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曲阿小将到大汉脊梁 第150章 邹氏血书

作者:梅山的老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将军!万万不可!”

王虎最后一个沉重如铁坠的“矣”字话音未落,侍立于帐中左侧的关羽已然踏前一步。

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卧蚕眉下那双丹凤眼中此刻精光爆射,如同冷电划破帐内略显凝滞的空气。

他声如沉雷,带着强烈的劝阻和深深的担忧:

“此必是曹操奸计!宛城新败,曹军细作定然遍布城内,布下天罗地网!

龙潭虎穴之地,危机四伏,将军乃青羽砥柱,主公重托在身,岂可亲身犯此奇险?为一妇人……纵其情可悯,亦不值当!”

“二哥所言极是!”

右侧的张飞早已按捺不住,环眼圆瞪如同铜铃,虬髯戟张,声若洪钟炸响,震得帐内回音嗡嗡:

“那邹氏虽是可怜,但谁知道是不是曹贼或者张绣那反复无常的小子使的美人计?

守仁兄弟!你可不能一时心软昏了头!大哥将青羽军精锐交予你执掌,是让你开疆拓土、匡扶汉室的!

岂能为了一个妇人一封血书,就将自己和兄弟们的心血轻掷于险地?!俺老张第一个不答应!”

他蒲扇般的大手紧握着丈八蛇矛的矛杆,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显示出内心的焦躁与坚决。

陈洛缓缓放下手中那方仿佛还带着血腥气的素绢。

绢帕上那些凝固成暗褐色的字迹,如同一个个燃烧的烙印,灼烫着他的指尖和视线。

他的目光沉稳地扫过帐中诸将。关羽的忧虑深沉如海,张飞的急躁耿直如火,谋士王虎脸上写满凝重,还有帐下其他将领投来的或困惑或担忧的目光,他都一一感受在心。

他完全理解他们的顾虑,置身事外者,当以稳妥为上。然而,他的手指再次拂过绢帕上那铁画银钩却又力透绝望的字迹,指尖仿佛能触碰到书写者指尖碎裂的皮肉和滚烫的泪水。

那字里行间透出的孤注一掷的绝望、那份试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卑微祈求、那份不为自身只为全城生灵和张绣一线生机的决绝……

这种种气息,沉重而真实,如同冰冷的潮水般汹涌扑来,几乎令他窒息。

“云长兄,翼德兄,”

陈洛的声音终于响起,沉稳依旧,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决断力量,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军帐中,

“此信……非是奸计。”

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

“奸计之信,或华丽辞藻粉饰,或暗藏机锋引诱。然此信之上,唯有字字泣血的绝望,和……一丝微弱到几乎熄灭、却仍不甘放弃的对生机的祈求。

邹夫人以血书相托,非为自身苟活,”

他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乃为满城无辜生灵,为张绣将军一线血脉生机!我等若置之不理,坐视宛城军民自焚,坐视张绣覆灭,则曹操屠尽宛城后,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直视关羽张飞,

“他将再无后顾之忧,整合所有兵力,挟大胜屠城之威,全力扑向我青羽军!

届时,我军将独面曹贼倾巢之怒!救宛城,救张绣,非为妇人之仁,实为战略必须!

是牵制曹操,为我军赢得喘息与壮大空间的生死棋!更关乎主公仁德之名是否实至名归,关乎天下义士之心所向!”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帐内凝重的空气和胸中的激荡一同压下,眼中闪过锐利如“裂穹”槊锋的寒芒:

“我意已决。此行不必兴师动众,人多反易暴露行踪。我,‘独往’即可。”他刻意强调了“独往”二字,不容置喙。

“元龙兄的商队,常年行走江淮,与各处城池皆有贸易。近日正巧有一批紧俏药材要运往宛城周边郡县贩售,通关文牒齐备。

我可扮作其麾下核心管事,混入商队之中,随行入城。宛城新遭兵燹,药材奇缺,商队入城,料想不会引起过多怀疑。”

“守仁!”

关羽面色凝重如铁,卧蚕眉紧锁,

“纵是如此乔装,亦太过凶险!张绣若真心如死灰,未必肯信你!曹操细作无孔不入,一旦……”

“云长兄放心,”陈洛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龙潭虎穴,我也不是第一次闯了。何况…裂穹初成,正欲饮血。”

当夜,一骑快马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驰出汝南大营,没入沉沉的夜色之中。

三日后夜,宛城将军府那间阴冷的密室。厚重的门被无声推开,一股外面的寒气涌入。

扮作药材商人、身着厚棉袍、头戴风帽的陈洛,在那枯瘦老者“黑伯”的引导下,悄然步入。

烛火摇曳。

邹氏倏然转身,看到摘下风帽、露出那张年轻却坚毅冷峻面孔的陈洛时,她浑身剧震,眼中瞬间涌上难以置信与绝处逢生的复杂情绪,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无声地滑过苍白的面颊。

她扑通一声,竟是直接跪倒在地,声音哽咽破碎:

“陈将军…妾身…妾身叩谢将军信义!冒险前来…”

“夫人请起!折煞陈某了!”

陈洛急忙上前虚扶,触手之处,只觉对方手臂单薄如柴,颤抖不止。

邹氏却不肯起,仰起泪脸,泣声道:

“将军!曹操…曹操已调集大军,誓要屠尽宛城,血洗张氏!绣儿他…他已是心存死志,欲焚城殉葬!

妾死不足惜,然满城百姓何辜?张氏血脉何辜?天下能抗曹者,唯刘使君与将军耳!妾今日请将军来,非为求生,只求将军……

念在昔日张济将军亦曾为汉臣,念在苍生性命,设法…设法给绣儿…给这宛城…指一条活路!”

字字血泪,闻者动容。

陈洛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激荡,沉声道:

“夫人之心,洛已明了。宛城之事,洛既前来,必不会坐视。张将军处…”

话音未落,邹氏似想起什么,猛地站起身,踉跄着走到内室墙边一处暗格,颤抖着双手,取出一柄连鞘长剑。

剑鞘古朴,黑沉沉的毫无光泽,却透着一股沙场的肃杀之气。

“此乃……先夫张济佩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