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曲阿小将到大汉脊梁 第218章 高顺归心

作者:梅山的老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一声暴喝如同九天惊雷般在陈洛胸腔炸响!

伴随着这声怒吼,槊尖处盘绕的龙纹图案骤然亮起刺目的红光!

仿佛有沉睡的真龙之力在这一刻被唤醒!那光芒炽烈而短暂,一闪即逝!

“轰隆!!!咔嚓嚓——!!!”

惊天动地的巨响猛然爆发!如同山崩地裂!

那经历了三百年风雨、承受了无数刀劈斧凿的坚硬巨石,在陨铁龙槊与沛然莫御的力量精准轰击下,竟如同脆弱的琉璃般,从中心点瞬间炸裂开来!

无数大小不一的碎石如同被地底喷发的火山力量掀飞,挟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化作一片狂暴的石雨,向四面八方激射而出!

浓郁的烟尘如同蘑菇云般腾空而起,瞬间笼罩了大半个校场!

“当心!”

张辽反应极快,一把将惊呼出声的吕玲绮护在身后,同时挥臂挡开几块飞溅的碎石,碎屑打在臂甲上铮铮作响。

周围的士卒们纷纷后退躲避,惊呼声此起彼伏。

烟尘弥漫翻滚,带着呛人的石粉味。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那烟尘的核心。

烟尘缓缓沉降、散去。

试兵石所在之处,只剩下一个浅坑和满地的碎石断块,最大的一块也不过脸盆大小。

陈洛的身影渐渐清晰,他以槊拄地,支撑着身体,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沉重而艰难,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强行催动极限力量,牵动了昔日的旧伤,一缕刺目的殷红鲜血,悄然从他紧抿的嘴角溢出,缓缓蜿蜒而下,滴落在他玄鳞山文甲冰冷的护心镜上,晕开一小朵触目惊心的血花。

但他站得笔直,目光穿过渐渐散尽的尘埃,投向高顺所在的方向。

高顺怔怔地望着那片狼藉的碎石之地。他那张如同磐石般冰冷的脸上,所有的固执、所有的抗拒、所有的绝望,都在目睹巨石崩碎的那一瞬间,如同被重锤击碎的冰层,轰然瓦解!

深陷的眼窝中,那双饱经沧桑、原本只剩下死寂的眸子里,先是极度的震惊凝固了瞳孔,紧接着,那凝固如同冰河解冻,翻涌起滔天巨浪!

那是对绝对力量的震撼,是对信诺规则的敬畏,是对某种早已熄灭的信念重新燃起的炽热!

他魁梧的身躯像是失去了支撑,微微摇晃了一下。

下一刻,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位并州铁汉猛地向前一步,厚重的铁甲甲叶碰撞发出沉重而清晰的铿锵巨响!

他朝着陈洛的方向,朝着那片碎石堆的方向,单膝轰然跪地!

“噗通!”

膝盖重重砸在泥土与碎石混合的地面上,震起一小片尘埃!

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一种尘埃落定、认赌服输的决绝。

他双手抱拳,高高举过头顶,头颅深深低下,低沉的声音如同闷雷滚过校场,带着一种解脱般的释然和重逾千斤的承诺:

“顺……此生只认‘陷阵营’,若主公允我重建此军……”

“磐石营亦是如此,若你不嫌弃,你可统帅此营。”

“好!愿为皇叔铸就铁壁铜墙!”

刘备不知何时已至场边,闻言快步上前扶起高顺:

“得伯平,胜得十万兵!”

当即解下自己的织锦战袍披在高顺肩上,

“即日起,营中重盾兵尽归将军调遣!”

张辽热泪盈眶,上前与高顺紧紧相拥。两位并州旧将的铁甲撞出铿锵之声,四周士卒纷纷举戟欢呼。

春风卷着沙尘掠过校场,吹动刘备额前散落的白发,他轻抚吕玲绮的头顶叹,

“好孩子,今日当记你首功。”

陈洛悄悄拭去唇边血迹,望着正在规划阵型的高顺微微一笑。

龙雀刀柄缠着的草绳在风中轻摆,恍惚间似又回到那个收到草鞋的雪夜——这乱世中,终究又多了一颗归心的磐石。

暮春三月的汉中,浸润在蒙蒙细雨中。

张府后园的听雨轩内,炉火正旺,一缕青烟自青铜博山炉中袅袅升起,氤氲着沉水香的清冽气息。

那烟霭在湿润的空气里弥散,缠绕着梁柱间垂落的淡青色纱幔,又缓缓沉降,仿佛给轩内的一切都笼上了一层静谧的薄纱。

轩外,雨丝如织,轻柔地敲打着宽大的芭蕉叶,发出连绵不绝的沙沙声,更衬得轩内暖意融融,幽静非常。

青铜博山炉的山峦叠嶂间,香料无声地燃烧,沉静的香气里,一丝若有若无的清新药香悄然浮动。

“祖母,您这炉香添了白芷?”

张琪瑛跪坐在柔软的蒲团上,微微倾身向前,小巧的鼻翼翕动,细细捕捉着那缕细微的变化。

她今日穿着新浆洗过的藕荷色曲裾深衣,裙摆上银线绣制的细密云气纹在炉火映照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

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仅别了一支古朴的素银簪子,愈发衬得那张未施粉黛的圆润鹅蛋脸莹白如玉,眉眼间带着少女特有的纯净与好奇。

卢氏捻动着手中的一串古檀念珠,低沉圆润的珠玉相击之声在雨声中异常清晰。

闻言,她眼角漾开温和的笑意,银白如雪的鬓发在轩窗透入的柔和天光里,泛着珍珠般含蓄的光泽。

“不错。”

虽已年过花甲,她的面容却似四十许人,唯有眼角那几道细密的纹路,如同岁月精心雕琢的印记,无声诉说着时光的流淌。

她放下念珠,执起温润光洁的紫砂小壶,姿态舒缓地将沸水注入案几上的素白茶盏中。

浅碧的茶汤瞬间晕开,蜷曲的嫩绿茶芽在热水中缓缓舒展、沉浮,如同复苏的生命。

“就你鼻子灵。”

卢氏的声音带着老年人才有的浑厚与慈蔼,

“前日雨后,园子里那些白芷生得正好,茎叶鲜嫩,气味清正。

采了些回来,细细择净、晾干,再与陈年的沉水香同焙,香气互相滋养,最能调和心气,宁神静气。”

茶汤澄澈如碧玉,卢氏将一盏轻轻推至孙女面前,自己则端起另一盏,目光却悠然转向窗外。

雨丝斜斜地织着,在灰蒙蒙的天幕下连绵不绝,远处米仓山的轮廓在如絮的云雾中若隐若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