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宝心头震颤,又追问道。
“所以……你打算如何?”
蓝玉深吸一口气道。
“咱已与傅友德等人商议,在川蜀布下防御阵型!”
“朱棣绝非善茬,他的兵历经战阵,而江南兵久未征战,如何能与之抗衡?”
“川蜀狼兵勇猛,必须提前谋划!”
朱小宝皱眉。
“此事为何不告知皇爷爷?”
蓝玉冷笑道。
“那可是皇爷的亲儿子!”
“皇爷能信,咱却信不过!”
“若让你牵涉其中,必定遭疑,此事咱蓝玉一人承担,便是死,也要为你扫平前路!”
朱小宝动容,却仍沉声道。
“百姓在峨眉山为蜀王供奉画像,可是真的?”
蓝玉正色道。
“确有此事,但非蜀王本意!”
“当年两川之乱,咱平叛后,蜀王减免赋税,百姓自发供奉画像,以表感恩之情。”
朱小宝点头,又问。
“兵部为何弹劾你?交趾税银丢失,是否与朱棣有关?”
蓝玉闻言,猛地从草床上站了起来。
“定是有人暗中算计!”
“朱棣在北平经营多年,说不定兵部早有他的眼线,他这是要借皇爷之手,剪除我等羽翼!”
朱小宝眼神一凛。
“你是说,解缙调张辅之事,也是他的阴谋?”
蓝玉沉声道。
“不管是不是,如今皇爷已对咱起疑。”
“你记住,切勿在皇爷面前表露对朱棣的杀意,否则储君之位难保!”
朱小宝握拳。
“若逼我,大不了鱼死网破!”
蓝玉怒喝。
“糊涂!”
“你是未来的天子,怎能因一时之气坏了大局?”
“咱这条命算什么?你若出事,大明江山谁来守护?”
朱小宝沉默良久,沉声道。
“我不会让你死的,我要你活着,助我稳住这大明江山!”
说罢,朱小宝转身离去,背影坚毅。
蓝玉望着他的背影,眼眶微热,低声道:
“臭小子,你一定要撑住啊……”
雨声渐急,朱小宝在雨中握紧拳头,目光坚定。
何广义撑着伞,跟在朱小宝身后出了北镇抚司。
朱小宝看向何广义,道。
“你先回去吧,暂时别与我太过亲近。”
何广义急道。
“殿下……”
朱小宝抬眼淡淡看向何广义。
“回去。”
何广义不敢多言,只得返回北镇抚司。
朱小宝撑着伞,在漆黑的雨夜中前行。
何广义的忠心,朱小宝尽知,也默默记在心里。
但有些话,朱小宝不能许诺。
为上位者,更不能对下属表露过多恩德。
总之,下一届锦衣卫指挥使,朱小宝心中已有人选。
朱小宝渐渐陷入了沉思。
蓝玉之意,这两件事背后或许是朱棣所为。
朱棣将北疆经营得固若金汤,而大明疆域辽阔,应天又对外开放,这便让朱棣有机会在应天乃至兵部安插人手!
若兵部有朱棣的内应呢?
“消除羽翼……”
朱小宝低声喃喃。
“四叔好手段,目的达成了。”
顺着这条思路,他似乎渐渐寻到了谜团的源头。
交趾税银丢失,是为了让南疆与土司对峙,从而牵制南疆兵力。
西垂生乱,淮西勋贵乃至蜀王的兵权,第一时间被老爷子解除。
而最为高明的,还是在于让老爷子对蓝玉生疑。
一旦疑心起,朱元璋便会忌惮蓝玉与蜀王,甚至忌惮淮西勋贵。
朱小宝深吸一口气,收拢思绪,暂不去想这些。
眼下要看的,是该如何破解蓝玉之局!
蓝玉所言不虚,他是为朱小宝着想。
朱小宝心中感动,只是未在蓝玉面前显露。
而蓝玉与蜀王调兵防范北疆之事,朱小宝也不能告知老爷子。
蓝玉说得对,朱棣是老爷子的亲儿子。
朱元璋或许会怀疑他,但朱小宝若直言,便是僭越,是挑战朱元璋的权威!
当初解缙提议削藩,立刻被朱元璋贬官,此事已说明一切。
朱小宝倍感疲惫,回想在秦淮河畔时,他尚可无忧无虑,甚至幻想登基后如何施展抱负。
可如今,身处皇室权力旋涡中心,才知这摊浑水难趟!
即便已被朱元璋定为继承人,局势仍如此诡谲复杂,足见历朝历代的夺储之争,远比他想象的凶险。
朱小宝满腹心事地朝东宫走去,他未去皇宫,因尚未想好破局之策。
东宫之内,灯火通明,风雨拍打着窗棂。
朱小宝坐在书房中,目光随着摇曳的烛火忽明忽暗。
蓝玉案,终究还是爆发了,蓝玉以谋逆罪被投入锦衣卫诏狱,与历史记载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这场风暴尚未全面席卷,留给朱小宝的周旋时间尚且充裕。
若他袖手旁观,蓝玉等淮西勋贵怕是难逃一劫。
只是他未料到,洪武二十五年的蓝玉谋反案背后,竟藏着如此深意。
蓝玉为他所做的一切,他要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
然而,蓝玉与蜀王的谋划,朱小宝却无法向朱元璋坦白。
蓝玉看问题直击要害,正因如此,他才在谨身殿上守口如瓶,即便背负谋逆重罪,也绝口不提。
朱元璋生性多疑,这是封建帝王的共性。
特别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上,帝王往往秉持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
江山利益至高无上,任何人都可牺牲,唯有朱家江山必须稳固!
朱小宝要为蓝玉破局,关键在于蓝玉与蜀王书信中密谋的内容。
蓝玉与朱椿断了联系,这是必然。
老爷子必定会暗中将朱椿调入京师,以老爷子的性子,或许蜀王此时已在途中。
蜀王会如何回应朱元璋,连蓝玉都难以预料。
朱小宝陷入沉思,琢磨着蜀王朱椿可能用以应对朱元璋的理由。
突然,朱小宝眼前一亮,似有所悟,赶忙找出朱元璋先前送来的两本史料。
当年在朱府,朱元璋送给朱小宝两本记载洪武二十余年各地财政、赋税、军事等情况的史料。
很快,朱小宝就找到了洪武二十三年的两川祸乱记录。
史料记载,洪武二十三年,川蜀一带的朵甘土司、松潘祸乱川蜀,蓝玉出兵平叛,收复大量藏民、彝民编成兵卫,以扩充兵力,平息祸乱。
若说蓝玉与朱椿有交集,这无疑是关键所在。
朱椿必定也会揣测蓝玉向老爷子交代的内容,因此当朱元璋审讯朱椿时,他定会根据蓝玉的心思来应对。
朱小宝确信,调兵防北疆之事,蓝玉和朱椿绝不敢提。
那么,朱椿定会以两川祸乱为由头。
两人的秘密往来,也只能以此为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