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岁月:从助理工程师开始 第10章 欢送会

作者:夏雨诗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4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扎佐镇的调令,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猛地砸在蔡卫国心头。

他坐在新分到的宿舍里,看着那台刚买不久的黑白电视机,屏幕上播放着模糊的《新闻联播》,可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扎佐镇,偏远,闭塞,修公路的项目,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发配地”。

这意味着他可能要告别林城市区,告别少年宫项目那份刚刚建立起来的成就感,告别那些刚刚萌芽的技术革新。

他拿起抽屉里那张妹妹蔡蕊寄来的信,信纸上娟秀的字迹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想起自己曾暗下决心,要为妹妹创造更好的生活,要改变这个时代的建筑面貌。

他起身在狭小的宿舍里来回踱步,烟瘾犯了,却发现烟盒空空。

深夜,王辰宇项目经理再次找到蔡卫国。

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眼眶深陷,但眼神中却带着不甘的倔强。

“小蔡,我尽力了。王建业那老东西,这次是铁了心要压你。”

他掏出一包皱巴巴的“大前门”,递给蔡卫国一根,自己也点上一根,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他甚至暗示我,如果我再坚持,少年宫项目组的资金和材料供应都会被卡死。”

王辰宇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无奈,“我今天在会上跟他拍了桌子,没用。他是总经理,官大一级压死人。”

“到时候别说少年宫,整个工程队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蔡卫国接过烟,深吸一口,辛辣的烟雾刺激着他的肺腑,却让他头脑清醒了几分。

他知道王辰宇已经做到了一个项目经理能做的一切。在国企里,总经理的调令,是无法抗拒的。

硬顶下去,只会两败俱伤。

“王经理,那少年宫项目怎么办?”蔡卫国最关心的还是这个。他不能看着自己和团队的心血付诸东流。

王辰宇叹息道:“我跟王建业做了个交易。你必须去扎佐报到,但少年宫项目,我来继续负责。”

“技术指导方面,你依然是核心。我会想办法让你定期回来。”

“扎佐那边,我也会派张勇过去协助你,他能帮你打理一些技术上的事,也能给你搭把手。”

蔡卫国听着王辰宇的安排,心里五味杂陈。

去扎佐是板上钉钉了,但王辰宇的坚持和安排,至少保住了少年宫项目的技术指导权,也为他保留了与林城保持联系的希望。

“小蔡,扎佐那边条件确实差。都是山路,交通不便,吃住也比不上林城,连水都可能要靠抽。”

王辰宇语重心长说道。

“去了那里,你得做好吃大苦的准备。但这也是个机会。”

“扎佐公路是市里扶贫的重点项目,虽然是苦差事,但如果能干出成绩,也能给公司带来荣誉,到时候谁也说不出什么。”

“你到了那边,就当是去锻炼,去积累经验。记住,技术是你的根本,在哪里都能发光。”

蔡卫国明白王辰宇的良苦用心。这不仅仅是一次“锻炼”,更是一场考验,一场磨砺。

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前世的他,也是一步步拼到行业顶端,这点困难算什么?

“王经理,我听您的。”蔡卫国声音坚定,“我去扎佐。”

从王辰宇办公室出来,在走廊拐角,蔡卫国迎面撞上了王建业的秘书小刘。

小刘扶了扶眼镜,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哎哟,这不是蔡工吗?听说您高升了,要去扎佐镇主持大项目了?”

“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可就没您这为山区人民做贡献的觉悟了。”

蔡卫国脚步一顿:“为国家搞建设,在哪里都一样。总比某些人算计自己的同志要强。”

说完,不再理会脸色变得铁青的小刘,径直离去。

接下来的几天,蔡卫国开始收拾行李。他的新宿舍还没住热乎,就要离开了。

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他把所有的专业书籍、计算手稿和绘图工具都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行囊。

他把那台新买的黑白电视机用布仔细盖好,托付给邻居帮忙照看。

他去邮局给妹妹蔡蕊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只说自己工作有新安排,要去负责一个很重要的项目。

可能会去外地出差一段时间,让她不必担心。

他再三叮嘱她要安心学习,照顾好自己,并寄去了这个月攒下的所有钱和票据。

张勇得知自己也要去扎佐时,虽然有些不解,但当王辰宇向他解释了其中的缘由后,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晚上他找到蔡卫国,拍着胸脯说:“蔡工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我跟着蔡工能学到东西!”

“去山沟沟里咋了?山沟沟里照样能干出名堂!”

临行前一天,工地上的工友们自发为蔡卫国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送行会。

食堂里摆了几盘花生米和几瓶散装白酒。

陈班头端起酒杯,眼眶有些发红:“小蔡啊,去了扎佐,可得照顾好自己。听说那边山里有野猪,晚上千万别一个人乱跑。”

“山里晚上黑,路不好走,我们几个凑钱给你买了个手电筒,还有电池,你带上。”

说着,他把一个崭新的“虎头牌”手电筒塞到蔡卫国手里,“那边的电三天两头停,晚上看个图纸啥的都用得上。”

老李也红着眼,拉着蔡卫国的手:“蔡工,你走了,拌合站我们一定按你说的办,那个‘坍落度’我们都记下了,保证质量。就是你说的那个二次振捣,我们试了,效果是好,但时间咋把握啊?怕给弄坏了。”

蔡卫国耐心地解释道:“别怕,记住一个诀窍,看到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下沉,就差不多了。”

“你们多试两次就找到感觉了。等我回来检查!”

蔡卫国看着这些朴实的工友,看着手里沉甸甸的手电筒,心中五味杂陈。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谢谢大家,等我回来!”

第二天一早,林城市区的街道在晨曦中渐渐苏醒,蔡卫国和张勇坐上了前往扎佐镇的班车。

班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颠簸前行,窗外是逐渐荒芜的田野和连绵不绝的山峦。

市区的楼房、市井声都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稀疏的村落和土路扬起的尘土。

扎佐镇的公路项目,将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个完全由他“主导”的项目。

虽然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但这里也是一片空白,意味着巨大的改造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前世,他曾参与设计过无数宏伟的建筑,却从未真正感受过从无到有、在贫瘠土地上开辟道路的艰辛与成就感。

扎佐镇,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正等待着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