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林城市委大院,冬日的阳光穿过光秃秃的梧桐树枝,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

空气清冷,吸入肺里带着一股凛冽的甜意。

王敬忠提着公文包,脚步沉稳地走上台阶。

他今天特意穿了件半新的中山装,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

门口的警卫认识这位一建公司的老总,敬了个礼,没有阻拦。

他没有去市建委,也没有去找任何相熟的部门领导,而是径直走向了市官员办公室所在的楼层。

赵书记的秘书小李,看到王敬忠,有些意外。

他印象里,这位王总不是个喜欢往领导办公室跑的人。

“王总,您怎么来了?跟书记约了吗?”

“小李同志,没约。”王敬忠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将手中的公文包递了过去,“这是我们一建最新的技术成果汇报,想请赵书记百忙之中审阅一下。不着急,书记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看就行。”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像一个只是来递送普通文件的下属。

小李接过公文包,入手的分量让他心里微微一动。他知道王敬忠是赵书记提过几次的实干派,不敢怠慢。

“好的王总,我一定转交到。”

王敬忠点点头,不多停留,转身便离开了,背影挺拔,步伐依旧不疾不徐。

但当他转身的刹那,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他知道,这封报告,就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

它什么时候激起浪花,以何种方式激起浪花,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但他坚信,只要赵书记看到了这份报告,林城建筑行业的天,就要变了。

……

两天后。

市建委主任办公室,周汉文正端着搪瓷缸子,悠闲地吹着水面的茶叶末。

评审会那天的小小不快,早已被他抛之脑后。

平衡,才是他为官的艺术。

办公室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发出刺耳的“铃铃铃”声。

这是市委内线专用的电话。

周汉文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搪瓷缸子差点没拿稳,滚烫的茶水溅在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

他连忙放下茶杯,一把抓起电话。

“喂,我是周汉文。”

电话那头,传来赵书记秘书小李冷静到没有一丝温度的声音:

“周主任,书记让你马上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马上!”

周汉文不敢有丝毫耽搁,挂了电话,抓起桌上的笔记本和笔,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向市委大楼。

一路上,他脑子里翻江倒海。

最近有什么大事?是哪个项目出了纰漏?还是……

他猛然想起了前几天那场不欢而散的评审会,以及蔡卫国那份被他亲手按下去的报告。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头疯狂滋生。

推开赵书记办公室厚重的木门,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周汉文看到,赵书记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色严肃,手里拿着的,正是一份文件。

而站在一旁的,赫然是设计院的刘总工!

刘总工的脸色灰败,额头上沁着一层细密的汗珠,平日里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也有些散乱。看到周汉文进来,他的眼神躲闪,根本不敢对视。

“书记,您找我。”周汉文喉咙发干,小心翼翼地开口。

赵书记没有看他,只是将手中的报告,轻轻放在桌上,推了过去。

“汉文同志,你先看看这个。”

周汉文拿起报告,只看了一眼标题,瞳孔就是一缩!

《发扬扎佐精神,攻克技术壁垒,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降本增效……》

这不就是蔡卫国那份报告吗!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强压着心头的惊涛骇浪,一页一页地翻看下去。

报告里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的心脏。

那笔触目惊心的经济账,那与国家政策完美契合的“扎佐精神”,那详实到无可辩驳的技术数据……

周汉文越看,后背的冷汗就越多。

他终于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

他只把这当成一个纯粹的技术评审,只想着和稀泥,却完全忽略了这份报告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和政治分量!

这是一个足以作为他任期内最亮眼政绩的样板工程!却被他亲手按在了评审会的桌子上!

“看完了?”赵书记的声音平静无波,却让周汉文感到一阵窒息。

“看……看完了,书记。”

“那好。”

赵书记的目光转向一旁抖得像筛糠的刘总工,“刘总工,这份报告你也看了。现在,当着周主任的面,你再把你那天在评审会上的‘远期风险论’,跟我详细讲一遍。”

刘总工的身体猛地一颤,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在评审会上,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和信息差,用一个模棱两可的“风险”来压制一个年轻人。

可现在,在市官员面前,面对这份将经济、政治、技术完美结合的报告,他那套说辞,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他要是敢再提什么“碱骨料反应”,书记恐怕会当场质问他,是不是为了某些企业的私利,故意阻挠市里的重点技术革新,阻碍为国家节省上千万资金的好项目!

这个帽子,他戴不起!

“怎么不说话了?”

赵书记的语气依然平静,“刘总工,你是我们林城设计领域的权威,你的意见,对市委的决策很重要。”

“我……我……”刘总工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落,他感觉自己快要站不住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他猛地一咬牙,对着赵书记深深地鞠了一躬,头几乎要埋到胸口。

“书记,我……我检讨!”

“是我思想僵化,认识不足!对新技术的发展理解不够深入,在评审会上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

他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蔡卫国同志的这份报告,高屋建瓴,数据详实,我认为,‘一建零号’技术,是成熟的,是可靠的,是利国利民的好技术!我个人,完全拥护,并且建议,立刻在全市推广!”

这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让一旁的周汉文都听傻了。

他看着前倨后恭的刘总工,心中一阵鄙夷,但更多的是后怕。

这老东西,投降得真快!

赵书记看着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哦?这么说,你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

“是!是多余的!是我学艺不精,闹了笑话!回去我一定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刘总工把姿态放到了最低,就差自扇耳光了。

赵书记不置可否,目光缓缓移向周汉文。

“汉文同志,你呢?建委是什么意见?”

周汉文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哪里还敢有别的意见?

他立刻立正站好,声音比平时大了八度:“书记!我们建委的意见和刘总工一样!‘一建零号’技术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我们之前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思想不够解放,我代表市建委向您做深刻检讨!”

他顿了顿,声音更大了。

“我们建议,立刻为‘一建零号’召开第二次专家评审会,不,是技术鉴定推广会!要大办,特办!以最快的速度,让这项好技术,为我们林城的建设服务!”

赵书记听完,这才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吹拂茶叶的细微声响。

“嗯,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

他呷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既然都觉得是好技术,那就别拖了。这个推广会,这周五就开。”

他看着冷汗涔涔的周汉文,淡淡地补充了一句。

“汉文同志,你来主持,我会亲自到场听一听。”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