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国家请我修国宝 【正版无广】第123章 返程

作者:虽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01:18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附件里附着两份文件,一份是排版后的样式,一份是校对说明。

沈砚舟点开文档,熟悉的文字一行行铺开,还是那篇修改多次的广彩实验瓷分析。

他其实早就完成了校对,把文稿发了过去,不过对方似乎没有收到,才在刚刚他们吃饭的时候打了一个电话过来确认。

他并没有直接把文档发过去了事,而是习惯性的、认认真真又把文档翻出来读了一遍,再三确定了没有问题。

看完最后一页,他伸手去摸开水壶,倒了一杯出来,刚烧的水都凉了。

沈砚舟抬腕看了看表,十点四十五。

他重新坐正,把修改后的稿子上传,附上一句简短的回复:

黄编您好,校对稿已修订完毕,修订处已标注,烦请查收。

——沈砚舟

点击发送。

几秒后,邮件“发送”的小小提示音在狭小的旅馆房间里响起。

沈砚舟靠在椅背上,轻轻呼了口气。

窗外的风吹动窗帘,远处的高架传来一阵车声。

沈砚舟合上电脑,伸手关了灯。

夜色安静下来。

他侧躺在床上,闭上眼之前,还在脑子里默默想起那个剔红盒的裂口和胎灰比例。还有之后的计划。

如果不出什么差错,他回苏州之后会直接去一趟致文斋,然后把胎灰的几个试样和剔红盒做对比。

对比没有问题,他再从工艺厂这边调足量的灰过去,算算时间,差不多下周可以正式开工修复。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窗外的雾气还没散。

沈砚舟洗漱完,背着木箱出了旅馆。

沈砚舟今天穿了一件藏青色的羊毛呢子外套,拉链拉到领口。

街上还没什么人,早点摊的蒸笼已经冒着热气,白雾顺着缝隙钻出来,带着豆浆和油条的味道。

旁边就是车站,他在门口那家小摊前停了一下,点了份经典的热豆浆和一根油条。

老板是个戴棉帽的中年男人,一边炸一边打趣:“小伙子赶火车啊?起这么早。”

沈砚舟笑笑:“是啊。”

油条金黄,豆浆浓稠,几口下肚,胃里暖了起来。

吃完后,他顺手在报刊亭买了份早报,叠好塞进包里。

那时候的火车站还没有如今的电子屏,全靠人工广播。

候车厅人声杂乱,售票窗口贴着一张张手写的时刻表,纸边卷起。

沈砚舟找到座位,把木箱放在脚边,靠在椅背上看表。

快到八点时,手机忽然震了一下。

他拿起来,是吴晟打来的。

“喂?”

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惺忪、刚醒一般的困意:“不好意思啊,我这边出点事,估计得晚点才能走。我赶下一趟车过去吧,你先回去。”

沈砚舟“嗯”了一声,据他对这位同班同学的了解——更像是睡过头了。

但他只是语气平平:“没事,你处理你的事情要紧。那你到苏州再联系吧。苏州见。”

“行,那我到了给你电话。”

“好。”

挂了电话,他把手机收进外套兜里,顺手拿起报纸随意翻了几页。

车厢广播开始提示进站。

火车沿途穿过湿地和小镇,风景一点点退向远处。

靠窗的座位阳光正好,沈砚舟靠着窗沿,还是像平时一样,脑子里想着修复的事情,偶尔记几笔草稿。

十一点他在餐车买了份盒饭——烧鸡腿配榨菜,塑料盒盖上还印着“南京铁路局”几个蓝字。

饭菜不算特别好吃,但他吃得挺干净,吃完又倒了点热水泡茶。

三小时之后,火车驶入苏州站。

苏州的冬日,总是带着一点湿气。

清晨时还能看得见巷口屋檐滴水,但现在到近午却已干透,街道也晒得发白。

沈砚舟坐在车站一处空着的长椅上,阳光从台头顶打下来。

致文斋的办公楼离车站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但余砚堂在文锦街,坐公交车都得半小时。

他盘算着要不干脆先过去一趟致文斋,反正灰料越早试越好。

想着,他拨通了蒋斐的电话号码。

“沈师,到了?”那头的声音带笑,“听说工艺厂那边很顺利?我这边还在接个客户,要是方便,你下午晚点再过来吧。”

“行,或者我去你那边等着也行。”沈砚舟语气平稳,“大概几点合适?”

蒋斐“嗯”了一声,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时间有点不好说,但你可以先过来,我们这边还到了几样东西,可能也有修复价值,想请你过来顺带做个评估,看能不能分成几个等级。工艺和品相差得挺大。”

“没问题,”沈砚舟答,“我可以来看看。”

“那太好了。”

挂了电话,他把手机揣回口袋。

结果不到一分钟,还没揣热的手机又响起来。

“沈砚舟!我快到了!”吴晟的声音比早上听着活力了许多,“早上误了点,不过再有半个多小时就出站。”

“行,我在出站口等你。”沈砚舟看了眼前方人流,笑了一下,“你出来看见东北云南米线那牌子,我就在旁边。”

吴晟的目的地也是致文斋,既然是顺路的,沈砚舟打算就在车站等他一会儿,时间上也正好。

挂了电话,他整了整外套领口,翘个二郎腿,把早上没看完的那份报纸拿出来,眯着眼睛继续读了一起来。

接近一个小时后。

沈砚舟领着吴晟从车站那边走过来,两人从东往南走,斜穿几条街巷,却是最终站在一处饭馆门前。

这个茶馆就在致文斋办公楼旁边。

吴晟一下火车就抱怨着在车上睡着了,饭也没吃上——连早饭都没吃,至今他吃的最后一餐饭,还是昨晚他们在酒楼那顿。

沈砚舟看了看时间还早,便问——

“先吃点东西再过去?”

“行行行,快饿死了。”吴晟也没穿够,已经冻得耳根发红,连连点头,“你别说,真冷,我还以为今天能稍微暖和点。南方的冬天,比北方还要难受。”

沈砚舟知道他是北方人,只是笑着说:“从大学开始,来这边也五年了,还不习惯嘛?”

馆子是沈砚舟之前来过的,一楼烧着煤炉,二楼靠窗,能看见对面那家糖炒栗子的摊子——他前几日去南京之前,才在那买过两斤,当夜就全吃光了。

“你这馆子,都快过饭点了,生意倒挺旺。”吴晟坐下时随口道。

沈砚舟点点头:“老店了。”

沈砚舟不饿,他们就只点了一碗面还有两道小菜,没一会儿,伙计先是送上热茶,又送来两碟小食:一盘茶干,一小碗桂花糯米藕。

吴晟夹了一口,忍不住“啧”了一声:“这藕不错啊,甜得不腻,还有点酒香。”

沈砚舟也尝了一筷,熟悉的味道,确实不错。

吴晟又开口:“哎,今天也是麻烦你了,还专门送我过来一趟!不过多亏有你,我也不至于找不着路。你说那个地址就是对面那栋楼对吧?待会儿我自己过去就成了。”

沈砚舟摇了摇头:“没事,顺路我也要过去。”

吴晟听了这话,却拍了拍桌子:“哎呀,已经很浪费你时间了,看你提个行李箱也累,就不用你陪我去那个拍卖行了。我送了东西就走。晚点我去你店里看你呗?你地址是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