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

“陛下,臣以为藩王起兵虽看似势大,但短时间凑齐的兵马肯定在协调上会出现问题,如今只有先让梁王抵挡住吴楚两国的大军,朝廷的兵马先将其他几路藩王降伏,

至于大将军的人选,南北两军的情况以及其他将军,想必陛下自己也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周仁大致分析了一下平乱的布局,细节方面就不太清楚,还得打了才知道,

刘启点点头,大将军人选窦婴算一个,但这是文将,还得选个武将,周仁虽然现在是郎中令,执掌殿卫军,但作战经验还是不太够,北军负责宫中警卫,也是不太行,只有南军的作用较为大了。

刘启随即吩咐道:“周仁,随我到南军驻点!”

“诺!”

如今南军统领中尉乃是文帝时期的将领周亚夫,乃是大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文帝时期其兄周胜之袭父爵位,但后面又因杀人罪被剥夺了爵位,

先帝念周勃为大汉立下过功劳,让人从其子嗣中再推一位出来继承爵位,大家一致推举周亚夫,

刘启在车上回忆先帝时期的一些事,也给周仁说起了周亚夫的事情,

先帝后二年,匈奴来犯北部边境,先帝协调军队设防,又安排了三支军队守在长安城外,拱卫京师。

当时刘礼驻守在灞上,徐厉驻守在棘门,当时还是河内太守的周亚夫则驻守在细柳,先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个驻点犒劳慰问军队,

先帝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驻点的守卫一见到先帝的车马就直接放行,直到先帝进了军中大营,二位主将才知道消息,足以显现军队管理松散,事后还率领众多将士送先帝到营寨门口,

而先帝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却又是另外一副待遇,前行的队伍被守卫拦下,被告知没有将军的命令不得进营,先帝派人带着玉玺告知守卫,说是皇帝来犒劳慰问的,守卫才进去通报,

放行后,守卫又告知驾车的随从不允许在军中快马疾驰,随从只得让车架慢慢行驶到大营前,而周亚夫身着甲胄前来拜见,

劳军完毕之后,先帝非常高兴,认为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灞上和棘门的守军根本没得比,像他们那样的将士遇上匈奴必败无疑,

匈奴退兵后,周亚夫就被提拔为中尉,负责统领南军以及京师的安全。

周仁一边听一边点头,这周亚夫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一些,同为负责京师警卫的统领,只不过中尉周亚夫不经常入朝,很少见面,

“周中尉是个不错的将军!”周仁道,

刘启看了他一眼,暗自点头,先帝在世时说过,周亚夫堪大用,自己来找周亚夫,何尝不是想看看他是否如先帝所说治军有方,真是可以的话,太尉这一职也不是不可以给。

车架很快就来到了军营,守卫还是一如既往的拦下车马,宣告无将军的命令不得进营,刘启和周仁二人相视一笑,

刘启将玉玺拿给周仁,让他去告知守卫,周仁拿了玉玺托在手上对着守卫说道:

“天子巡视,你等速去通报!”

守卫看见来人气度不凡,手持玉玺,不敢怠慢,派人速去通报,不一会就通报放行。

周仁点点头,让马车在军中缓行,直到大营,搀扶出刘启后,一干武将从营中出来迎接,为首之人身披甲胄佩戴宝剑,相貌威武,鬓须茂盛,正是中尉周亚夫,

周亚夫上前行礼道:“臣等身着甲胄不便跪迎,请陛下见谅!”

周仁眉头一挑,见刘启没什么意见便也没有什么表情,他本身就以谨慎出名,

而刘启则像是颇为欣赏周亚夫这种有个性的人,有个性起码有特点,有特长,

刘启挥挥手回应了周围的军士,面带笑容:“军容如此,朕心甚慰!”

众人来到军营,刘启坐在上首,看了看其他几位部将,

“周将军,如今藩王叛乱,我大汉面临数十万叛军,而我大汉总计能用之兵,估计也才十万左右,甚至更少,对此你怎么看?”

近日藩王联合造反的事情传遍了全国,周亚夫也是听到了一些消息,他想了想道:

“陛下,臣常览大汉堪舆图,藩王人马虽多,但藩国境内的兵马就会少,只要探查清楚藩国国内的情况,逐一击破,再归拢兵力抗衡叛乱大军,先易后难,可以有效的节省兵力,

并且以战养战,沿途的降军打散,编入朝廷的军队,至此就与叛乱的大军旗鼓相当,胜算就大了。”

刘启听完看了一眼周仁,心中暗笑,看来同为军中统领,想法也是大同小异,

藩王联合,虽然人马多于朝廷,但心思各异,这是其中的弱点之一,吴楚大军势大,但其余几国的兵马,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肯定比不过朝廷,避重就轻,暂避锋芒先去解决除开吴楚两国以外的反王,

那些势力弱小的藩王甚至不敢开战,藩王也不是傻子,

刘启对周亚夫问道:“那谁来抵挡吴楚联盟呢?”

谁都知道吴楚大军不好对付,那又把这两只强壮的肥狼交给谁呢?吴楚两国距离长安也不过近一月的路程,谁敢放其通行,谁又敢将其拦下呢?

周亚夫毫不迟疑道:“梁国!”

梁国?其实说白了,大家都知道拱卫长安的梁国是吴楚大军的一大阻碍,但没人清楚这梁王到底是什么态度,藩王觊觎皇位,他刘武就不想要皇位吗,甚至比他们更想。

就是刘启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梁王靠不靠的住,

抛下这个问题,刘启又道:“周将军,即日起你协调南军人马,随后你到宫中来,我有重任交给你!”

周亚夫当然明白是什么事情,答道:“诺!”

...

梁国!

梁王殿上,刘武正愁的来回踱步,韩安国在殿下看着刘武走来走去,喊了一声,

“大王!”

刘武停下脚步看了一眼韩安国,叹了一口气道:“长安太后传来话,让我务必守住梁国,不得让叛军到达长安!”

韩安国眼睛一动就知道梁王是怎么想的,

“大王,您作为当今天子的弟弟,且太后传话,那么您不是更应该为大汉守住江山吗?到时候大王您可是有大功劳的,就算皇上都可能比不过您呢。”

“我梁国才多少人马,光是吴楚联军就有二十万,我拿什么守?”刘武气道,

“大王,叛军人马虽多,但朝廷的兵马也会出击从而分担压力,大军作战,也绝非数日或是一月就能完成,起码都得数月时间,藩王造反,为了顺应民意,绝不会绕过梁国进击长安,

大王的压力是会很大,但梁国富庶多年,就算跟他们耗也还是可以耗一段时间的,届时朝廷的军队包抄敌军,我梁国再开门迎战,吴楚联盟必破也!”

韩安国为稳住刘武,为其分析了一下局势,刘武稍稍安下心来又道:“倘若朝廷军队数月间不得与我共击敌军,我梁国岂不危矣?”

“大王,人家太后能传话过来,您也可以将军报传一份给太后,太后怎会对你不管不顾?”

韩安国对刘武的心思非常熟络,当然帮刘武就是帮他自己。

刘武这才定下心来:“来人,告知全国上下备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