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交趾布政司衙门是当地的最高行政机构,不过这里并未设布政使。

毕竟布政使是朝廷从二品高官,朝廷不会派这样的大员来治理这块贫瘠之地。

所以,交趾布政司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是从五品左参政解缙。

此刻,在简陋的土坯衙门里,解缙正挑灯夜战,处理着桌上堆积如山的部落文书,还有土地、人口、财政等各类统计数据。

整个布政司衙门破旧简陋,和中原豪华的建筑相比,简直天差地别,甚至还不如中原的农村。

实际上,除了中原地区,很多地方的条件都和交趾差不多,这也是皇明官员将这些地方视为蛮夷、不毛之地的原因。

国朝高官们向来对这些地方不屑一顾,毕竟相较于强大的大明,这些地方确实难以得到官员们的尊重。

在他们眼中,除了九州华夏,其他地方皆是蛮夷。

这里的条件极为艰苦,从朝廷调来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老学究、老官僚,抱怨声不断。

解缙也没想到这里会如此艰难,整个交趾留存下来的钱财,总共才十几万两白银,还比不上朱小宝半年的收入。

这点钱,对于一个布政司来说,根本做不了什么。

除了财政紧张,百姓的农耕技术也十分落后,还在使用先唐时期的直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医疗方面更是一片空白,百姓生病只能听天由命,要么自愈,要么等死。

至于礼仪教化,更是奢谈,交趾的识字率仅有百分之一,街上随便抓个人,大多都是文盲。

基础设施匮乏,百姓住的是土坯房。

财政窘迫,医疗落后,教化艰难,人均文盲,这些问题都让解缙压力巨大。

但解缙没有丝毫抱怨,从应天日夜兼程赶来这里时,他就下定决心绝不退缩。

朱小宝的壮志豪言一直激励着他。

他也曾说过,要给长孙殿下打造一个繁荣昌盛的江山。

解缙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交趾的治理成败,是皇明嫡长孙能否顺利确立储君之位的关键。

这不仅关系着朱小宝的未来,更关系着大明的未来!

后半夜。

解缙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

来这里的九天里,他就没睡过一夜好觉。

虽然他有信心改善上述那些问题,但当前最大的难题是内部矛盾。

政权机构中的官吏们并不配合他的工作,导致他事事受阻,布政司的威严和权力如同虚设,沦为笑柄。

没人把这个年轻的左参政放在眼里,表面上大家客客气气,背地里却阳奉阴违。

长此以往,布政司将陷入瘫痪,任何政策都无法推行,必须尽快采取果断措施。

咚咚咚!

这时,敲门声响起。

解缙随口应道。

“进来。”

一名骑士单膝跪地。

“大人!”

解缙精神一振。

“来信了?快给我!”

他急忙打开信件,上面只有八个字。

“杀之立威,一切有我!”

这简单的八个字,却仿佛有着神奇的力量,让解缙原本疲惫的脸上露出振奋的神情。

他知道像洪学彬那些老官僚在应天城有着庞大的关系网,之前他不是不敢处置这些不配合的官员,而是担心会在应天引发连锁反应。

如今有了朱小宝的这封信,他便再也没了顾虑。

“辛苦了,你下去休息吧。”

解缙说完,连日来的愁容也随之渐渐消散。

他洗了把脸,又批复了一些文书,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布政司举行例行朝会。

交趾和大明的布政司一样,每天都会召集辖下所有官吏到衙门开会。

几个老学究如往常一般,一早就来了衙门,坐在太师椅上悠闲地品茶。

洪学彬整日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从翰林院编修调任至交趾布政司左参议,单从职位变动来看,这算是升迁了。

他可不只是个普通的布政司左参议,还兼任着交州南端三部的主管官吏,在交趾可是握有不小的权力。

此刻,他正优哉游哉地端着茶水,不紧不慢地品着。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官僚,他心态佛系得很,仿佛天大的事都能淡定应对。

“洪大人。”

一位布政司经历官语气平淡地发问。

“您说这解大人,干嘛这么拼命做事呢?咱在这穷乡僻壤的,到底要熬到什么时候啊?”

洪学彬眼皮微微一抬,瞅了他一眼,轻抿一口茶后,缓缓说道。

“谁知道呢!”

“解大人刚坐上这位置,想做出点成绩也正常,咱们表面配合配合就行!”

“呵呵!”

洪学彬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阳奉阴违那是他的拿手好戏。

“可问题是……”

经历官接着抱怨道。

“咱们之前都丈量过一次土地了,现在又来?这不是瞎折腾嘛!”

“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解参政瞎忙活?”

洪学彬脸上挂着笑,慢悠悠地回应道。

“解大人要什么,咱给什么就是。”

“可咱们给的数据,只是将上次的数据稍微改了改,您说解大人会不会察觉出什么?”

那经历官有些担忧的道。

洪学彬忍不住大笑起来。

“王经历,你觉得那个毛头小子能发现啥?”

“他能懂怎么丈量土地?他知道丈量一次土地得花多久?”

“不是我说,他怕是连一亩地有多大都未必清楚!我都懒得跟他计较。”

“我一直就想不明白,圣上怎么会派这么个没经验的人来交趾?他背后到底是谁在撑腰?怎么会有这么大本事把他弄到这儿来的?”

“就凭他,还想指挥我做事?”

“不过这样也好,有他在前面顶着,交趾出了任何问题,都怪不到咱们头上。”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打算在这混日子。

交趾治理得好坏,朝廷要考核也是考核解缙,跟他们没啥关系。

“王经历,你也是官场的老资格,怎么还像那些愣头青一样?”

“你瞧瞧那些年轻官吏,每天埋头苦干,最后得到了什么?”

“五年一次的考核,竞争激烈得很,好不容易才可能升半级,运气差的,十年都未必能升一级!”

“咱们大明吏部有规定,只要官员没犯大错,十年就能晋升一级。”

“咱们只要不做事,就不会犯错,不犯错,熬上十年自然就能升迁,何必自己找罪受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