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大师?
就是那个曾经跟随先帝的,据说十分精通卦术,几乎可以预测一切的玄明大师?
他不是已经退了么?
这怎么…
周惊蛰看着屏风之中的太后,逐渐明白了一些。
很明显,这太后想要借苏景明不在的机会。
将手伸入朝廷之中,而且还不是以自己的名义。
既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搁这又当又立呢?
如果太后只是想垂帘听政的话,那么他并不会太抵触。
毕竟,他还是名义上的皇帝,皇权已经被他稳稳握在手中。
任凭太后在后面使些什么手段,对他根本就产生不了什么威胁。
可要是将玄明大师这种几乎可以称之为第二个苏景明的重量级人物给安插在朝廷中。
这就等同于安插了一根钉子在朝堂之上,
可以想象日后他无论如何行事,玄明大师都是他绕不过去的砍。
这其中,一定有鬼。
“怎么,惊蛰,你觉得不好么?”
见周惊蛰一直沉默,太后也有些不耐烦了。
如若不是顾忌周惊蛰身为皇帝的脸面,
他才不会兜这么这么一个大圈子。
听到太后的话,周惊蛰面色恢复平静,缓缓说道。
“没事,儿臣遵循太后的意思。”
“这就对了。”
对于周惊蛰的回答,太后满意一笑。
这样朝堂之上也算是有了她的人。
日后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会方便许多。
“好了,惊蛰,老身要休息了,你也下去吧。”
“儿臣遵命。”
周惊蛰低着头行礼,缓缓退出大殿。
待走出去后,他就开始细细回想刚才太后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
要知道,这位太皇太后已经退下去有小十年了。
甚至当初这位太皇太后的党羽都已经快见不到人了。
如今这般突然的安插自己人入朝堂,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果仅仅是在朝中扶植自己的势力,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莫非是要卷土重来?
想到这里,他忽然感到一股寒意袭来。
在这朝堂之上,幽州一行让他对苏景明彻底改观的同时也更为忌惮。
而现在太后也横插一脚,
毫无疑问,整个朝堂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如果一个不慎,只怕他真的会从这皇位跌下去。
“事到如今,朕只能使出这一招了。”
想到这里,他缓缓闭上眼睛,以心神在脑海之中默念。
“系统,为朕推演这玄明大师之后的种种事情。”
【叮,预测未来大劫之——妖僧乱政。】
下一刻,只见无尽黑雾翻涌,迷雾之中仿佛又无数光点飞速掠而过。
再转眼,他已经来到太极殿,下方跪着的是文武百官。
只是这一次不同的,龙椅之下那张本该属与苏景明的座位,此刻却被颇为和蔼的玄明大师把持。
【你是大周王朝的帝王,太皇太后放弃垂帘听政,给你一次机会,却没想到从苏景明身上下手,反而为其做了嫁衣。】
【基于此,太皇太后决定,趁镇国大将军苏景明还没回来之际,让玄明大师帮助你稳定朝纲,实则夺权。】
周惊蛰看着这一条条冰冷的文字,心中莫名升起了很多复杂的情绪。
也幸亏他多了个心思,推演了一番。
不然再过一段时间,这些恐怕真的就成了客观既定的事实了。
到那个时候。
外有坐镇幽州,独居一方的苏景明,内有太皇太后一手提拔上来的玄明大师。
只怕,他这个皇帝位置要不得安生。
随后,脑海之中的系统继续浮现出一道道冰冷的文字。
【今日,即是这玄明大师觉得时机成熟之际,决定联合朝廷之中,太皇太后的旧臣,在龙椅之左再设立一把国师之椅,大有瓜分天下之势。】
看到这里,周惊蛰只感觉自己的心仿佛都凉了半截。
如今的情况,当真是皇权疲弊,天下三分。
镇国大将军苏景明,手握兵权,兵强马壮,而今更是隐隐有割据幽州之态。
偏偏现在幽州灾情正紧,哪怕苏景明胆大到公然拒旨,他也是无可奈何。
尤其是在幽州亲眼目睹灾情之后,他对其更是忌惮。
无论如何,一时半会苏景明他是动不得。
然而现在,太后又以玄明大师为国师,携朝廷旧臣抽手朝政,简直就是乱上加乱。
先前那些朝廷旧臣本对苏景明颇有微词,
更是对他这个新上任的皇帝奉旨不遵旨,让他在许多事情上处处掣肘。
尤其是,先前他还为了为了苏景明的事情,压了压几位老臣的弹劾奏章。
可以想象,
如今有太后再背后推波助澜,
这偌大的朝堂之上恐怕无一人可供他用。
他这个皇帝,
当真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想到这里,他就不由冷笑一声。
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还真是可笑至极。
如今站在他这边的恐怕只有先帝遗旨的正统地位,以及那虚无缥缈的民心。
而更让他担心的是,
苏景明有兵,玄明大师有名,
这两个人一旦联手,
那他周惊蛰周惊蛰主政的这一王朝,将成为那历史之中的。
恐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桥段将真的会上演。
可悲的是,他周惊蛰居然是哪个被挟的天子。
“不行,悲剧不能在朕这里再次上演。”
他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抹狠色,随即又归于平静。
【玄明大师联合朝廷众臣把持朝政,对于你的圣旨多以否定,阳奉阴违,彻底将你架空,你成孤家寡人一个。】
【玄明与百官相互勾结,对上一心讨好,对下苛以重税,将天下百姓弃如敝履,不管不顾。对于各地的灾情,谎报、瞒报,甚至干脆不上报。】
【由于各地灾情爆发,朝廷迟迟不能处理,百姓流离失所,民怨频生。你成为人人口中的——暴君!】
【民怨终于爆发,为了平息民怨,太皇太后下令将你废黜……】
“可恶!”
周惊蛰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之上,案上的奏折被震得纷纷跌落。
这样的推演结果他是没想到的,
他原以为最差的结果只是朝堂不稳,但却没想到居然会演变成如此地步。
“不行,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他眼中闪过一道寒意,但旋即又消失不见,眼中有的只是无尽的平静。
虽然他知道,玄明大师如果当上国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但其他人可不知道,
更为重要的是玄明大师乃太后的人。
他这个时候向其发难,只会言不正名不顺,
甚至极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把柄,后果很严重。
按照推演的那样,
玄明大师把持朝政以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自露马脚。
那个时候,才是他动手的时机。
而且,
他倒也不是不能利用玄明大师。
驱狼吞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