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7月,天子刘协知天下统一,大将军罗启功不可没。现如今汉室已然衰微,军中只知大将军罗启,不知汉帝刘协。并非军中如此,民间也是如此。唯有主动禅让,才能安享晚年。于是刘协降诏,禅让于胤王罗启,罗启三次上奏请辞推脱,天子三次降诏不准,罗启乃受之,于是罗启定国号为大胤,册封刘协为山阳公,定都南昌,并且重新修建长安城。

在登基前一天,罗启和顾雍、杜畿、张昭、张紘、诸葛亮、庞统、郭嘉、荀攸、沮授、贾诩、曹操、戏忠、陈群、程昱等人共同商讨封王事宜。

顾雍疑问道:“主公,为何不封王?”

“孤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封王!”罗启说道。

“主公,我认为不光是异性不可封王,就是除了太子以外的皇嗣,也不能封王。”诸葛亮回答道。

“不错,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事情数不胜数,而且大多数都是因为皇子们封王后得到的权力或是兵权太大了。”曹操点头道。

“所以我觉得可以封侯,但绝对不能封王,哪怕是愿意在京师当个闲散的逍遥王也不行。”荀攸说道。

“可是如果不封王的话,将来若是出现权臣的话,只凭借一个都察院是不够的。他们只有督察、举报之权而已。如果那权臣权倾朝野,举报根本没有用,哪怕加上暗影卫协助也是一样的。”罗启说道。

罗启觉得封王一事,有利有弊,可能后世会出现兄弟相残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是可以巩固皇权,同时也可以用来制衡权臣。

“主公分析的不错,可是准备进行封王了?”庞统问道。

“此事简单,只需要取消掉原本封王该有的特权便可。首先要取消的就是封地的税收问题,孤准备将封地税收改变为朝廷来发放俸禄。除此之外兵权也同样取消掉,只保留封地的治理权。”罗启说道。

简单来说,这些被封王的皇子们,权力和一郡太守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带上了个王爵的身份以及更高的俸禄。

兵权掌握在各地都督身上,至于各地的藩王在战时可以拥有领兵权,但战后兵权就要归还。如此一来藩王们有朝廷来养着,还要负责治理地方,不至于让他们只会享乐最终变成一个废材。

“想要赚更多的钱,那就老老实实的干出一定的政绩来,或者立下一些战功出来,这样做的话,孤觉得是可行的。”罗启说道。

众人听明白了,封王是必须要有的,只不过削弱了大部分藩王本该拥有的权力。

“主公,属下觉得藩王们若是手中无兵权的话,将来或许制衡不了权臣,或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权臣和各州都督勾结。”沮授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削弱兵权。至于最后每个藩王最多可以掌握多少兵马,就由你们商议决定。可以参考郡城守军的数量,有了兵权那就必须得做一个文武双全的藩王。这样吧,孤再定一条规矩,除了孤亲自封的这些藩王外,他们的子嗣若是想要继承藩王的位置,那就必须得到书院学习。同时在毕业考试时,也要取得不错的成绩才行。同时必须是文院和武院都要考,若是只偏一院的话,那是肯定不行的。除此之外,给暗鹰卫也立下一条规矩,藩王及其子嗣也可查,同时全数记录在案,若有犯事者,立刻送到后世皇帝的手上来。”罗启说道。

“是!”众人齐声道。

“此事务必要隐蔽,至于监督藩王们的暗鹰卫,必须要是新人,现在朕的皇子们,大多年龄都不够。所以趁着现在挑选一些资质不错的孤儿来,将他们秘密训练,将来每一代监督藩王的暗鹰卫,都要如此,并且只听命于后世皇帝一人。便是暗鹰卫指挥使也无权过问,此事让文和和王越两个人商量商量,定下来就行了。”罗启说道。

“明白,属下这便去安排。”贾诩说道。

“都散了吧,早些休息,明天还要进行登基大典,册封群臣。”罗启说道。

“是!”众人应诺一声,便散去了。

现在也就是将藩王的权力削弱到比一郡太守高一点了,毕竟一郡太守手里面是无兵权的,而藩王现在有一定的兵权了,虽然数量不多。但角色认为不能多了,要不然什么这王之乱,那王之乱肯定又会出现。

第二天,天子登基仪式在河边举行,天子的登基仪式是非常隆重的,河边上,建了高大的登基封禅台。

在封禅台的旁边,按照豫章罗家祖庙的形式,重建了祖庙。

因为在登基仪式中,有祭祖这一项。

登坛受封之后,罗启即刻下令,原王世子罗睿,被封为太子,立其母蔡琰为正宫皇后、辛眦之女辛宪英为太子妃。后来蔡琰跟汉朝卫子夫、明朝马大脚、唐朝长孙无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贤后之一,位居首位,这是后话。

册封赵薰为贵妃,甄姜为德妃,貂蝉为淑妃,步练师为贤妃,四人并称四妃。

册封大乔为昭仪、糜贞为昭容、甄宓为昭媛、杜氏为修仪。

公元207年,改为洪圣元年。同时下令,大赦天下,并且免除天下一年赋税,消息传来之后,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杜畿任正一品左丞相,主要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任用官吏或直接向皇帝举荐人才,对地方官吏有罢黜和赏罚权。

顾雍任从一品右丞相,主要负责律令及刑狱相关的事物,地方出现暴动,也有权直接派人前往镇压。

六部

陈群任吏部尚书,左右侍郎是徐宣、陈矫

张昭任户部尚书,左右侍郎是张紘、张既

程昱任兵部尚书,左右侍郎是辛眦、杨阜

刘巴任刑部尚书,左右侍郎是潘濬、毛阶

孙乾任礼部尚书,左右侍郎是步骘、秦宓

枣祗任工部尚书,左右侍郎是徐宣、孙权

督察院

郭嘉任御史大夫,张仲景任太医院院长,华佗任太医院副院长。

六寺

庞统任太常寺卿,娄圭任太常寺左丞,士燮任太常寺右丞。

满宠任大理寺卿,宋忠任大理寺左丞,伊籍任大理寺右丞

荀攸任光禄寺卿,虞翻任光禄寺左少卿,董昭任光禄寺右少卿。

戏忠任太仆寺卿,赵昱任太仆寺左少卿,傅巽任太仆寺右少卿。

沮授任鸿胪寺卿,桓阶任鸿胪寺左少卿,杨修任鸿胪寺右少卿。

华歆任宗正寺卿,韩嵩任宗正寺左少卿,卢毓任宗正寺右少卿。

三监

许靖任少府监,陈端任少府左少监,秦松任少府右少监。

王朗任将作监,甄俨将作左少监,糜竺任将作右少监。

刘晔任军器监,马钧任军器左少监,蒲元任军器右少监。

这个六部六寺三监一都察院是罗启和顾雍、杜畿、张昭、张紘、诸葛亮、庞统、郭嘉、荀攸、沮授、贾诩、曹操、戏忠、陈群、程昱等人共同商讨的结果。虽然设立左右丞相会削弱皇权,但是设立了都察院。同时在各州郡也设立了监察御史,具体人数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至于为何设一个御史大夫出来是为了防止将来若是遇到左右丞相当中出现一个权臣或是两个权臣的话,说不定就会以势压人了,因此设立了御史大夫。

徐干任史官,主要负责掌管史料,记载史事和编撰史书。

王璨任洪麓书院院长,童渊任豫章武院院长。

贾诩任暗鹰卫指挥使,王越任暗鹰卫左都指挥使,史阿任暗鹰卫右都指挥使。

胡车儿、蒋干、刘辟、龚都、阚泽、沮鹄任暗鹰卫万户。

罗启还分出湘州、滇州、广州。

各大刺史分别是:

南都尹蒯良

洪州刺史徐弈

扬州刺史崔钧

徐州刺史李恢

荆州刺史蒯越

湘州刺史郑浑

交州刺史骆统

广州刺史诸葛均

益州刺史蒋琬

雍州刺史钟繇

凉州刺史韦康

兖州刺史赵俨

辽州刺史薛综

豫州刺史吕范

青州刺史诸葛瑾

冀州刺史袁涣

幽州刺史阎柔

并州刺史贾逵

朔州刺史牵招

滇州刺史费祎

司州刺史荀谌

其余刘桢、阮瑀、应旸、杨弘、诸葛玄、孙朗、诸葛均、张羡、刘度、巩志、赵范、刘先、邓义、庞义、吴景、朱治、张温、吾璨、孙静、赖恭、吴巨、全柔、杨洪、周群、董和、费观、费诗、吕义、程秉都是各地太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