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曲阿小将到大汉脊梁 第22章 理想

作者:梅山的老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老者端起酒杯,并未饮,只是凝视着杯中晃动的光影,语气陡然转沉,带着刻骨的悲凉,

“然,不过十数年间,黄巾乱起,董卓祸京,群雄割据……那三千太学门生,风流云散!

一半,化作了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流寇;

另一半,则成了袁本初、袁公路门下车水马龙、锦上添花的清客!

圣贤书?济民道?在饥馑与刀锋面前,不过一纸空文,几声哀叹。士道崩摧,竟至于斯!”

最后一句,满是沉痛与无力。

陈洛静静听着,感受着这位老名士话语中那沉重的时代悲音。

他亦端起陈珪为他斟满的酒杯,却没有饮。

人儿目光越过陈珪花白的鬓发,透过半开的轩窗,投向那墨色苍穹之上几点寒星。

“都说要以汉室为尊,到头来都化作鸟兽散去!大汉天下,怎能亡于我辈之手!”

星光微弱,却固执地刺破深沉夜幕。

许久,他收回目光,看向眼前两位代表着徐州乃至天下士人缩影的陈氏父子,声音不高,却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带着一种开天辟地般的决心,清晰地响起:

“汉瑜公,元龙先生。洛深信,乱世终有尽时。”

他停顿片刻,一字一句,如同誓言凿刻:

“终有一日,我要让兵有法——不扰民,不嗜杀,护境安民,明赏罚,知进退!”

“让民有田——耕者有其地,居者有其屋,仓廪实而知荣辱!”

“让士有言——胸有韬略,口有诤言,上可达天听,下可安黎庶,而非藏于深山,或沦为权贵附庸!”

最后,他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棋局,穿透了乱世的迷雾,看到了一个遥远而必须抵达的彼岸:

“更要让……主有心!主君之心,当系于社稷苍生,而非一己之私欲!此心若明,天下可定!”

精舍内,落针可闻。唯有兽炭燃烧的毕剥声,以及窗外呼啸而过的寒风。

陈珪端着酒杯的手,悬在半空,杯中酒液微微荡漾,映着他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

陈登更是彻底僵住,那枚悬空的白子,终是“嗒”一声轻响,失手落回棋奁之中。

这番话,已非战略,而是重塑乾坤的宏图!

其气魄之雄,立意之奇,远超他们平生所闻!

“将……军……”

酒残,夜阑。

棋局未终,却已无人再落子。

陈洛欲要起身告辞,陈登也准备亲自送至精舍门外。

“将军且慢,老夫这里还有一物相赠,你且稍等片刻,我令登儿去取。”

陈登立于阶前,虽有些疑惑,但也并不多言,便被父亲拉去一旁。

沉吟片刻,直到陈珪苍老的声音自身旁传来,

“元龙,如何看?”

陈登缓缓转身,脸上再无半分闲适温雅,只剩下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决断。

他走回父亲身边,目光扫过棋盘上那开局星位、中盘尖冲、收官大飞的黑子,又看向陈洛方才落座的位置,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冰珠落玉盘:

“父亲……此人,胸藏丘壑,志吞寰宇。其器量格局,非池中之物。

若久困于小沛……恐非刘玄德之福,亦非徐州之福。”

言下之意,此人若不得大用,必生变故,或为刘备招祸,或自身另起炉灶,终非小沛所能容。

陈珪没有立刻回答。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棋盘上那枚孤悬于星位的黑子,又掠过那几着凌厉的尖冲与深远的大飞。

烛光映着他沟壑纵横的脸庞,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深处,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忧虑,更有一种看到惊世璞玉的激赏。

良久,他才缓缓抬起眼,目光穿透紧闭的门扉,仿佛追随着那消失在寒夜中的身影,发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带着洞悉天机的沧桑与一种近乎宿命的肯定:

“……然,此等人物,亦不可弃于此世。此世若弃之,则此世……无望矣。”

烛影摇红,精舍内暖意犹存,残酒半温,棋枰上星罗棋布的黑白子凝固着方才的惊涛暗涌。

陈洛饮尽杯中最后一滴残酒,也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在卖什么药,说要取物,却迟迟立于原地不动,于是乎向不远处的陈珪、陈登拱手,

“夜深雪寒,洛不便久扰,就此告辞。”

他玄色棉袍拂过席垫,带起一丝檀香余韵。

“陈公子,请留步。”

陈珪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不高,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冰封的湖面,瞬间定住了陈洛已转过半边的身形——

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回身,只见陈珪咳嗽后坐下,银须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却穿透暖意,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沉静与郑重,直直看向陈洛。

“公子可知,”

陈珪的声音徐缓,如同展开一幅尘封的画卷,

“昔年孙伯符横扫江东,气吞万里如虎,曾与老夫于广陵一晤。

彼时少年意气,言谈间尽是裂土封疆、逐鹿天下之意。锋芒毕露,锐不可当。”

他微微一顿,目光在陈洛沉静的脸上停留片刻,仿佛在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象,

“今夜与公子手谈对坐,听君‘为命立主’、‘活得清白’之论,观君棋路,星位开疆,尖冲破局,大飞谋远……老朽年迈,本不该轻言断人前程,然……”

陈珪身体微微前倾,烛光在他深陷的眼窝中跳跃,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老朽观公子,绝非止步于斩将夺旗之猛将!此身此志,当有吞吐风云之格局!小沛池浅,焉能久困真龙?”

此言一出,侍立一旁的陈登眉头微蹙,看向父亲的目光带上了不解。

陈洛心中亦是一凛,静待下文。

陈珪的目光转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思,

“刘使君仁德,天下共知。

然其根基,漂泊如萍。

徐州四战之地,吕布如虎在榻,曹操如鹰在空,袁术如豺在野。

使君纵有关张之勇,公子之智,若……”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缓,却更显沉重,

“若终无一块可深耕、可生聚、可养士民之根本,纵有冲天之志,亦不过……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为滔滔浊浪所噬。

此非仅使君之忧,更是徐州百万生灵之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