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北宫内,庑廊。

让官员们休憩,等待被皇帝召见的小厢房内,董卓正盘膝坐在蒲席上吃着糕点。

说是糕点,其实也就是米糕,跟糯米糍粑这些,外面裹着蜜蜡罢了。

董卓刚吃完一块,正嗦拉着手指,就听到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门外的小宦官,走到门外,躬身行礼,“相国大人,石郎君到了。”

小宦官的才把话说完,便见门外一人影扑到地上,朝董卓的方向滚了几圈。

滇吾见状,当即把手按刀把上,“干嘛!”

董卓见状,也连忙起身,朝后退了两步,“卧槽!”

听到滇吾呵斥,石怀瑾才停下动作:“相国大人,是我,是我,黄门侍郎石怀瑾!”

“你这是干嘛?”

“大人,您不是说让小的滚着来见您么。”

“...”

“查的怎么样了?”

“大人,小的已经查明,正是陛下身边的几个贴身侍从,帮皇帝干的这事,只是小的审问时,用了点刑,他们没熬住,人没气了。”说后半句的时候,石怀瑾的声音逐渐变小。

“跟老夫玩死无对证是吧。”

“大人!小的确实已查明是...”

“行了,一份名录而已,老夫也没多在意。但这事你没查明白,老夫剁你一条手不过分吧。”

“啊!大人,饶命啊,小的定会彻查此案,请大人再给小的点时间!”

“哼”董卓看着还在地上趴着的石怀瑾笑了笑。

“好,那这次本相原谅你,可下次再有这样不清不楚的事,老夫剁的可就不止是一条手咯。”

“...大人放心,小的之后再不敢犯。”

“行,今后继续在陛下身边好好看着,再有什么风吹草动,记住第一时间就来相国府禀报,知道么。”

“诺。”

“好,那最近都有什么大臣接近过陛下。”

“回相国,多数官员已经照着您的吩咐,拦在宫外了,就是有几人,属下是实在不敢拦。”

“都有谁。”

“司徒黄琬,司空杨彪,尚书令王允,和宗亲刘表,刘艾。不过小的全程跟着的,都是来看看天子是否健在,来问安的。”

“嗯,行,那老夫回了,今后叫你的人对陛下客气点,好好服侍着,虽说只是个娃娃,但他也是天子,知道吗。”

“知道了!相国大人。”

“服侍好了老夫有赏,要天子少条毛,老夫唯你是问!”

“诺。”

说完,董卓把吃剩下的糕点都赏给了石怀瑾,然后坐马车,回相国府。

而此时,洛阳城北,邙山一处偏僻的角落。

几个汉子正在为一座无碑土坟添土。

下面埋葬的,正是昨日被董卓拉来顶罪的考公令阴胜。

在被董旻砍掉之后,阴胜跟荀枕被弃市于平城门外,原本下令三日不可收尸。

但阴家门客众多,不忍自家恩公就这样被丢弃在路边,所以几个不要命的,便组织起来,趁夜黑,把阴胜给偷了回来,藏于瓮中,于第二日偷偷运至北邙山收葬。

“哥,阴公,待咱不薄,你说咱要怎么做才能替恩公报仇!”

“难啊,兄弟,董卓这狗贼成日躲在城内,就算出到城郭,也是重兵游行,想要杀他,谈何容易。”

“妈的,董卓那马车要不是裹着几层铁皮,老子等他出城示威,我直接给他放一箭,杀得他最好,杀不动,我就是死,也能替恩公出口恶气!”

“咱恩公,不是还有几位同族,在朝里做官吗,这事他们不管?”

“呵,用你那猪脑袋,好好想想,要是能管,咱恩公还至于送命吗。”

“啊,好气!就这么看恩公送命,咱什么都干不了吗!”说完,说话的汉子,拿起铁具使劲砸向身旁的枝叶。

“兄弟,你也别太自责,这洛阳城内想杀董卓的,又何止我们一家。那些被他们劫掠的富户,那些被他暴尸的门阀,谁不想将他杀之而后快,只是都敢怒不敢言罢了,就算是想动手也都在私底下密谋。”

“那咱要怎么才能找到帮手!”

“哎,难。有心杀贼,奈何势单力薄啊。”

“哥,我知道城南有一家姓徐的富商,三天两头就往董卓那送好处,他家买的粮食没准都是给董卓凑集的军粮。不然,咱今夜直接翻墙进去,一把火把他家院子给焚了吧!”

“额...这,当真是军粮?。”

“当真!”

“......好,哥哥信你,我也不多说,阴公待咱不薄,可想杀董卓太难,咱兄弟说那富户给董卓送军粮,那咱今晚一起把那富户给做掉,董卓也会损失不少粮饷,咱也算是替恩公报仇了!哥几个意下如何。”

“干!”

此时相国府外,不少人在排队送礼。

虽说这董卓名声很臭,士族都不愿意和他往来。但要论办事,在这洛阳城内,现在他说的话最灵。

而那些富户,小吏大多没有什么政治洁癖,只能要办事,他们就能依附。

家里有人犯事给抓去的,还是富户想在市集里做买卖的,想找相国庇护的,还有想上董卓这骗吃骗喝当门客的,诸多此类杂事,都会找上相国府。

只是这些人基本上没人能见到董卓,大多都是前庭主事的收礼办事,有时候,收完礼也不办事。

而上面那几人口中说的徐姓富商,此时就在队列之中,他因为来的次数比较多,所以懂规矩。

上来就先给门房,杂役,甲士每人先塞点敲门礼,这才能得到在大门附近站着等的资格,至于最后能不能见到主事,只能说看他运气了。

而此时,董卓也刚好从北宫回到相国府,只是他走的是北门,这群人他压根就见不着。

不过,在北门这边也有不少人等着见他,而且能从北门进的,大多都是官员,递上拜帖进门候着的。

其中就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侍从的搀扶下,来到府外,骂骂咧咧的说马上要见董卓。

中庭管事的哄了好久,才把老爷子安抚住,现正在中庭边上的客厅等着。

喝两口茶水,骂一会,唤来管事的,问董卓回没回,再喝两口,再问。

管事的又不能像对待其他官员一样晾着这位老爷子,现在是搭理也不是,不搭理也不是。

终于,他看到董卓的马车回府,刚等董卓下车,他便小碎步向前,递上老爷子的拜帖。

上书:

颍川荀爽,再拜

谒,相国董公,钧座

昔伊尹辅商,周公佐周,皆以安社稷为任。

今明公总揽朝纲,却屡害忠良。

荀枕何罪,明公戮之。

爽老朽残躯,愿赴若卢,与从侄同罪!

乙巳年季冬

董卓看完,“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