道袍,仙风道骨,目光深邃如渊。
在他的背后,太后一袭绛红凤袍,端坐于雕龙椅上,神色淡然。
“玄明拜见皇上,吾皇万岁!”
玄明的声音低沉而平稳,眼神恭敬,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倨傲。
周惊蛰甚至在那眼神中看到了一丝侥幸、狂妄。
他心中一凛,面上却不显分毫,淡淡道:“道长免礼。”
“皇儿,这机不可失,莫要延误了这为我朝祈福的良辰。”
太后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透着几分威严与不容置疑。
周惊蛰微微颔首,正欲开口,却听玄明一甩拂尘,“皇上,吉时已到,请陛下登坛祭天,以顺天意。”
下一刻。
黄钟骤然响起,金石之声穿透云霄,震得人心头一颤。
周惊蛰脚下一顿,心中微微一震。
那钟声仿佛催命符般,但他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像个提线木偶一般被人牵引着走向祭坛中央。
礼乐声中,周惊蛰缓步走上祭坛中央。
祈福大殿,
他作为天下共主,本该是这场祭祀绝对忠心。
但今日,
他却仿佛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甚至连自己命运的走向都无法掌控。
这让他心中翻涌起无奈的憋屈之感,却又不得不强压下这股情绪。
和往常一样,前三炷香祭天地,接着是祭五谷,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香烟袅袅中,周惊蛰的手指微微颤抖,却依旧稳稳将香插入炉。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忘记今日之耻。
香火燃起的瞬间,他仿佛看到自己登基时的画面,那时的自己,意气风发……
就在他恍惚之际,耳边忽然响起玄明低沉的声音:
“礼毕,皇上诚心日月可鉴,想必幽州定会风调雨顺。”
话音未落,文武百官便齐声高呼:“皇上圣明,国运昌隆!”
“皇上圣明,国运昌隆!”
“皇上圣明,国运昌隆!”
“皇上圣明,国运昌隆!”
……
听着那整齐划一的呼声,周惊蛰却只觉得讽刺至极。
倘若国运昌隆的话,又怎会让玄明当道,又怎会让这百官为虎作伥!
就在这时,一道惊雷突然炸响,震得天地失色。
风起云涌间,细雨如丝,细雨洒落在祭坛四周,如同天地垂泪,倒好像是上天感应,雨润万物。
雨水顺着周惊蛰的眉骨滑下,模糊了视线,却让他心中的冷意愈加清晰。
玄明收回落在周惊蛰的目光,与太后眼神交汇了一眼,随后拿起在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延寿羹。
“皇上,此乃贫道以仙家妙法炼制的延寿羹,愿陛下饮下,以延国祚。此羹乃天地精华所聚,服之可安神养气,延年益寿。”
玄明双手奉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周惊蛰望着那泛着热气的羹汤,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寒意。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场祈福大典只不过是个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借天意之名,逼他服下这所谓的延寿羹。
虽然他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但毫无疑问这延寿羹绝非善物。
尤其是玄明身为魔门高手,各种诡异莫测的手段层出不穷,贸然服下这羹汤,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就在他迟疑的瞬间,一道冷哼之声从高台之上缓缓传来。
“怎么皇儿,你莫不是认为这延寿羹有问题?”
这声音无比凄冷,虽不是呵斥,却比呵斥更让人如坠冰窟。
周惊蛰心头一震,缓缓抬头,只见太后端坐于高台之上,面容冷峻如霜,一双凤目直直盯住他,仿佛要洞穿他的心思。
太后这样的态度,让他心中更加确信了先前的猜测,这延寿羹必有蹊跷。
“太后明鉴,皇儿只是……”
他深吸一口气,想要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然而这个时候,文武百官却又齐声附和道:
“请皇上速饮延寿羹,以慰天心!”
“皇上若不饮这延寿羹,微臣就跪地不起!”
“恳请皇上,服下这延寿羹,以慰天心!”
……
下一刻,文武百官更是齐唰唰的跪下。
周惊蛰望着跪倒一地的群臣,心中蓦然一沉。
雨势渐密,衣袍尽湿,冰冷的雨水顺着他的脊梁滑落,仿佛一条条寒蛇爬行。
他能感觉到玄明的目光正静静地注视着他。
那目光仿佛带着某种催逼的力量,令他几欲窒息。
这就是他的文武百官,
这就是他的护国良臣,
一向以忠臣自居的他们,此刻竟无一人站出来为他分忧,反而齐齐跪倒,逼他饮下这不明不白的延寿羹。
雨水模糊了视线,也模糊了忠奸的界限。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前那屏息而立的百姓们此刻忽然骚动起来,有人齐声高喝,接下来便是一阵喧哗。
“皇上,玄明大师乃世外高人,这延寿羹定不会错的。”
“就是,皇上这些日子操劳过度,不然又怎会容忍那苏景明占据一方。”
“皇上精力不济,这幽州之事犹豫不决,这才导致了灾民流利失所。”
“不过,这下有了玄明大师在,天下定当国泰民安。”
“就是皇上,还请服下这延寿羹!”
……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之声,周惊蛰脸上一片寒意。
原本压抑在心中的愤懑在这一刻骤然爆发,一口鲜血猛地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衣襟。
他踉跄一步,强忍体内翻涌的气血,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群臣,又看向那些高声呼喊的百姓。
太后夺他劝,他能忍;
玄明借天命压他,他也能忍;
可这百姓居然也在此刻逼他,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原来在百姓心中竟已沦为如此不堪的形象。
雨水冲刷着他的脸庞,仿佛要洗净他心头的屈辱与愤怒。
他此刻只觉得讽刺至极,
枉费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想整治超纲,如今却是落得这般下场。
太后见此,有怎会放过这个机会,连忙急声道:“来人,还不速速让皇上服下延寿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