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三日,余元便开始为师父料理丧事。
出殡起丧,也属赶尸人的经营范围。
但师父膝下并无子嗣,他身为唯一亲属,自然不能又主事,又哭丧。
便只能另请了一个阴阳先生,多花了三两银子。
余元强行挤出来两滴眼泪的同时,眼神也时刻盯着那个年迈的阴阳先生,只把对方盯得头皮发麻。
毕竟在这位阴阳先生的意识里,余元也精通此门路,还以为自己哪项环节出了岔子,于是操办的极其认真,一丝不苟。也在心中暗道,以后绝对不接同行。
余元倒不是别的意思,主要他以后,也会接这类业务,这会儿自当认真学习。
除此之外,奏乐起舞吹唢呐也必不可少。
又请了乡间厨子在前院摆了三桌,喊左邻右舍热闹了一番,便依照风水先生选定的风水宝地,将师父风光大葬。
期间,老阴阳先生选定墓地所在,还特意询问余元的意见,后者只看到周围有山有水有树林,离着县城也不算太远,点头一个好字,顿时让老阴阳先生松了口气。
至此。
整个石林县便都知晓,唯一的赶尸人周立已然亡故,由其徒余元,接任衣钵。
……
是夜。
月朗星疏。
余元盘坐在前院,心中默诵九罗元华太阴真经,呼吸吐纳。
月光洒落,侵染在前院,覆映其身。
静功的修行极为枯燥,且需日积月累,而他心中杂念颇多。
此时节又属盛夏,燥热多蚊,他足足盘坐了半夜,方才入定。
凡是修真访道之士,离不开日月精华,天地灵气。
吞吐月华并非妖类专属。
他所修炼的这篇九罗元华太阴真经,便是要吐纳月华,吸收其中的太阴真炁入体。
终于,在盘坐了半夜之后,余元才捕捉到一丝流动的太阴真炁。
太阴真炁入体的一瞬间。
四处飞舞的嗡嗡声消失不见,方才的燥热,也已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便是一丝丝冰凉的舒适感,渐渐在全身蔓延开来。
就好像炎炎夏日之间,一杯泡满冰块的冰阔乐下肚,全身毛孔都在喊着好爽。
他顿时在这种美妙之中,无法自拨。
这种感觉足足持续了一夜,只到天边金乌破晓,余元缓睁双眼,清癯俊秀的面庞之上,眸光璨璨。
“果然是修行无岁月……”
余元心中感慨。
他入定处于修炼状态时,完全感觉不到时间流逝,只到太阴真炁渐无,才转醒过来,惊觉已是日出破晓。
真经共有九层,太阴真炁入体,便算是第一层,由简入繁,往后修炼便愈发艰难。
而每一层都会有不同的神通妙法。
他此刻成功修炼至第一层,便领会了一门名叫月隐的神通,但凡在月光照耀下,施展此法,便可借助月光避荫,隐去身形。
而除此之外,他也发现太阴真炁入体,带来的好处。
耳聪目明,身轻如燕。
轻轻一跃,跳上院墙,落地无声。
百米开外,他能看到树梢上仰着头嗷嗷待哺的几只小麻雀发出的嘤嘤叫声,以及麻雀妈妈口中叼着来回扭动挣扎的毛虫。
“这个好,以后赶尸的时候,哪里有水源,哪里有野味,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从院墙跳了下来,正要回屋洗漱一番,敲门声突兀响起。
“来生意了?”
余元心头一喜,上前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脸皮蜡黄的男人,脚踩草鞋,穿的短衫背心上,还打着两个补丁。
“你是?”
来人打量了余元两眼,见他如此年轻,有些惊讶,开口问道:“可是余师傅?”
“是我。”余元点点头。
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按江湖规矩,对身怀奇淫巧技之人的尊称,便是师傅。
“呵呵……”
来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声,而后开口:“小的名叫王山,听闻周师傅前些日子不幸去世,心中有些担心所托之事,因此冒昧登门……”
说到这里,他又局促了几分,“想要取回我爹遗体,自行运送回乡,余师傅一看便是宅心仁厚之人,不知能否商量商量,退回定金。”
嗯?
余元眸光一定,心中了然来人深意,有些不悦:“你是觉得我随周师学习时日浅薄,担心中途有异,想要另寻赶尸人?”
王山被戳破心思,蜡黄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涨红,却是不知如何回话,只是露出有些讨好地笑容。
讲道理。
签字运尸契是师父,如今师父身死,王山要解约退订,确实值得商榷。
但……
师父死了,自己升任赶尸人,如若第一次赶尸,就因此无疾而终,那日后再也别想有生意了。
而王山也有两分理,态度尚可,余元倒也不好太过分,想了一会儿,摇头道:
“定金我不会退。如若王大哥你信的过我,一个月后,我便启程将你父亲尸身,安全运送回乡。”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转而道:“如若信不过,我可在你眼前显露手段,使你心安。如若王大哥这也不愿,那你就报官吧。”
赶尸人赶尸回乡,根据路程远近,收费标准不同,但也不便宜。
尤其是运送单个尸体回乡,那收费更高,绝非一般百姓能够承受。
因此赶尸人会与雇主协商好,积累一定数量的尸身或是停尸时间,再启程出发。
就如此刻宅子中的停尸房,便有四具尸身,他还没得及去摸尸呢,而距离师傅与这四具尸身的雇主协商出发时间,还有一个月。
王山一听报官两字,身子抖了两抖,连忙摆手说道:“报官……报官就免了吧。”。
大盛寻常百姓最惧进衙门,在他们眼中,那是比虎口还恐怖的地方。
于是乎。
余元便带他进了门。
两进出的宅子,除了两间卧室,还有三间瓦房,一间作为停尸用,一间储存杂物,另一间便是灶房。
来到停尸房,房间内窗门紧闭,不见一丝光亮。
余元点燃油灯,散发微光,便可见到四具尸身靠墙直立。
他在为师父办理丧事时,也抽空来过一次,依照赶尸养尸秘术的记载画符念咒。
或许是天赋吧,也能成功控制尸体。
借着昏暗灯光,王山瞧见四具尸身,有老有少,俱是男尸。
而其中一个面庞黢黑,挂满沧桑的皱纹,正是王山积劳成疾,死去的爹。
“爹……爹。”
王山哆嗦着喊了一声,眼角挂着泪光,满脸愧疚。
却不料他这一声,竟是惹得那尸身扭头,赫然睁眼,直勾勾地看了过来。
饶是没做亏心事,见到这一幕,那也怕呀。
王山噌噌噌退了三步,躲在余元身后,惊道:“余师傅……余师傅,我爹刚才是不是动了?”
如若只是尸体,那自然不会动。
但此刻停尸房内的四具尸,早被周立炼成了行尸,有亲人接近,难免有些异常。
若王山之父,已然化僵,感受到身旁有亲人,便会瞬时扑来,一心断子绝孙。
这属于僵尸天性。
余元笑了一下,并未解释,举起驭尸铃,“王大哥不是信不过我吗,我这就让他们都动起来。”
话音落下。
他便摇晃起手中的驭尸铃,口中默诵赶尸十八式符咒中的驱尸咒。
“五行敕令,幽照玄冥,金铃即响,万尸奉迎。”
即便是驱尸,控尸,也属五行之法,金木水火土。
余元以金铃为媒介,属金。
也有些赶尸人,以桃木剑、引尸灯等控制尸体,分属不同五行之法。
“叮铃铃~”
铃声一响,四具立在墙边的行尸纷纷动了起来,将双臂搭在前尸肩膀,排着队的在停尸房蹦跶了起来。
咚。
咚。
咚。
每跳一步落地,青石板便发出沉闷声响。
大白天的,即便躲在余元身后,王山听到这咚咚声,心脏也不由跟着一颤。
“可以了,余师傅,我绝对相信你。”王山忙不迭开口。
余元闻言,又晃了两下铃铛,喝道:“回!”
四具行尸应声便归于原位,靠墙直立,微阖双目。
“跟随周师傅学了三个月,就学会了这门手艺,余师傅,你以后一定是石林县第一赶尸人。”
王山拍完马屁,又求道:“余师傅,等你赶尸上路时,能不能让我爹……走在最后面。”
“为何?”余元一愣。
王山叹了口气,说明缘由:“我和我爹都是码头的力夫,他就是在搬货时吐血而亡,我想让他死后轻松些,不要那么累。”
余元想要告诉他,尸是不会累的,双手搭肩并非借力,而是以免有尸跳错了方向。
只是眼见王山一番孝心,他便没有再解释,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多谢余师傅。”
王山道了声谢,最后看了一眼父亲,眼角已有泪水滑落。
将他送走之后,余元心中不免感叹。
越是世道艰难,越能体现亲情厚重,自己活的已极为不易,仍愿出资将老父亲送回故土安葬,完成其遗愿,足以称得上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