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中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茶香袅袅。
“来尝尝这早春的新普洱。”明冀给陆峰沏了杯茶,抬手示意,“请。”
他一脸和煦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蒋少爷引荐的大导演,果然气度不凡。
“太客气了,明经理,我自己来就行。”陆峰伸手接过那杯飘着清香的茶。
他向来爱品茶,绿茶的鲜、蜜桃茶的甜、阿萨姆奶茶的醇厚……这些都是他爱品的。
金马奖颁奖典礼后没几天,安抚好几个妹纸,陆峰就跑来湾湾这边寻个清静。
明冀也给自己倒了杯,指尖摩挲着温热的杯壁,闲聊道。
“听说陆先生的《新不了情》拿了金像奖最佳编剧?能从那么多佳作里脱颖而出,真是不简单。
说起来,我们这边的金马奖,想电影拿奖,是要下硬功夫的。”
“过奖了。”陆峰浅笑,“金马奖都办了二十年,根基深厚,我们那边才刚起步,论权威性还差得远呢。”
“确实是这个道理。”明冀看了他一眼,不再绕弯子,直接问道,“关于接下来拍电影的事,陆先生有什么安排了吗?”
《僵尸先生》上映两周,直接霸榜票房榜第一,与他之前的文艺片《新不了情》相比,这部商业片无疑更成功。
“我这边计划拍两部电影。”陆峰开口道。
明冀眼睛一亮,显然来了兴致。
“不过……我有几个条件。”陆峰话锋一转。
明冀目光在他脸上稍作停留,随即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是这样,前阵子我在湾湾注册的电影公司,牌照刚批下来。”陆峰解释道。
“公司主要做电影投资,也打算签些演员,这次想跟中影这边合作看看。”
陆峰浅浅一笑。要让梦工厂的湾湾分部站稳脚跟,自然要找本地电影公司扶一把,而作为湾湾三大厂之一的“中影”,在他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年头的台产电影,不是琼瑶式的老套爱情片,就是教条式的军教片,观众看腻,然后票房一路跌进谷底,现在整个湾湾本土电影产业处于半歇业状态,相比之下,各大院线更愿意引进香江的电影。
去年,中影联合另外两家厂拍的《大湖英烈》,砸了四千万新台币,票房却不到五百万,另一部横扫金马奖、耗资五千万的《苦恋》,在票房上更是输得一败涂地,连广告费都没能回本。
“当然可以,我们非常欢迎。”明冀略一思忖,笑着应道,“拍电影总归有风险,不知道陆先生打算怎么合作?”
他们眼下最缺的就是卖座的片子,公司财务亏空得厉害,这时候有人愿意带资进组,自然求之不得。
“风险和收益向来并存,有句话说得好,风浪越大鱼越贵。这样吧,风险我这边多担些……”陆峰话锋沉稳。
两人就合作细节展开了深入交谈。
几番忽悠画饼下来,陆峰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他也答应扶持陆峰他在台湾湾的电影公司,而陆峰也作出让步,愿意多承担风险,在票房分红上让利一步。
电影还没开拍,陆峰就已经把甲方说得心潮澎湃,仿佛一片大好前景就在眼前,毕竟战绩可查。
……
导演部,会议室。
“砰砰砰——”门口传来几声轻响。
“进来。”陆峰扬声应道。
门被推开,一个年轻小伙快步走了进来。
“来,坐这儿。”陆峰笑着朝杨得昌摆了摆手,示意他到会议桌旁就座。
他走到桌旁,放下手中的文件,随后一旁的助理就给他倒上一杯茶水。
这时桌边已经坐了几位,分别是陈昆厚、侯校贤、陶得成、柯一镇,这些都是湾湾新浪潮电影里响当当的人物。
尤其是侯校贤和杨得昌,更是这场新电影运动的核心。
陆峰先前在《新不了情》里用的那些长镜头美学,不少都借鉴了后世侯校贤那部《悲情城市》,他也凭借着这部片子拿到了威尼斯金狮奖。
而杨得昌日后凭着《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拿下戛纳最佳导演,那分量更是没得说。
不过现在,除侯校贤和陈昆厚以外,其他几人都是都属于新人导演,都是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至今一部片子都没有导演过。
“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开始接下来的会议吧。”陆峰站在主位旁,开口说道。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陆峰。”他没有多余的话,径直起身,拿起面前的几份文件,逐一分发给在座众人。
在场几人大多不清楚今天的会议要做什么,只知道是被上头叫过来开会,此刻都带着迷惑的目光看向陆峰。
不过他们对这个男人倒是早有耳闻。同为导演,这人最近风头正盛,业内的名气很不小。
“先谈正事,有什么想唠的,等会再说。”陆峰浅浅一笑,语气平和。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便拿起文件翻看起来。
每个人手里的文件都不一样,这是陆峰特意为他们量身准备的。开会前,他已经跟明冀要了他们的资料仔细看过。
若是大家对安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正好可以借着这次会议,当面说清楚、讲明白。
陆峰并不打算全程参与台湾电影的拍摄工作。平日里要日理万机,要忙着挣钱养家,安慰佳人,实在分身乏术。
“这是接下来公司安排你们拍的电影项目规划书。”陆峰补充道。
陶德成、柯一镇、杨得昌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眼里都透着期待。他们来没多久,居然就有现成的电影可以拍了?
要知道,中影向来是实行的是按资排辈的片场制度,资历越老话语权越重。新人想独立执导,不得在片场从副手做起,熬上几年才有机会。
陆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等他们都看完文件,才开口道:
“演员你们可以自行挑选,我不会过多干预你们的创作。”
杨得昌原本正想开口询问这方面的事,听到这话,顿时放下心来。
“《光阴的故事》这部电影一共包含四个故事,计划由四位导演分别执导。陶德成、柯一镇、杨得昌,你们各负责一个故事,剩下的那个,就由我来拍。”
一听一部电影竟要四个导演共同完成,众人脸上不由露出震惊的神色。
“考虑到你们还是新人,这次的拍摄强度不会太高。”陆峰补充道。
《光阴的故事》是湾湾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在影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是它成本低,票房高~
这部集锦式电影由《小龙头》《指望》《跳蛙》《报上名来》四个段落组成,影片的时代背景是逐步推进的。
不过,这种分段式的创作模式,可不是一般人敢尝试的。
侯校贤看着面前那份《在那河畔青草青》的项目规划书,开口问道:“这投资是多少?”
这问题至关重要。有时候,一分钱真能难倒一大票导演。
谁也不想掐烂片,奈何偏偏钱不够,多少想法折戟沉沙了。
“陈先生那部《小毕的故事》和你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先给我拟一份报表。”
一开始说拍的是两部,不过对方加价,要求多拍一部,毕竟风险都是陆峰担大头。
陆峰看着他们,伸出四根手指:“不过放心,投资不会少于这个数。”
四百万新台币!
几人心里都是一惊,这么大手笔?
为了口碑比前世更好,这笔钱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陆峰自己公司出的。
而且片子拍好后,后期剪辑也由他的公司负责,他对这三部电影的话语权极大,几乎算得上是梦工厂旗下公主导发行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聊聊剧本的事。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正好一起完善完善。”
陆峰顿了顿:“这些剧本我也是刚写出来没多久,这几部电影各有侧重——有的偏艺术,有的侧重商业,尽量做到两者兼顾。”
他可不想看到这些电影拿奖拿到手软,票房却不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