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东院的套房前。
驿卒已经将房间收拾好了,推开房门,里面的陈设干净整洁,两个卧室宽敞明亮,客厅里还摆放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角落里还有一个小火炉,可以用来取暖煮水。
李安走进房间,看着里面的陈设,满意地点了点头:“多谢周大人,这房间很好,我们很满意。”
周成笑着说道:“满意就好!你们一路辛苦,先好好休息,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要是有什么事,随时派人去前院找我。”
说完,他又寒暄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周成离开的背影,李安和程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放松。
终于到了苍山府,暂时安全了。
李安将行囊里的东西一一归置妥当,目光落在靠坐在床边的程意身上,脚步不自觉地走了过去:“我再检查一下你的伤势。”
程意闻言愣了愣,下意识摸了摸后背的包扎处:“不是早上才看过吗?伤口就是崩开了点,敷了药应该没事了。”
他觉得李安有些太过紧张,毕竟只是皮外伤,之前在万山县也受过类似的伤,养几天也就好了。
李安却摇了摇头:“早上看得不太仔细,这次得好好检查,看看有没有伤到内里。万一留下隐患,以后麻烦就大了。”
他知道程意向来逞强,嘴上说着没事,说不定伤口比表面看起来更严重。
程意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不以为然:“这检查来检查去也没什么用,等咱们在府城稳定下来,找几个有名的郎中来看看,不比咱们自己瞎琢磨强?”
在他看来,李安再厉害,也只是个武师,论疗伤,肯定比不上专业的郎中。
李安却忽然笑了,语气轻松却带着几分笃定:“不用找郎中,我从胡之道那里学了炼药的本事,你放心,我给你检查,再配副药,保证比郎中医得还快。”
“炼药的本事?”程意猛地坐直身子,眼睛瞪得溜圆,满是难以置信。
他太清楚炼药有多难了。
胡之道在万山县凭着炼药的手艺,几十年都没人能比得上,那可是胡老的看家本领,向来从不外传。
整个万山县,也就只有胡之道一个人会炼药,李安怎么会?
看着程意满脸怀疑的模样,李安忍不住笑了:“你不信?试试不就行了?反正检查一下也不费什么事,要是我真不行,再找郎中也不迟。”
程意盯着李安的眼睛看了半晌,见他神色坦然,不似作伪,心里虽仍有疑惑,却还是点了点头:“好,那你检查吧。”
他想着,就算李安不懂炼药,这份关心也让他心里暖暖的,就算检查不出什么,也没必要扫了李安的兴。
李安让程意慢慢解开后背的布条,小心地避开伤口周围的皮肤。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程意的后背上,能清晰看到那道崩开的伤口。
约莫两指宽,边缘还渗着淡淡的血丝,周围的皮肤有些红肿,显然比早上看起来更严重些。
李安伸出手指,轻轻在伤口周围按压了几下。
“疼吗?”李安一边按压,一边轻声问道。
程意咬了咬牙,如实说道:“按压到左边的时候,有点疼,像是扯着筋似的。”
李安心中了然,收回手,脑海里快速闪过胡之道教给他的药理知识。
伤口红肿、按压刺痛,说明有轻微炎症,普通金疮药只能止血,却无法消炎祛瘀,得配一副能清热消炎、促进肌肉愈合的药膏才行。
不过片刻,一张药方就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连药材的用量、炮制的方法都记得分毫不差。
“你在这里等会儿,我出去买些药材和熬药的锅子,回来给你炼药。”李安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笃定。
程意看着李安的背影,心里的惊讶还没散去,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你真的可以?炼药可不是煮菜,弄错了药材或者用量,可是会出大事的。”
李安回头笑了笑,举起手比了个“放心”的手势:“当然可以,我跟着胡老学了小半年,虽不敢说精通,但治你这伤,还是没问题的。”
说完,便转身走出了房间,顺手带上了房门。
程意靠在床头,看着紧闭的房门,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
他想起当初在万山县,第一次见到李安时,那小子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樵夫,生计都成了问题。
如今不仅身手越来越厉害,连炼药这种旁人求而不得的本事都学会了。
“我当初没看错人啊。”程意低声感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当初为了拉拢李安,花了不少银子,现在看来,那些钱花得太值了。
李安不仅能力强、本事大,关键是为人仗义,对自己更是掏心掏肺,这样的兄弟,这辈子能遇到一个,就算值了。
另一边,李安走出驿站,沿着街道快步前行。
苍山府的街道比万山县热闹得多,两侧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叫卖声此起彼伏。
他没心思闲逛,目光快速扫过街边的店铺,很快就看到了一家挂着“百药堂”匾额的药店。
走进药店,浓郁的草药香扑面而来。柜台后,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大夫正低头整理药材,见李安进来,抬起头笑着问道:“客官,是抓药还是问诊?”
“抓药。”李安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张纸。
刚才在路上,他已经把药方写在了纸上。
他将纸递给老大夫,“麻烦您按照这个药方抓药,每种药材都要最好的。”
老大夫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眼神里露出几分惊讶:“这药方配伍精妙,既能清热消炎,又能促进伤口愈合,客官是懂药理的?”
这药方看起来不像是普通郎中开的,反而像是有经验的大夫配出来的。
李安笑了笑,没有多解释:“略懂一些,您按照药方抓药就行。”
老大夫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转身从药柜里一一取出药材,称重、包好,又取来一个崭新的陶制熬药锅子,一起递给李安:“药材都按您要的抓好了,这锅子是新的,熬药正好用。一共八两银子。”
李安付了钱,提着药材和锅子,又去街边的柴市买了一小袋木炭。
炼药需要稳定的火候,木炭烧起来火势均匀,最适合熬药。
等他提着东西回到驿站房间时,程意正靠在床头,眼神里满是期待。
李安将药材和锅子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开始准备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