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赶尸行走了半夜,直到雨停破晓,深山密林之中,飘浮起层叠晨雾。
余元找了个密林庇荫之地歇脚。
白日天光大亮,不适合赶尸,阳光会灼伤行尸皮肉。
因此赶尸人的工作时间,几乎都是在深夜。
真顶着烈日赶尸,等到达目的地,行尸已然面目全非,浑身流黄水。
那尸体的亲人又岂会善罢甘休。
就着清水将干巴的面饼塞入口中,余元吃了足足三个,而后便盘坐在一块石头上,调息运转吸收阴气。
他现在每每修炼,便觉小腹有胀感。
下丹田内的太阴真炁充盈,虽有量变,但仍无变化。
原主在拜师之后,也曾问过师父周言,如何才能算学有所成。
而师父周言的回答,却也简单。
修炼旁门左道,于自身境界,却是无处参考。
赶尸人手中掌握的强大僵尸越多,那就算是有所成就,而能够炼制出不化骨。
在江湖上除了那些老怪物,便也无人能够对付。
而诸如其他左道,无论是豢鬼、炼蛊、还是阴阳合欢,基本上都是这个路子。
手上的术法越神异,底牌越大,就越厉害。
而到了玄门正宗这边,便有了清晰的划分。
道家以金丹为分界线,金丹之下都是蝼蚁,只有修行玄妙的金丹境界,才算得上修行有成。
因此道家的修炼法门,也被称作金丹大道。
而与道家对应的佛门,也有极为清晰的境界划分。
罗汉之下,都是小沙弥。
修行到了罗汉境,就有了传道授业的资格。
不过到了余元这儿,就有些特殊了。
他修行的九罗元华太阴真经,乃是极为正统的道家法门,可偏偏学的又并非道家术法。
炼尸、炼蛊、纸人……每一项都是阴气极重的旁门左道。
修炼旁门左道,虽然没有前世小说中所谓的五弊三缺,但却因常年接触阴煞之物,有损阳寿。
之前余元对此还有所担心,后来发现修炼了九罗元华太阴真炁之后,原本附着在体表的难闻尸气,渐渐如风消散,他便明白修炼旁门左道带来的弊端,在他这儿便不会出现。
余元觉得自己夜夜修炼,走的是玄门正统,属于金丹大道。
因此也盼望能够早日结丹。
可丹田看似充盈,却浩瀚如海,再多的太阴真炁入体,也没有一丝结丹的应兆。
一方面想着自己修行时日尚浅,还没结丹也算正常,另一方面,又担心是因为修习了左道,导致不伦不类,才会有此结果。
“这次如果能够碰上心善的高人,一定要放低姿态,前去请教一番,以免修行出了岔子。”
心中如此想着,余元缓缓睁眼,结束了修行。
六具行尸木讷地站在密林之中。
余元又道了一声得罪,将刘玉娘女尸额头与小腹上的镇尸符取下,重新换了两张贴上去。
他觉得此次赶尸,如若真有变故,只可能是此尸。
故而对她格外关注。
发现镇尸符沾上了一点点雨水,这会儿就急忙换下。
余元修道之人,走山路也不觉得累,行尸便更加不会觉得累,因此脚力远胜寻常人。
选定的山谷需越过此山后,绕道向东,即便他们脚力不差,原本前往张河县的时日,便也不止三日。
一直歇息到正午,余元见烈日升空,密林云雾已散。
担心天气炎热,会灼烧行尸。
便要施了个聚阴咒,保护好自己的客人。
恰在此时,密林后方却又徐徐飘来云雾,其中一道尖细的声音,突兀响起。
“可是赶尸人余元在此歇脚?”
余元神色微变,赫然拔出雁翎刀,朝着云雾深处喝道:“何人在此装神弄鬼?”
“不是人,是狐……天狐院泰山娘娘座下狐仙。”
再次传来声音时,云雾已散,一个年迈的老妇人,杵着拐杖,慈眉善目地望着余元。
天狐院……泰山娘娘……
那是什么地方?
余元心中暗自思忖,见老狐婆并未显露恶意,便收刀拱手:“不知老狐仙从何处知晓余某名讳?”
“昨夜余先生心善救下的小狐狸,是老婆子收养的孙女。她贪玩成性,偷跑出洞,误踩猎户的捕兽夹,若非余先生救下,恐怕已被剥皮剔骨,老婆子是来替她道谢的。”
狐狸的报恩来的都这么快吗……
余元倒也没计较救的明明是小的,来报恩的却是老的,笑道:“狐仙不必放在心上,不过是顺手而为。”
“先生无心,老婆子却不能无意。”老狐婆望着余元,目光逐渐温柔。
“不知先生可是要经过此山?”
“正是。”
只有越过此山,才能到达那处阴气汇聚的山谷,别无他路。
“再往前头十多里路,名叫鬼嚎峰,那里被一只山鬼所占,麾下十多只小鬼,但凡有生人路过,必被其分食。”
老狐婆徐徐说着,杵着拐杖走了两步,便已来到余元身前。
她温柔眸光中的担心便一览无遗。
“老婆子听孙儿所说,余先生也是有道行在身。但那山鬼身长三丈,又不知从何处学得武艺,一柄钢刀使的虎虎生威,老婆子与他斗过两次,那山鬼擅驭恶风,又会鬼嚎乱心神,即便是修炼多年的异人,也不是他的对手。”
老狐婆此话说的委婉,便是因看余元年轻,不想堕了他的面皮,又不忍见他送死。
鬼嚎乱人心志,这不是撞到我的枪口上了么……
余元此前得了一门无妄静心守欲神咒,对此类蛊惑人心,乱人心神的术法,便无所畏惧。
但听老狐婆说的厉害,心里也突突直跳。
若说让他绕道而行,选定的山谷去不了,炼不了子母僵,不化骨就更没希望。
余元没有直接回应,反而拱手道:“未敢请教狐仙婆婆名讳。”
“痴长了你几百年,你若有心,叫我一声白婆婆就行。”老狐婆道。
余元顺着便说:“白婆婆,可愿随我同行,斩杀山鬼?”
白婆婆眸光微沉:“先生一定要过去?”
“非去不可。”
“那老婆子知道了。”白婆婆点了点头,道:“先生有大善心,老婆子与先生走一趟,即便不能消灭山鬼,拼了这百来年修行,总能护住先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