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运通天 第1章 族运宝库

作者:春风不改少年时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3:24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晨曦东升,白雾朦胧。

秋风拂过麦田,漾起层层金色涟漪,在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金灿灿的煞是好看。

陈青石立于田埂之间,手中柳条咻地一甩,顿时惊起几只云雀,鸟儿扑棱着翅,蹄声清冽,像碎玉洒落田间。

他穿着青色的细麻布交领长衫,褐色阔腿裤下隐约可见结实的线条。

此时他望着被云雀糟蹋的麦子,脸上掩不住心疼的神色。

这可都是他陈家将来崛起的资粮。

望着望着,他思绪渐渐飘远了些。

算算时间,来到这方世界至今已经十余年,送走了爹娘,娶了妻,生了子。

他曾见过腾云驾雾的仙人。

起初他倒是幻想过修仙,可求门无路,在仙人眼中,凡人无非是蝼蚁尘埃,随意打杀,没有半分重量。

认清现实后,陈青石守着陈家几分家业,老实了许多,只求安稳一生。

听他爹陈守田说,陈家主支原本也算是这江临郡的世家大族,百年前逢遭变故,如今已是落魄不已,人丁稀薄。

他们这支受之牵连,几十年前逃到这青萍村,落下户来,起初不过是村中地主家的佃户,勉强一家糊口。

后经陈青石变卖家中留下来的传家物件,一番操作下来后,陈家也脱离了佃户身份,积攒下五十亩良田。

起初陈青石本以为这一生当个富农,安稳一生已算是极好,直到那夜长子降生……

那晚,他眉心发热,灵台清明,脑海中浮现一名为“族运宝库”之物。

每当积累一定的族运时,族运宝库便会开启,家族人丁越旺,资产越丰,势力越强,宝库所蕴藏的物事便越珍贵,命格、宝物、天书、建筑……无所不包,每次开启,现四样物品,待族运提升,方才刷新。

目前陈家共四口人,除陈青石外,还有妻子刘芸,长子陈致远,次子陈致明。

长子陈致远十二岁,这个年纪已经开始跟着陈青石一起务农了。

次子陈致明则才九岁,整日里跑出去跟村子里头半大孩童疯玩。

陈家目前的资产除了一座一进的四合院外,便是五十亩农田,两头黄牛,一窝家禽。

今年是个丰年,麦子长得喜人,去了税收,留下家里人的口粮及用度,约莫能存下三十两银子。

陈青石望着麦田,嘴角不自觉弯了起来。

等卖了粮,攒够了银子,也就够他换下族运宝库里那件惦记许久的东西了。

临近晌午,艳阳高照。

“致远哎——”陈青石朝着不远处正挥舞着镰刀,收割杂草的身影喊了一嗓门。

一道身影停下手中动作,应声抬头,探出麦地张望,随即快步跑来:“咋啦,阿爹?”

少年虽才十二,个头已经窜到陈青石肩膀头,五官平和,眉眼炯炯,笑起来一副踏实样。

陈青石背起装满杂草的藤筐,镰刀别在腰后,摆摆手道:“不干了,回家吃饭。”

“哎!”陈致远咧嘴笑出声来,快步跟上阿爹的身影。

一路上父子俩说说笑笑,田埂上遇见村里人,便一一招呼过去。

“过些日收麦,致远记得招两个短工,跟咱一块给咱家麦子收了。”陈青石心不在焉的提了一句。

陈致远点点头脆生生道:“晓得嘞阿爹。”

父子二人越过片片金黄的麦田,一路走到村东头的一座四合院前,脚步才慢下来。

看着面前青砖青瓦,模样崭新的院落,陈青石不由得回想起刚穿越时,一家几口人挤在破败的小土胚房时的窘迫。

他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

眼前这座四合院修筑时,家里的老爷子还活着,他那时也刚娶妻子刘芸过门。

想着今后搂着美娇娘,住着大别院,偶尔务务农,等以后家底厚实了,再雇几个长工,丫鬟,那日子岂不是是美滋滋。

再到后来刘芸给他生下致远,觉醒家族宝库后,陈青石那原本已经被压下心底的野望,不自觉地又燃了起来。

推门入院,灶房正冒着炊烟,一位鹅蛋脸,眉眼温婉的妇人端菜出来,瞧见他们,眼角便漾开笑:“是夫君和致远回来啦?快洗手吃饭,致远你去寻寻致明。”

“知道了娘,我这就去。”少年放下背后的藤筐,转身跑出院门。

看着自家儿子跑出去,陈青石走到刘芸身后,笑呵呵道:“辛苦娘子了。”

感受到附在臀儿上的温热手掌,刘芸脸庞迅速红润起来,她佯装愠怒,作拳捶了过去:“大白天的不正经!”

陈青石哈哈一笑,快步躲开,背起装满草料的藤筐喂牛去了。

成婚十三年,刘芸已经年近三十,这些年一直在家做着些琐事家务,倒是不曾风吹日晒,因此皮肤还是很有弹性的。

陈青石与刘芸的婚事是托媒人介绍,刘芸出身隔壁清河村的寻常农户人家,是个老实本分的性格,家中大小事也一向听从丈夫的主意。

这些年很少有过争吵,因此陈青石过得相当舒心,虽然妻子出身只是农户,但是模样也算中上,他很满意。

陈青石走进后院牛棚,将藤筐里的杂草剁碎掺了些麦糠麦皮进去倒进饲料槽里。

看着两头憨厚的老黄牛大口咀嚼着草料,他咧嘴笑道:“多吃点老伙计们,过两天就要出力干活咯。”

将剩下的饲料倒进鸡圈,陈青石刚走出后院,便见两个小子都回来了。

陈致明的个子才到哥哥胸口,小圆脸晒的酡红,瞳仁黑的似墨,咧嘴笑时露出豁口虎牙。

陈青石一把将他抱起,仔细看了看,虎着脸:“又野哪去了?牙都磕没了!”

“我去河边给阿娘捉河鲜去嘞!”陈致明邀功似的把装着河鲜的篮子抱了过来。

“算你小子有孝心。”陈青石面色稍缓揉揉小儿子光秃秃的脑袋,夸奖了两句,将篮子递给一旁的刘芸道:“娘子把这河鲜拿去蒸一蒸,倒是很久没吃…解解馋虫。”

———

午饭摆在左厢房的木方桌上,一屉蒸的圆滚滚的白面馍馍,一盘蒸河鲜,一盘咸菜,一盘野菜煎蛋。

一家四口围坐,两个孩子眼巴巴的望着菜,,待陈青石动了筷,方才对桌上的食物发起了风卷残云般的袭击。

陈青石不紧不慢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镇上闻名的十里香,细细斟了一口,酒色清冽,入口绵柔。

他这人有两个爱好,一是酒色,二是财权。

前者是喜好,后者是野心。

“………”

饭毕后,陈青石看着两个儿子帮着妻子收拾桌子碗筷,欣慰一笑。

咱老陈家的家教家风还是不错的。

“致远,致明,收拾完别忘记去学堂,好男儿该志在读书将兵,田野不是咱家的归宿。”

陈青石略有深意的道了一声,扛着锄头出了门。

日升而出,日落而归,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十几年,早已习惯。

——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夺目的晨曦跃出深山,照的光秃秃的地里泛着寒霜,春麦已经收割,扎成一束一束被车拉着送去麦场。

农户们在田野里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陈家院落内。

陈致远从钱袋子里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摆在桌上,嘿嘿笑道:

“铁牛叔,柱子叔,这是这些日你们的工钱,每人两钱银子,余出来的二十文是父亲给的赏钱。”

两个黝黑憨厚的农户大喜着连连感激道:“谢过东家,谢过少东家!”

将两人一路送出院外,陈致远扛着麦种出了门,直奔自家田地。

所谓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割完春小麦,紧接着农户们又要赶着种下冬小麦。

———

村东头的麦场。

陈青石将一袋袋脱了粒的麦壳与一捆捆麦秆堆上了牛车,忙的汗如雨下,脸上的笑意却止不住。

今年是个大丰年,自家田里产的粮食在经过脱粒,晾晒,简单的去杂后,足足打出来六十石粮食。

自己留下十石,剩下的卖了粮商,去了税收,足足还剩下四十八两银子还余出五钱!

直到临近黄昏,陈青石带着一身疲惫,赶着牛车回到家中。

将东西拉到后院,陈家一家人开始将东西搬进仓房。

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陈青石看着小儿子吃力的将最后一袋粗面拽进仓房,满脸笑容道:“致远致明洗洗手去吃饭。”

将仓房的门关好,陈青石带着两个儿子走出后院。

是夜,万簇俱寂。

陈青石与妻子住在中间的正房,家里两个小子则住在右厢房,至于左厢房则是被当作吃饭的地方,

感受着身旁妻子呼吸均匀,陈青石悄声下榻,蹑手蹑脚的来到左厢房。

昏暗中,他点燃一根火烛,从隐蔽处取出带锁的箱子,打开后银光灼灼,赫然装着整整一箱子白银。

这是陈青石这些年积攒下的家底,算上今年的入账,足足三百三十两白银!

熬了这么多年,只有陈青石自己明白,此时的他有多么激动,随着心意一动,一道金匮虚影浮于眉心,上书八个字:

仙脉绵长,族运通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