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城李中尉府!
中尉,秦朝、大汉之初统领兵马的武职,往后一直沿用,位列九卿,秩中二千石。
中尉职掌京城治安执法,管理中央武库,兼领左右京辅兵卒,戍卫京师,或亦发兵卒远屯边塞。属官有二员及候、司马、千人等,领中垒、寺互、武库、都船令、丞,式道左右中候及丞等。
大汉诸侯国军事总领,汉初诸侯王国自置,自七国之乱后,景帝收由中央代置,秩二千石,职掌维持王国治安,督察军吏,典领军队,与傅、相共同辅王。
九卿之家,在这个汉朝时期是极具权势的家族之一,
代表喜庆的红色绸缎排满了院子,院内外人头攒动,热闹异常,
今日,正是大汉中尉李蓬蒿与临邛县卓王孙之女卓文后的大婚之日!
院内宽阔的大厅里,摆放着一个个酒桌,桌上酒菜丰盛,酸菜鲈鱼、红烧肉、炸鸡、溜肉段、土鸡炖蘑菇等等让人食指大动。
悬落下来的红缎伴着喜庆的乐曲轻轻扭动着,场面异常热闹。
今日是李蓬蒿大喜的日子,早已发送出去的请帖也如愿请来了众多的客人,满朝文武几乎没有落下的,皇亲贵戚以及某些大人物的身影也时有出现,
丞相周亚夫、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弓高侯韩颓当、平原侯曹奇、曲周侯郦寄、俞侯栾布、梁国中大夫韩安国等等达官显贵,还有不再任职的前丞相陶青、前中尉陈嘉以及前廷尉张欧,甚至还邀请了以前廷尉署的同事,
卓文后身着一身红色的华丽服装,犹如草地上娇艳的鲜花,美丽芬芳又惹人注意,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李蓬蒿也是身着一身红色的喜庆衣服,脸上的笑容让人高兴又不觉的甚是随意,让人心里感觉很是舒服,
客人聚在一起畅快地喝酒,一个个忙碌的仆人,来回穿梭,为每张酒桌上的客人端上新鲜的美食,整个大厅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美食香气。
整个大厅充满着欢乐与笑声,让人们特别珍惜这一刻的快乐。
上首处,丞相周亚夫和魏其侯窦婴紧挨着坐在了一起,两人一边享用着美酒美食,一边闲谈,
“临邛侯功成名满,如今又抱得美人归,属实人生无憾啊!”周亚夫笑着端起酒杯向窦婴说道,
窦婴轻轻一笑道,“确实如此,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真是羡煞我等啊!哈哈!”
二人谈笑间,却见李蓬蒿带着卓文后前来敬酒,赶忙举杯起身相迎,
李蓬蒿带着卓文后来到二人面前笑道:
“感谢二位大人前来,文后,这位是当今大汉丞相,条侯周亚夫,这位是魏其侯窦婴,都是朝中重臣!”
卓文后也算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但今日的来宾不可谓不隆重,简直堪比大汉朝会,卓文后俏脸上也是微微一红向两位大人问好,
“文后见过二位大人!”
“李夫人不必多礼!”
周窦二人赶忙摆手,
李蓬蒿见状微微一笑,
“二位大人,别的就不说了,吃好喝好玩好,哈哈!请!”
“哈哈,恭喜恭喜,请!”
“哈哈,恭喜恭喜,请!”
李蓬蒿二人只是浅饮一口,周亚夫和窦婴则是饮尽杯中酒,暂别后,李蓬蒿又带着卓文后前往下一个酒桌敬酒,
今日的客人非常多,李蓬蒿带着卓文后把达官显贵这一桌分别敬完后,偏殿里的人都是打批发一起走完,
看着卓文后鲜艳欲滴的红脸蛋,只怕再喝下去,非得直接醉倒不可,李蓬蒿可不敢让她多喝,拉着她回到了位置上吃点菜垫一下肚子,
“文后,来尝尝这个酸菜鱼,你不是一直想吃吗?今天可要好好尝尝!”
李蓬蒿夹起一块鲈鱼片放在卓文后碗中,等待着卓文后的评价,虽然不是自己亲手做的,但也有自己的智慧成果在其中嘛,
看着碗中白嫩如玉的鲈鱼片,卓文后轻轻夹起,深怕鱼肉因为箸上的力而破碎,放在鼻下轻轻闻了一下,酸味,香味先后而至,放入嘴中,酸、香、嫩、脆、滑的口感让人眼睛一亮。
李蓬蒿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卓文后享用酸鱼片的样子,他也何尝不是在享用美食,只不过是‘秀色可餐’罢了!
“味道怎么样?”
“嗯~,好新奇的味道,不过很好吃,让人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好吃就多吃点,以后还有其他好吃的,根本吃不完,保证不重样!”
“真的吗?”
看着卓文后一脸真诚的问自己,李蓬蒿呵呵一笑,
“当然,我会骗你吗?”
卓文后一听,顿时脸上的笑意更甚,眼中的小星星闪闪发亮!
正殿某处酒桌旁,一位相貌非凡的男子端着酒杯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盯着李蓬蒿和卓文后二人,不知是什么意思,
男子身旁的人轻轻咳嗽了几下,示意他注意自己的形象,但那男子似乎没有听到一样,还是痴痴的望着,也不知道是看李蓬蒿还是看卓文后,
见男子没有动静,那人无奈出声说道,
“司马将军,我敬你!”
那被叫做司马将军的男子这才如梦初醒,拿着酒杯对着身旁之人说道,
“韩大人请!”
这二人正是梁国中大夫韩安国和司马相如,梁王不得随意离开封地,韩安国就和司马相如就被派作代表来到了李蓬蒿这里,
司马相如原本没什么,只是一看到卓文后就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快,看到李蓬蒿和卓文后在一起时,自己的心又是空落落的,这让他大感疑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才有刚刚司马相如一直盯着李蓬蒿二人的一幕,
可量他怎么想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官配竟然被人抢了,自己还傻乎乎的来喝喜酒,只有李蓬蒿在敬酒时毫不掩饰自己疯狂上扬的嘴角,毕竟他的大喜之日,还不让人家笑不成,
庆典正值高潮之际,忽闻宫中传来圣旨,让李蓬蒿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来圣旨是做甚?
“李蓬蒿,卓文后接旨!”
宣旨之人正是刘启贴身大太监春陀,
“赐卓文后号文君,享俸一千石及相应礼仪,庆祝新人喜结连理,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