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等朱小宝回到东宫时,已经快半夜了。

之前他召见了蒋瓛和暴昭,两人连夜赶去了山西。

朱小宝坐在文华殿,给自己倒了杯茶。

山西最近的事儿,一桩接一桩的。

先是都指挥使司密报说晋商有不轨的心思,今儿在凤阳又瞅见商人往山西运铁,眼下汤鼐又中伏牺牲了。

这三件事,看着能串起来,但没查清楚之前,朱小宝不敢瞎琢磨。

咋说呢,他打心底里不想自己最坏的猜想变成真的。

朱小宝揉了揉眉心,随后看向书桌上那几封从交趾送来的奏疏。

解缙在奏疏里讲了四件事儿。

第一,应天运到交趾的火器已经配给南疆海军,海防指挥使马福正忙着操练军队;

第二,西南茶马贸易七月份收入挺好,交趾布政司正在核算财政收入;

第三,交趾百姓的生产力逐渐恢复,各地的交通要道、学校、医疗设施等都在加紧建设;

第四,交趾贸易口岸的开设方案已经编纂完成,还附带了副本。

总的来说,交趾已经平稳下来,下半年可以重点发展商业。

解缙请求开设南海贸易口岸。

南疆海军有了防御和反击的能力,开海便也没啥后顾之忧了。

朱小宝仔细看了解缙关于南海口岸的奏疏,见他对人口、关税、治安、运输等都考虑得很周到,不禁暗暗点头。

他批复解缙,让他尽快推进南海开海的事。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大明文官向来对开海很谨慎,东南倭寇之乱更让他们害怕。

好在他们还不太关注交趾的发展,这也给了朱小宝自己处理交趾事务的机会。

趁文官还没把目光转到交趾这个小地方,朱小宝得抓住机会,让交趾的商业和农业一起发展。

要有说服力,就得有成果,而财政收入,就是关键所在。

朱小宝琢磨了好久,又单独给交趾的指挥使马福批了一道奏折。

“南海的贸易港口马上就要开了,南疆的海防可千万不能出岔子,只要遇到在海上抢劫的土匪,你赶紧抓起来杀掉,别管什么大国的礼节规矩。”

“就算敌人投降,你也要将他们诛杀,以此来震慑南海的贼寇!”

交趾的奏疏批注完毕,朱小宝实在是疲惫至极,便去休息了。

文华殿的灯火已经熄灭,清承宫却依然灯火通明。

朱允炆心中惶恐,看着灯光下的吕氏,脸上满是不甘,幽怨地说道。

“母亲,齐先生今日对我说……”

吕氏疑惑地看着朱允炆,问道。

“说什么了?”

朱允炆咬了咬牙。

“皇爷爷说,今年中秋要在武英殿摆席,宴请大臣们。”

吕氏一愣,顺口说道。

“又在武英殿?你皇爷爷又要搞些什么?”

她的面色突然一僵,怔怔地看着朱允炆,说道。

“齐泰还说了些什么?”

朱允炆答道。

“齐先生还说……皇爷爷保不准那天就要立大哥为太孙了。”

他猛地吸了口气,偷偷瞄了眼吕氏,接着道。

“母亲,孩儿想在那天也求求皇爷爷,让他给我封块封地,孩儿实在不想再留在应天,困在这憋闷得喘不过气的东宫了。”

“母亲,我们去封地过自在日子吧!”

吕氏犹豫了好一会儿,突然笑道。

“成,娘都听你的。”

朱允炆明显一怔,疑惑地看了吕氏一眼。

吕氏摸了摸朱允炆的头,满心欣慰地道。

“儿啊,你长大了。”

朱允炆抬头看了吕氏一眼,然后笑道。

“嗯,儿子日后,定会好好孝敬母亲。”

吕氏点了点头,道。

“好。”

“那母亲,我先回屋了。”

朱允炆说完,便转身离去。

只是他转身的那一刻,嘴角微微抽搐。

他刚刚说的话,不过是为了刺激吕氏,他比谁都想坐上那个位置!

可如今,母亲为何……不争了?

直到朱允炆的背影消失,吕氏才叹了口气。

“儿啊,你想让娘做什么,娘都知道!”

朱允炆一直都是个懦夫,就像是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鹰。

而吕氏,便是那只努力保护幼崽的母鹰。

朱允炆多次说自己不想争,但自家的孩子,身为母亲,自是最清楚的。

起初,吕氏也以为朱允炆真的有了不争的念头。

可渐渐发现,他不是不争,而是想让自己替他争。

吕氏不想恶意揣测自己的儿子,但若是儿子想要坐上那个位置,即便是付出生命,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吕氏抬头,仰望着苍穹中的紫微星。

那紫微星正在缓缓升起。

坊间传言,紫微星的升降,便预示着一代帝王的兴起和陨落。

今夜,紫微星渐渐向上空移动,那是否意味着,新君即将崛起了呢?

吕氏喃喃低语。

“皇爷,当年臣妾嫁给太子的时候,可是从西华门悄悄抬进东宫的,哪怕入了东宫的门,您都没让大张旗鼓的办婚事。”

“后来常氏没了,臣妾费了好些心思,使了不少法子,才让太子把臣妾扶了正。”

“为了那一天,臣妾实在是装得太久了……”

“当年臣妾也正值妙龄,但为了迎合您眼里的‘贤淑模样’,把金钗玉镯都收了起来。”

“这些委屈都不算什么,直到允炆出生,直到朱雄英入土……臣妾才算盼到了头,瞧见了希望!”

“朱雄英走了以后,臣妾就一门心思为允炆打算,他在您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哪回不是尽心尽孝?”

“可您瞅瞅,您对他公平不?”

“自打您找到老大后,哪还把允炆放在心上?”

“您没有!您根本没在乎过!”

“八月,到了……”

吕氏渐渐垂下扬起的脖颈,眼中渐渐浮现出一抹怨毒来。

“为了允炆,臣妾什么都做得出来!”

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往常。

朱小宝又开始早出晚归,日日帮着朱元璋批阅奏疏。

地方上的大官们,似乎也都慢慢习惯了皇孙批阅的奏折。

交趾布政司那边,最近也忙得不可开交。

毕竟解缙答应过朱小宝,要在下半年,大致实现交趾境内的商业化。

而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不到四个月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