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光幕落下,李安只觉得有些东西钻入了自己的脑子。
恍惚之间,他对砍伐树木有了更深的认识。
该如何扎稳马步,该如何挥舞斧头,该从哪里下锯……如何能够更加省力、如何能够更加快速,要是遇到强大的反震,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就连肌肉血肉之间,隐隐间也有一股热流在流淌。
这种感觉很微妙,数量不多,但却能明确的感觉到。
将体内的那股热流尽数吸收,李安只觉得身上的力气比之前大上不少,原本干瘪的身体,此时也勾勒出一抹完美的弧线。
他拿起斧头,来到院子角落的一根树桩上。
这树桩是他从山林里捡来的,不怎么粗,约莫一个盆子那么粗。
平时在家中,会用这树桩磨练技艺。
扎马步,捏斧头,运足气力,挥出。
嘭!
斧头劈砍在了树桩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进入树桩数寸。
拔出斧头,再次挥砍。
嘭,嘭,嘭!
富有节奏的声音响起,只十来个呼吸,这根树桩被他劈砍成两半。
此刻,他并不觉得劳累,只觉得轻松。
往常,想要把这么粗的树桩劈成两半,至少也要好几分钟,而且要用不少力气。
可现在,仅是片刻功夫,稍作用力,就把这树桩劈成两半。
看来,技艺的提升果真有不错的效果。
不过,就是这斧头太钝了,不然还会更快。
这把斧头是传家之物,用了好几十年。
钢口早就磨光了,只剩下外面的铁。
劈砍其他的树木还行,可要是用作砍伐铁木,只怕是不行的。
“明日去柴市卖了柴火,扣除抽成后也能有三百五十文,足够买一把好斧头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拿下铁树,日子才会好过一些!”
李安心中有了决定。
……
翌日。
太阳未升。
李安早早的起床,把这阵子劈砍下来的木柴用麻绳捆成两个部分,再用一根木棒前后一插。
就好似穿越之前影视剧当中的樵夫一样,挑着木柴往镇上而去。
这两捆木柴差不多有两百斤重,压的他肩膀微微变形。
不过,随着【伐木】技艺的升级,身上的力气也比之前大了一些,这些重量也能承受。
此时天色虽早,可村子里的百姓也都起来了。
农家没有睡懒觉的,不勤快一些,早晚要被饿死。
如今已过了农忙,村子里的人也张罗着上山砍柴之事。
李安从这些人面前经过时,一个个的就好似遇见了鬼,急匆匆的往远处躲避,嘴里嘟嘟囔囔着:“听说了吗?王老爷说这小子得了肺痨,是他爹传染给他的,这东西会传染。”
“真的假的?之前他爹去世,我还给他家帮忙来着,会不会传染给我?”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这阵子,咱们最好躲着他点,这病,是绝症啊!”
听着众人的议论,李安反而觉得安心。
村子里七嘴八舌,议论众多,自己身上的秘密事关身家性命,自然不能被外人知晓。
这些人平时躲着自己,也能避免被他们发现什么异常。
这样也好!
李安笑了笑,加快速度往镇上而去。
……
山沟镇距离小安村直线距离不远,也就是五公里。可这里是山区,从来没有直线道路,有的只是九曲十八弯。
路途,自然也就拉长了。
差不多翻了四倍,足有二十公里远。
扛着木柴至少要走两个时辰才能赶到。
这也是为何李安会把木柴先存放在家中,等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才会去镇上的柴市售卖。
太阳来到正空,李安终于赶到了山沟镇。
镇子依山而建,横竖四条大街呈“品”字型,而在这四条大街里面,还有十几个小巷。
林林总总算起来,差不多有五百多户人家,共两千多人。
多是一些沿街修建的低矮房屋,豪华住宅数量不多,只有最中心区域才能看到。
这些豪华住宅,就是当地的那些乡绅的住处。
宁国皇权不下乡,乡镇上就被这些乡绅把持。
除却乡绅之外,还有一股势力——流氓团体。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这种团体永远存在。
他们扎根于最底层,以凶神恶煞、阴险狠辣为手段,欺压百姓,鱼肉乡里,比那些乡绅还要狠。
不过,这些乡绅往往会与这些流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镇上一共有两个流氓团体,一个是位于镇子北边的大兴帮,他们一共有七十多人,老大叫做梁炮子,听说练过几天武,实力强悍,为人阴狠毒辣,最喜强抢民女,把持着柴市。
一个是位于南边忠义堂,共有八十多人,老大叫陈大猛,据说猎户出身,一手箭术出神入化,不过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把持着镇上的猎市。
这两个帮派平时为了争夺地盘素有摩擦,不过,现在尚未撕破脸皮。
李安轻车熟路,来到了柴市外面。
柴市,这是一个类似于穿越之前的步行街的地方,面积稍小,沿着黄土路的街道两侧,多是一些收购柴火的铺子。
这里面的商户,往往会把从樵夫手里收来的柴火进行处理,或者烧成木炭,卖给镇上的人家,或者是送到万山县。
他们的售价不便宜,普通柴火一斤卖八文钱,烧成木炭之后,一斤就要卖六十文钱。
他们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转手就能赚取大量的利润。
但这个生意不是谁都能做的,没有帮派的撑腰,或者强大的背景,是做不起来的。
此时,铺子里面的樵夫很多,人来人往,喧闹无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汗味道。
这些樵夫都是出苦力的,把柴火从山上挑下来拿到此处售卖,消耗不少体力。
柴市的规矩有两个,一是先交钱,再进去;二是先进去,出来时再交钱。
李安身上没钱,只能选择第二种。
其实,这两种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大兴帮觉得这些穷哈哈手里没钱,真不让他们进去卖柴火,拿不出五十文钱来。
李安带着木柴,直奔一家收柴铺子。
刚刚来到门口,就见七八个活计正在外面称量着等待售卖的樵夫的木柴。
穿着利落劲装,比较眨眼的年轻管事走了过来,打量了一眼李安的木柴,笑呵呵道:“这些木柴有两百斤吧?看起来品相不错!”
此人名叫程意,是铺子的掌柜,据说之前在县里的武馆学过几招,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从县里回来,于是在此处开了一个收柴铺子,专门操持木炭生意。
宁国地处西北,冬天寒冷而又漫长,上好的木炭销路很好,需求很高,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不过,此人素来待人温和,前几次李安就把木柴卖给他了。
“这是上好的青冈木,已经被我剥去了树皮。”李安放下了木柴。
“好!”
程意微微颔首,来到了木柴跟前,认真的打量着。
“不错,这些木柴品相可以,虽说只是最普通的青冈木,但都很直溜,水分也少。还是原价吧,一斤两文钱。”
程意说出了一个数字。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放在第一位的。
但青山郡不缺柴火,价格自然就低。
李安与程意非亲非故,只是有几分面熟,自然不会给出多高的价格,以市场价来算。
“好!”
李安应了下来,排在后面等候着过秤。
很快,轮到了李安。
不多不少,整整两百斤。
按照两文钱一斤,便是四百文钱。
等程意把钱数好给他时,他摩挲着这些铜钱,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穿越而来这么久,终于赚到钱了。
不过,他也清楚,这点钱想要度过冬天,没那么容易。
还是得要砍伐铁木。
想到这里,李安抬头问程意:“对了,我想问问,铁木多少钱一斤?!”
“铁木?这东西如今紧俏的很,一斤能卖到十七文钱,你怎么问这个?莫不是,你想砍伐铁木?不过,我要劝劝你,铁木不好砍伐,那东西太高太大,没有五六个人根本拿不下。而且,这阵子你要是弄来铁木,只怕有风险……”
程意由衷的劝道。
他并不觉得李安能弄来铁木。
实际上,铁木并不罕见。
但因为砍伐难度太大,加之体型庞大难以运输,所以操持铁木生意的,大多都是富有经验的伐木队。
他知道一些李安的底细,并不觉得李安能弄来铁木。
李安也明白程意这是好心,拱手道:“多谢提醒,我知道,我就是问问。”
说罢,李安头也不回的走了。
现在有了钱,该买新的斧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