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众人纷纷起身,大声说道。

“遵命!”

响亮的声音在天空中久久回荡。

众人散去后,张友彬留了下来,眼神复杂地看着解缙。

解缙有些疑惑,好奇地问道。

“张大人,你还有话要和本官说吗?”

张友彬弯腰行礼后,抱拳道。

“解大人,刚开始我对您抱有敌意,实在是抱歉。”

解缙愣了一下,然后笑道。

“张大人,其实本官一开始也不太待见你,不过……且称他为吾师吧,在吾来此地之前,他同吾说过一些话。”

“什么话?”

“月亮哪怕残缺,光芒依旧,宝剑即便折断,刚硬不改,有志向的人自信且自强!”

“君子胸怀宽广似海,能容纳万物,有志向的人心怀远方!”

“大丈夫并非没有眼泪,只是不在离别时轻弹,有志向的人情深意长!”

“应当及时自我勉励,时光匆匆不等人,有志向的人不会虚度光阴!”

“人生在世重情重义,看淡功名利禄,有志向的人不追逐虚荣功名!”

“心怀报国之志,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有志向的人是国家最坚实的依靠!”

解缙一字一顿,说得掷地有声。

张友彬听了,浑身热血沸腾,激动得头皮发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恨不得立刻为这片土地奉献一切!

“本官带着信念来到交趾,我答应过他,要还给他一个繁荣昌盛的交趾。”

“本官知道你是个有能力的官员,你和洪学彬不一样,他只是个因循守旧的官僚,而你不同,所以本官一直忍着,因为本官需要你,交趾也需要你!”

张友彬听后,愣了好一会儿,沉默许久才抬起头,眼睛泛红地看着解缙,问道。

“解大人,您的老师……应该就是在背后支持您的人吧?”

解缙重重地点了点头。

“没错!”

张友彬神色庄重地问道。

“敢问,此人是谁?”

解缙沉默片刻,说道。

“他是大明的希望,是我们的君主,是百姓的父母,是本官的恩师,他解决了寿州之危,发现了土豆这种粮食,还找到了治疗疟疾的神药……”

“他就是……大明的嫡长孙!”

一封紧急信件从云贵快马加鞭送到吏部部堂。

此时,六部的高官们都聚集在吏部。

詹徽的手微微颤抖,手中的文书也跟着簌簌抖动。

众人都疑惑地看着詹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能让吏部尚书如此激动。

詹徽说道。

“诸位,传来云贵的消息,那里的疟疾被治好了。”

众人听到这话,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工部尚书秦放急忙问道。

“真的好了?”

詹徽点点头。

“好了!”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如何治好的?又是谁治好的?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

詹徽却沉默不语。

秦放着急地说道。

“詹部堂,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到底是谁治的?总得有个人吧?”

詹徽回答道。

“是交趾布政司。”

此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竟是交趾衙门?!

顿时,大家对交趾的印象彻底改变!

兵部尚书茹瑺问道。

“是交趾的谁啊?是谁发现了这种神药?”

大明的六位部堂高官都清楚,这份功劳意义非凡。

这就是真正的造福万民,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茹瑺接着说道。

“本官要奏请陛下,如此大功,足以封侯!”

詹徽皱了皱眉头,看着茹瑺说。

“这事就不劳你费心了。”

“什么?这怎么行?这么大的功劳,如果朝廷不给个说法,别人还以为咱们朝廷不公正呢!”

詹徽想了想,说道。

“那你就当作是圣上的功劳吧!”

“什么叫当作?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圣上是万民之君没错,但这是两码事。”

詹徽被说得头疼,哼了一声道。

“那就是圣上的功劳!这下行了吧?”

茹瑺的脸色变了,工部和刑部尚书也面露不悦,坚持说道。

“詹部堂,我们可不是没读过书的糊涂人,到底是谁?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詹徽说。

“该你们知道的时候自然会让你们知道。”

“你!”

“简直无耻!”

“你怕不是想独吞了这份功劳吧?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傅友文赶忙出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诸位给我个面子。”

“放屁!你不过是个户部侍郎,能有什么面子?”

傅友文顿时火冒三丈,怒喝道。

“你这话到底啥意思?行!我现在就说,你有胆子听吗?”

对方也不甘示弱,回应道。

“有什么不敢的!”

傅友文张嘴刚要讲。

“他就是大明皇……”

詹徽见状,赶忙伸手拉住傅友文,还偷偷冲他使了个眼色,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别说。

傅友文只好把话咽回去,悻悻地说道。

“算了,反正就算要论功行赏,也轮不到你们这些尚书来置喙,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吧!”

这场吏部的会议没持续多久就散了。

兵部尚书茹瑺、工部尚书秦放、刑部尚书杨靖三位部堂高官一同走在西华门的甬道上,各自准备回衙门。

一路上,众人都默不作声。

过了片刻,工部尚书秦放率先打破沉默。

“两位部堂,我总觉得这事儿透着股奇怪的劲儿,你们不觉得吗?”

茹瑺和杨靖纷纷点头,齐声应道。

“确实。”

杨靖接着说道。

“皇爷染上了疟疾,太医院去诊治了,可根本没治好,这就说明治好皇爷的人肯定不是太医院的。”

茹瑺补充道。

“疟疾最早在交趾爆发,接着云贵也出现了疫情,交趾布政司却先把疟疾控制住了。”

“刚才傅友文差点就说出‘大明皇……’,后面到底想说什么?难不成是皇子?”

秦放摇头否定。

“应天城里哪还有能管事的皇子啊,就算有,也都长期待在深宫里,啥都不懂,他们哪有本事治好皇爷的病?”

突然,秦放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

“皇爷染病的时候在火器监,我听火器监的同僚说,当时除了皇爷和詹徽,还有一位年轻的郎君也在那儿。”

杨靖愣了一下,喃喃道。

“不会是他吧?”

“嗯?”

茹瑺和秦放同时看向杨靖,满脸疑惑地问道。

“杨部堂,这个‘他’,是谁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